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兵马俑怪异发型:竟暗藏惊天秘密?

秦始皇兵马俑怪异发型:竟暗藏惊天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46 更新时间:2024/2/15 19:14:13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

“歪髻”武士不似汉人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关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

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通过查阅记录,可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陶俑。在山西省长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头顶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头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见,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男性玉人,头顶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于阿房宫遗址内,现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头上也梳着“偏髻”,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王家礼器。从阿房宫“北司”遗址发现有“芈”字的铭文看,头顶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

楚地少数民族,其主体是三苗的遗裔。其中的芈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构成核心。秦惠文王的爱妃芈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

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同样,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谜 解开尚需时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陵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这么漫长的历史中,很多统治者在生前都会选择为自己修建帝陵,以便在自己死后能够继续享受帝王的待遇,特别是对于那些颇有建树的帝王来说,修建的陵墓也勿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这类陵墓也大多配有十分严密的防盗措施,这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属于秦始皇陵了,时至今日,秦始皇陵仍未发掘,也为我们留下

  • 只是因秦始皇一句话 所以没人敢动他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很多考古学家或者是大家伙对秦皇陵里面到底有什么宝贝还是挺感兴趣的,可是秦皇陵被发现近百年的时间里,不管别人多么好奇,都还是没人敢挖呢?想知道的话就赶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

  • 秦始皇陵地宫中万吨水银 竟是这寡妇一手促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最神秘的古墓,千百年来存在无数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有传言称秦始皇陵至今未挖就是因为地宫中存在的万吨水银,没想到这万吨水银竟是一个寡妇一手促成的?是谁这么大能耐。网络配图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科学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也证实了,秦始皇陵里确实存在大量水

  • 千古一帝秦始皇真是被吓死的 真凶竟是它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时曾横扫天下,统一六国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但也成为了世人眼中凶狠残暴的代表人物,当年秦始皇死亡记载中称是病死的,但近日却人曝出秦始皇是被吓死的,凶手竟是它们?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秦始皇在他39岁时就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大业,可以说是年少有为,天之骄子。完成霸业之后,他开始享受拥有天下的快感

  • 解密秦始皇母亲赵姬身世:是或为平阳君赵豹孙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母亲赵姬身世

    赵国有两个赵豹,都跟赵武灵王有关。《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这是老赵豹,从他的姓氏判断,老赵豹应该是赵王的宗亲血脉。另一个赵豹的记载也出自《史记·赵世家》:“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史记·集解》注释道:“《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两个赵豹出现在

  •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秦始皇靠着黄金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古代钱币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很早就已出现,原始货币如海贝,在商代已广泛使用。商代同时还发展了以铜为基本的称量货币。周代以下,因为冶金工艺的进步,铸币成本降低,铜铸货币逐渐盛行。在战国,铜铸货币分化成燕、齐的刀形币,三晋的铲形币,楚国的蚁鼻钱,以及周、秦的圆钱四个系统。齐国所铸造的刀币最为精良,先后流行于齐、燕、中山

  • 解密秦始皇:这三件事让秦始皇心神不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解密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成绩,可见其雄才大略。在很多人看来,是历史选择了秦始皇,毕竟他的先辈已经为他打下统一六国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所向披靡,尽管权利很大,但是还是有秦始皇不能抗拒的力量使他害怕。据说,这三件事让秦始皇感到恐惧,那么这三件事到底是什么事?网络配图第一件事是;荧惑守心;天象

  • 秦始皇的祖先究竟是谁?会是吕尚或颛顼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的祖先

    古人的原始方法——滴血认亲——其可靠率顶多只能达到50%,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如果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那他的远祖就该是吕尚才对。吕尚是谁?此人即大名鼎鼎的智者姜子牙,人称姜太公。网络配图2200多年前,生物医学的研究不说等于负数,至少也是接近于零。人类发现DNA,充其量才不过五十余年时间,用于亲子鉴

  • 吕不韦找替身给秦始皇做后爹:看秦始皇如何接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网络配图秦始皇早年在赵国为质而后被接回秦国。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 这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

  • 千古之谜:秦始皇陵万吨水银用来“美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千年来充斥神秘的气息,他一直是个千古之谜!正是因为没人挖也挖不动,所以更令人好奇。网络配图据史记的说法是:地宫中以水银为河,以玉为星,以黄金为山,这构筑了一个豪华小世界!史记的说法不可全信,但是那么秦始皇放这么多水银干嘛 ?秦始皇是在南巡中死去的,作为千古一帝的他,死时是极为悲惨的。赵高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