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农业学家赵过:独创了具有世界先进性的代田法

农业学家赵过:独创了具有世界先进性的代田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24 10:44:45

赵过汉武帝时期的农业官员,籍、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古代历史著名的农业学家,赵过推行的代田法,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做了巨大贡献,他所创造的农具,耕地方法非巨有实用性,即使到现在,在中国云南偏远农村,还有农民使用赵过发明的三脚耧车。

赵过简介不详,根据仅有史书考证,《汉书·食货志》中说在汉武帝时期,由于汉武帝南征北战多年,国库空虚,农业不兴,朝野不妥,因此,汉武帝非常急迫的想要兴农业,就任命了赵过担任搜粟都尉,让他推广代田法。

能从史书中得知,只有赵过推广代田法相关的事项及赵过发明的配套农具,至于赵过的生平就没有叙述了,不过可以推测,赵过在担任搜粟都尉之前,一直从事的都是农业相关的事而且还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官,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情况都有所了解,在上任搜粟都尉后,赵过开始试验他的代田法的产出,事实证明代田法确能提高产量,于是赵过开始全国大范围的推广代田法。赵过的代田法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农业产出大幅上涨,有效缓解了当时民生萧条的局势,为汉武帝以后的朝代打下了良好基础。

赵过简介尽管不全,人生事迹也仅限于代田法,但是只凭借其在农业上创造出的代田法就足以名垂千史,因为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就是最大的贡献,就像现在的袁隆平院士,多少年过去后,依然受人尊敬。

赵过代田法

赵过,西汉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学家,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赵过代田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农业创新之一,大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农业大国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

赵过生平不详,史书中重点记载的还是赵过代田法,有关代田法的具体措施方法及配套农具的说明,赵过代田法的创新背景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南征北讨导致的国库空虚,农业不兴,百姓温饱问题比较严峻的局势,自古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统治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解决了外族侵扰后,汉武帝着手解决内部温饱问题,他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代田法开始首先在皇宫离宫等空闲地块试种,成功后又在当时官府的公田内试种,得到了粮食产量要比没施行赵过代田法的地多收一斛,这让推广赵过代田法有了可靠依据,于是全国大面积开始推广赵过代田法,并且赵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培训有经验的农户使用配套的农具,积极推进基层的农民认识到赵过代田法的先进性,这些政策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非常具有科学性。

赵过代田法,一亩三垄,沟垄岁更,即保证了农作物之间的合理生长间距,又保证了土地持续使用的足够肥力,并且赵过还专门为赵过代田法制作了配套农具,大大提升了播种耕种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系列的农业创新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农业耕种史。

赵过的成就

赵过,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农业学家,任搜粟都尉之职,赵过发明创新的代田法,对中国后世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过的成就,就是独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性的代田法,赵过代田法能显著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有效的缓解了当时汉武帝连年征战所造成的温饱问题。

现代农业的垄沟就是从赵过代田法变迁来的,赵过为代田法专门发明的配套农具,在现在的云南偏远农村还在应用,可见代田法影响时间之久远,经得起历史考验而流传下来的,都是极具实用性的,可见这些发明创新是非常成功的。赵过在推行代田法时,先让有经验的农户使用配套的农具,让第一线的使用者亲测功能,这些措施在现在看来仍然非常科学,而且推行代田法之前,赵过自己先做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得出的确产量有所提高才再全国范围内推广,非常严谨慎重。

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详细了代田法实施措施,把常规的平缦田换成一亩三垄田,沟垄岁更,不仅有效防止了作物禾苗早夭,还有生长间距、倒伏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效的利用了土地的持续肥力,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复合耕种。赵过虽然生平不详,籍贯也不详,但是凭借赵过代田法,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千古功臣,自古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赵过的农业知识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凭借个人聪明才智,创造了代田法。赵过的成就,彪炳千古,惠及后世,历史会永远铭记他。

标签: 农业学家赵过

更多文章

  • 皇甫规的继室皇甫娘娘:守寡后被董卓看上,她宁死不屈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甫规,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皇甫娘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甫娘娘本是度辽将军皇甫规的继室,她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擅长草书,经常帮助夫君处理一些往来文书,大家都非常惊叹她的文笔和才情。后来,皇甫规病逝,其妻尚年轻,孀居在家。其时董卓担任相国,权倾朝野,无所不为,

  • 东汉一代名将,种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种暠,

    初入仕途种暠字景伯,籍贯河南洛阳县(今陕西洛阳)。是仲山甫的后代,种暠父亲曾任定陶县令,有家财三千万,他死了,种暠把这笔钱全都赈济宗族及县里的穷人。而那些争名夺利的人,种暠都不与他们往来。种暠最初担任县里的门下史。当时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有知人之明,田歆对王谌说:“我现在要推举六个孝廉,收到不少达官

  •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生了八子被称"司马八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防,东汉

    你们知道司马防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按照东汉的规定,任官升迁都需要有人举荐,就算曹操祖父曹腾是大太监,父亲曹嵩为太尉,也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而曹家和司马防做了什么样的交易不清楚,但曹操的第一个官职洛阳北部尉,是由司马防来推荐,这点应该是明确的。不过大部分人对上段记载,只注意司马防

  • 司马防究竟是怎么得罪曹操的 曹操抓住他后为什么又放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防,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防得罪曹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不少书籍资料和影视里,对三国纷争,群雄争斗的画面,都描述的非常的吸引人。在这样的时期,有不少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让后人称颂。其中司马懿的一生,也是非常有传奇色彩。司马懿从文弱书生,逐渐的成长为了谋

  • 司马防对于曹操而言 究竟是绊脚石还是恩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防,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防和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

  • 独眼将军夏侯惇的眼睛是怎么瞎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惇

    导读:夏侯惇是曹操最早的武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多年,最得到曹操的信任,经常担任先锋,冲锋陷阵或是带领前头部队去冲杀。武力上一直算为一流水品,斩杀徐荣算是体现武力的比较经典的例子。夏侯更多夏侯惇是曹操最早的武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多年,最得到曹操的信任,经常担任先锋,冲锋陷阵或是带领前头部队去冲杀。武力

  • 探秘:夏侯惇眼睛为什么会瞎又是何人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能让人一眼记住的恐怕就是他的眼睛。除此之外,我们很多人怕是对夏侯惇知之甚少。众所周知,古来的君主,都有一群忠诚之士站在背后,助其成就大业,这些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汉光武帝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就连曹操也有五子良将,同时也有八虎骑,夏侯惇便是八虎中的一员。虽然名气不能与五将

  • 三国夏侯惇是怎么样的人 夏侯惇吃眼睛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惇吃眼睛是真的吗

    古往今来,无论谁听说有人竟然把自己的眼睛都吃掉了,那一定觉得这这人疯了,或者是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可是就算是十恶不赦的暴君恶魔,最多只会杀掉别人吃别人的心、肝、脑髓,谁又会吃自己的呢?而且还是活生生地把自己的眼珠子拔出来给自己吃,那场面也够震撼的。夏侯惇拔矢啖睛可是有一个人做到了,而且还被传为美谈,

  • 夏侯惇没有显赫战功 但为何在魏国地位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惇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说到家乡名将,自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渊,还有曹仁曹洪。曹仁,夏侯渊和曹洪,一位守住了樊城,挡住了关羽,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进程,一位打下了凉州,并战死在汉中,一位自曹操起兵时就忠心伴随左右,后来镇守长安,防御蜀汉。这三位是曹操前期和中期最重要的方面军统帅。夏侯惇乃魏之元勋。这是一个国家的大

  • 屡战屡败的夏侯惇却为何还能受到曹操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