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刘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兵败垓下?

项刘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兵败垓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37 更新时间:2024/1/18 22:10:39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就想由自己来统治天下。

他背叛了前约,首先改称楚怀王为义帝,彻底剥夺了他的权力。紧接着,又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分封为王,这一封,一共封了十八个王,他自己称西楚霸王,其他各王都归他管。

西楚霸王项羽如何兵败垓下作者:

网络配图

在十八个诸侯王中,项羽最忌讳的就是刘邦,为了削弱他的势力,项羽把他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成为刘邦回到关中的一道屏障。

汉王刘邦前往封地,为了迷惑项羽,他命人把东去的栈道都焚烧了。由汉中进入关中,山高水险,栈道是必经之路,烧了栈道,就意味着他再没有向东进攻的意思了。

其实,踞守封地的刘邦一直在作着积极的准备,准备东征。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不到三个月的工夫,就占领了关中和河内的大片土地。由此,楚汉之争开始了。

到了公元前202年,经过几年的战争,由于刘邦用人得当,项羽过于刚愎自用,刘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成皋一战,汉军大胜,刘邦与项羽彼此讲和,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鸿沟。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其实,这次讲和,不过是刘邦的缓兵之计。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刘邦便约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马会合一处,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灵璧县境内。

楚汉双方的大决战开始了! 刘邦兵多,项羽兵少,而且粮食也快吃完了。面对十面埋伏,他几次想杀出重围,都被一批又一批的汉军挡了回来。

突围无望,项羽只好退回垓下大营,吩咐左右小心防守,伺机再战。

这天夜里,项羽在营帐之中愁眉不展,他宠爱的美人虞姬见他忧心忡忡,便陪他饮酒解闷。到了深夜的时候,只听营外传来呜呜咽咽的箫声,伴随着箫声,还有哀伤的江南小调。项羽走到帐外,仔细一听,那箫声来自半空,而歌声传自汉营,从断断续续的歌声中可以听出,唱歌的人还不少呢。

网络配图

这些江南的小调正是将士们所熟悉的楚国的民歌呀! 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要不然,汉营当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突然,项羽也唱起了一首悲壮的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啊,气魄能压倒世上的好汉,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不肯离去。乌骓马不肯离去啊,有什么办法,虞姬啊虞姬,你可怎么办?

项羽把这歌一连唱了几遍,唱着唱着,眼泪落了下来。 他旁边的将士也哭了,谁都不愿抬起头来。

在这悲凉的歌声中,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趁项羽不注意,拔剑自刎了。 当夜,项羽带领八百子弟兵再次突围,这一次,他们冲出了汉营,一路向南奔去。

天亮了,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走了,刘邦赶紧派大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赶。

项羽一路奔跑,顾不上清点人数,等他渡过了淮河,再看看左右,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他们又跑了一程,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看见路边的老农,便向他问路。那老农知道他是项羽,不愿意指路给他,骗他说:“往这边走吧。”

其实,那是一条通往沼泽地的死路。

待项羽拨马回来,汉军已经追上来了。项羽且战且退,退到东城,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定远县东南,再点点身边的人,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

面对密密麻麻的汉军,项羽仰天长叹,对左右的人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大大小小经过七十多次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有了霸王的称号。今天被围困在这里,是天亡我,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网络配图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个人分为四队,向四个方向突围,相约在东山脚下会合。 项羽大喝一声向汉军冲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 项羽一枪挑了一名汉将。

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赤泉侯杨喜赶到,项羽瞪圆了眼睛盯着他,然后一声断喝,杨喜和他的马吓得转身就跑,跑了几十里才停下来。

项羽赶到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了,二十八个人仅仅损失了两人,他们一起向南退去,一直退到了乌江边上。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他劝项羽上船过江,到了江东再图他日。

项羽却说:“我在会稽起兵,带吴中八千子弟渡江,到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回去,你让我如何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把自己的乌骓马交给亭长,自己则带着二十六人步战,他们又杀死了几百名汉兵,才一个个倒下。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楚霸王项羽并非英雄竟是民心尽失的嗜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英雄气概的绝句,使她和项羽一起万古流芳。项羽是否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呢?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现解读如下。不肯过江东——是江东后路已被刘邦切断。项羽从内心来讲是想回到他的江东去的,当时项羽已经到了江边,还有亭

  • 刘邦项羽两句不同的话 成就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上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相同的时代背景,却让两人的性格、经历直到最终的结果都完全不同。刘邦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见秦始皇车队经过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秦始皇游览会稽郡的时候,项羽看到说:彼可取而代也!网络配图两个人说出了完全不同的两句话,两种不同的心态!也决定了两人日后的人生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因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项羽,历来被人们视为悲剧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后兵败乌江自刎时,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李清照曾作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的就是项羽至死也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另外杜牧也做过一首《题乌江亭》,其中耳熟能详的一句是“江东子弟

  • 刘邦本来被项羽打败了 张良一句话让他反败为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八月,占了齐国的韩信经常与彭越攻打项羽的粮道,灌婴又攻占了彭城,项羽既孤立无援又缺粮食,败象已显。没想到占了上风的刘邦反而派人去求和,先后派了两次,项羽才答应。和谈的结果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网络配图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胜券在握的刘邦为何主动求和?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断定项羽不敢杀他老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提到刘邦和他的死对头项羽,人们都认为刘邦是个流氓,是个小人,项羽是君子。结果却是小人战胜了君子,成了最后的赢家,实在让人想不通。从很多事例来看,刘邦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君子所为,为君子所不齿,比如经常去吃樊哙的狗肉,却从不给钱,逼得樊哙为了躲他而搬家,头一天搬河对面,第二天刘邦又找去了;比如经常到酒馆

  • 刘邦三哭祭项羽是真哭还是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说到刘邦和项羽,大家都会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项羽最后在同刘邦的垓下之战中战败,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刘邦素来就把项羽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了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可是,明明是对敌的关系,项羽死后,刘邦还三次哭祭项羽。最为千古流传的那次哭泣,则是刘

  • 项羽大将季布简介,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项羽手下大将有五位非常出名,其中季布排行第三,其实,季布很早就小有名气了,因为他是楚地人,而且这人好逞意气,而且爱打抱不平,所以深受百姓欢迎,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后来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季布也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大将军季布简介季布是楚地人,非常善良,热心,从小就明辨是非,爱打抱不平,因此而深受街坊邻居

  • 项羽,曾经号令天下的英雄,如今陵墓却杂草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在中国历史上项羽的死或许让很多人感到可惜。项羽此人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武功颇高,在当时几乎没人打得过项羽。项羽一路攻城略地,“坑杀二十万秦军”,“火烧阿房宫”干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最后项羽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年仅29岁自刎于乌江。最后这个比刘邦小20多岁的一代霸王,被葬在山东东平县一个平常的村子里

  • 陈胜、吴广最先起义反秦,为何最后是项羽和刘邦之争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胜,吴广,刘邦,项羽,

    秦朝版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以及九百多名闾左(秦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被派往渔阳戍守,这本是秦朝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却因为一场大雨改变了整个历史进程。在忍受了长期的压迫,并且面临死罪的情况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宣布起义。一个月之后,他们的部下发展到了数万人

  • 韩信用兵如神,投奔项羽门下却被视而不见,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汉争霸,项羽,刘邦,韩信

    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换一句话说,张良的本事在于“运筹帷幄”,萧何的本事是稳定后方,韩信的本事是正面搏杀!可以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