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有关“盗亦有道”的历史故事

  • 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var1]虽然盗墓是被人所不齿的,可是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都和盗墓有关,比如项羽曾经盗挖了秦始皇的陵墓,虽然没有将秦始皇陵墓挖掘出来,却也得到了丰厚的财宝,还有曹操,这个盗墓行业的祖师爷,靠着挖掘汉献帝祖宗的坟墓,养活了数十万人马,可以说在当时的乱世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孙殿英盗

  • 古代土匪盗亦有道 见了一种人竟主动退避三舍

    许多人说古代考生上京赴考有点类似于现代高考,其实不然。古代考生十年寒窗磨穿铁砚,赴京赶考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能决定命运的大事!若是金榜题名,高中魁首,那他的人生必然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若是不中,那多半就是一介寒衣,终生碌碌无为,不像现在的考生,哪怕是大学考不上,还有其他的机会和平台,换言之,人生依然

  • 鸡鸣狗盗之徒盗跖和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真实关系(盗亦有道)

    说起柳下惠,人们头脑中第一个浮现的词就是坐怀不乱。这样一位道德大家与鸡鸣狗盗之徒盗跖联系在一起,风格纯属“混搭”。但是,两个人确确实实是存在关系的,他们两个人是亲兄弟。众所周知,柳下惠是鲁国王室后裔,气质、风度、学识、修为那都不是一般的水平。可这盗跖,长期流窜在各个地区和国家,专挑亲贵士族下手,顺了

  • 古籍中绿林大盗敬重读书人 盗亦有道接济孝子

    从老画报上看到“盗亦有道”的故事,我总会饶有兴趣地多读一会,因为里边似乎展现出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且看1891年一期《点石斋画报》的报道,话说本地有个林秀才,以在西关坐馆为生,平日兢兢业业,颇受东家尊重。某一日,林秀才接到家书一封,才知老母病重,赶紧雇下一条船,匆匆赶到码头,急急就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