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

有关“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故事

  • 龙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遗迹哪一个位于我国北方

    这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首先得搞清楚,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北为北方,秦淮以南为南方,黄河在秦淮之北,长江在秦淮之南。其次,得知道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显然,这两个是属我国南方的。接着,屈家岭文化是湖北,湖北虽大部在长江以北但还在秦岭淮河以南,所以还是南

  • 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夏商西周的墓葬情况,以及人类生活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从遗址中发现.我过是从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三万年前.人死后才要埋葬的.河姆度人和半坡人并没有提到.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些墓葬里出现被残杀的战俘和奴隶.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有随葬的玉器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商朝时.有的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随着各个方面的提高.农耕经济的发展.原

  • 红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一个时期的吗,不是的话,相差多少年

    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间,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并且是母系氏族时期所以,河姆渡文化要早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河姆渡距今大概五

  • 河姆渡时期是什么时候 河姆渡文化遗址介绍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重要聚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当时发达的农业文化为现在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灿烂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发生在距今历史:6500-7000年,发掘地点: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发现及发掘时间:1973年发现并首次发掘,1977年进行

  • 河姆渡文化遗址在哪里 河姆渡文化是哪个时期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简介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1974和1977~19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

  •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经济生活都有什么特点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宁绍平原的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都比较发达。在河姆渡遗址的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叶、稻壳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 1 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远古各氏族文化遗存中所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

  •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

  • 河姆渡文化的人种属于什么人种?他们的生存方式是怎样的

    稻谷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发现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刚出土时稻谷外形完好,色泽金黄,少数稻谷连外壳的隆脉、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经农史学家多次抽样鉴定认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个类粳、类籼及中间型等各

  • 河姆渡文化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吗?河姆渡文化的住所有什么特点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遗址首先于1976年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