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学者:京房生平简介 师从焦延寿并开创京氏易学

西汉学者:京房生平简介 师从焦延寿并开创京氏易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3/12/26 8:04:56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他受学于梁人焦延寿,焦延寿自称学《易》于孟喜,京房以为焦氏《易》即孟氏之学,而孟喜的弟子白生、翟牧都不承认。焦延寿常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京房说《易》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守。多次上疏论说灾异,引《春秋》、《易》为说,得罪宦官石显,又与治《易》的权贵五鹿充宗学说相非,以“非谤政治,归恶天子”的罪名被弃市。

其后京房三弟子殷嘉、姚平、乘弘皆为经学博士,于是《易》有京氏学。京房著有《易传》三卷,《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卦》七卷,《周易妖占》十二卷,《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时候》四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灾异》十二卷,《易传积算法杂占条例》一卷。

简介

京房,本姓李。汉元帝时为郎、魏郡太守。治易学,师从梁人焦延寿,详于灾异,开创了京氏易学,有京氏易传存世。

由于他开创了今《易》学“京氏学”,自成一派。《易》作为中国学术源头之一,研求者代不绝迹,京房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京房的《易》学得之于焦延寿。焦延寿讲《易》,喜推灾异,以自然灾害解释卦象,推衍人事。《汉书·京房传》概括焦延寿的学术道:“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汉代《易》学流变为术数,焦延寿是始作俑者。

京房从焦延寿学《易》,深得焦氏《易》学“真谛”。他把焦延寿以灾异讲《易》的做法推向极端,到处宣讲,以之干政,使《易》学此一流派在当时声名显赫,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人们把这一流派称之为今文《易》学“京氏学”。焦延寿大概看出了京房以《易》干政的危险性,曾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汉书·京房传》)最后结局果然不出焦氏所料。

把灾异与政治相联系,这种作法并非始于京房。京房的“创新”在于,他把这种联系置于《易》学框架之内,从而令人耳目一新。但灾异与政治之间并无因果联系,要想以讲灾异干政,就必须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格局有一定了解,洞察其发展变化趋势,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再把这些预测与自然灾害、反常天象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京房不乏这方面能力。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他走上仕途,不久,“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清)。”京房趁此机会,“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汉书·京房传》)通过讲灾变的方法,京房获得了元帝的信任。

政治主张

京房讲灾异的目的在于干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由此,当汉元帝召见他时,他就趁机对元帝宣讲自己的见解,说:

“古帝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汉书·京房传》)

元帝被京房的见解所打动,“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汉书·京房传》)京房提出《考功课吏法》,没料到在百官面前碰了壁,被搁置起来。当时,“中书令石显专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二人把持朝政,与京房有矛盾。京房想除掉他们,在一次元帝宴见他时,趁机下说词,他先讲了一通帝王任人不当,会造成天下大乱,灾异横生,然后指出:

“《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他进一步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用人不当所致。这些话,危言耸听,令元帝悚然心动,连忙向京房打听错用的是谁,京房趁机提出:“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把石显端了出来。由此,石显、五鹿充宗等对京房更心怀怨恨。

这次京房提出《考功课吏法》,遭到官员们反对,皇帝让京房推荐其“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石显等人趁机上疏,提出“使弟子不若试师”,试图把京房排挤出朝廷中枢。元帝接受了石显等的建议,“以房为魏郡太守,秩八百石,居得以考功法治郡。”(《汉书·京房传》)京房离京后,石显等借机罗织罪名,最终竟将其置于死地。

在以灾异干政方面,京房失败了,但他发展出的这套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却影响甚大。中国古人重视观察、记录异常天象和自然灾害,与这种思想方法不无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一重要特点:重视天象观测、记录。这一特点的形成,就是由于天人感应思想和京房这套灾异论影响的结果。

科学史上重要的发现

京房既要讲灾异,就要观察、了解灾异,这使得他有可能做出一些在科学史上比较重要的发现。例如,《开元占经》卷九“日食而珥有云冲”一节记载京房的话说:

