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802—1431)遗留下的古代建筑,亦称吴哥文化。吴哥原为柬埔寨封建王朝的首都,位于现在洞里萨湖之北的暹粒省境内,共有大小建筑物六百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吴哥寺和吴哥城两组古建筑。吴哥寺,亦称小吴哥、吴哥窟或吴哥石刹,是12世纪用巨石建筑的寺庙。寺庙外墙宽八百米,长一千零二十五米,周围有壕沟环绕。寺的四面均有入口,主要入口是西门,门楼壮观,上立三塔。
吴哥古迹
有关“吴哥古迹”的历史故事
柬埔寨的吴哥文明是怎么消失的?(柬埔寨吴哥古迹百科)
说起柬埔寨,它是东南亚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早在几千年前,高棉人就生活在湄公河下游和洞里萨湖。从公元1世纪下半叶开始建国,经历了富南、真腊、吴哥时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吴哥文化。9世纪至14世纪,吴哥王朝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法国入侵柬埔寨,签署法
吴哥古迹的历史
吴哥古迹,又名吴哥考古园,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吴哥(Angkor)是高棉语「城市」的意思。古迹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国从9世纪到15世纪历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