位置:首页历史专题>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新政”的主要方面之一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建立紧急救济署,由哈里·霍普金斯负责。从1933年到1936年发放的直接救济款大约为30亿美元。但救济的一个主要方式,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支付的工资则远远超过此数。罗斯福上任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一方面是以扩大政府开支来接替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有关“以工代赈”的历史故事

  • 范仲淹救灾三套法子:抬高米价,以工代赈,发展旅游业

    1050年,江浙一带遭遇灾荒,范仲淹却说:“米价再涨一涨”,因此帮助百姓度过饥荒,百姓都称赞他,“范仲淹是一个好官”。范仲淹此时在浙西路担任杭州知府,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将粮食价格大大提高。他这是要干什么?古代遭灾,一般都是靠着官府救灾,如果官府无粮救济,就会造成灾民的大规模死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