“日以甲乙有四珥而蚀,有白云冲出四角,青云交贯中央。”

日珥是日面上不时发生的火焰状喷出物,一般情况下难以看见,日食时则较易于观察到。早在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就曾注意到日食时日面边缘有群鸟或白兔那样的东西,那就是日珥。京房则注意到日全食时有时可见到好几个日珥。引文中他所说的是四珥,在同一节中还提到过二珥、三珥的情形。另外,这里他所说的“有白云冲出四角”,指的是日全食时有时有白云从日面边缘向四面冲出的情景,这应当是指日冕。有的日冕呈射线状,因而有“冲出”的感觉。描述日冕的文字,此前并不多见。由此,京房的观测非常珍贵:他的描述是准确的,而且在时间上也相当早。

标签: 西汉京房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权臣贾似道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似道

    大家对宋朝的印象一般是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军事上冗官冗兵,还有就是宋朝奸臣多,叛将多。提起奸臣,大家很容易想到秦桧,其实,有一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大于秦桧,他就是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后一位军事家。贾似道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出身,家庭背景也算显赫。父亲贾涉是从一个小县的公安局长起家,凭借履立军功,由

  • 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历史, 在其中更是喜欢一些英雄豪杰,而说到英雄豪杰小编就不得不说三国,它是人们口中经常所提起的一个历史,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其中有着一些忠肝义胆的将领,也有一些

  • 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孙权又是怎么预料曹魏将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这是《三国志》中对贾诩的评价。在曹操的谋臣中,郭嘉善阴谋,荀彧善阳谋,两人对于曹操,就如同陈平、张良对刘邦那样。荀彧提出的

  • “云台二十八将”景丹是“世之俊杰”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他是一种威

  •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竟带病上阵杀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的画像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景丹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

  • 此人是西汉时期的武林盟主,剧孟的武力值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剧孟,西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剧孟。武林盟主,又称武林至尊、武林第一人,民间江湖的领袖,具有统领整个武林的权威。西汉承接春秋战国,两者时间相距没过几十年,游侠横行,遍布整个神州大陆,许多少年从小立志就想当一个行走江湖的游侠,西汉开国皇帝不也当过游侠,还被大游侠头子张耳纳为门客。游侠的力量

  • 隽不疑之所以能成为好官竟是因为他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隽不疑

    《隽不疑之母》是一篇古言文章,主要讲述隽不疑做官时期执法虽然非常严厉,但缺并不残酷,个中原因其实是因为他的母亲。如果在隽不疑手下没有平反之人,他的母亲就会生气,而隽不疑是个非常孝敬父母的人,他不忍使母亲生气,因此,隽不疑执法向来都是严厉却不残酷。隽不疑与他母亲的事迹还被载入了《中国人名大词典》。《隽

  • 隽不疑之所以能成为好官竟是因为他母亲教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隽不疑

    《隽不疑之母》是一篇古言文章,主要讲述隽不疑做官时期执法虽然非常严厉,但缺并不残酷,个中原因其实是因为他的母亲。如果在隽不疑手下没有平反之人,他的母亲就会生气,而隽不疑是个非常孝敬父母的人,他不忍使母亲生气,因此,隽不疑执法向来都是严厉却不残酷。隽不疑与他母亲的事迹还被载入了《中国人名大词典》。《隽

  • 汉武帝的二姐南宫公主真跟匈奴军臣单于和亲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宫公主,汉朝,汉景帝

    看过《汉武帝大帝》想必都知道有一集讲到匈奴军臣单于以之前嫁过来的并非真正的公主为由攻打汉朝,汉景帝迫于无奈不得不将自己和王美人的亲生女儿南宫公主嫁到匈奴,以换取汉匈之间的和平。电视剧的旁白感动而又惋惜的说了一句:“景帝不得不让南宫公主嫁给匈奴大单于,换来近十年的和平局面”。嫁到匈奴后的南宫公主被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