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揭秘: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没有戴头盔?

历史揭秘: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没有戴头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4/1/19 7:31:40

秦始皇兵马俑不仅不戴头盔,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而站在最前边的弩兵部队身上一个甲片也没有。从俑坑里能看得出来,秦俑都是简装,他着的铠甲防护的面积并不大,都属于轻型的,和我们所了解的当时的魏国的重装部队正好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

秦国应该有能力为军队配备足够的铠甲。历史记录显示,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富有的。《史记》上说:秦,带甲百万。意思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但眼前这支复制的秦军却让人大感意外。隐藏在这一奇怪现象背后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与子同仇

两千多年前,秦国一位兢兢业业的县法律秘书“喜”为人们探索这个谜提供了一个线索。喜曾经三次从军,他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秦军在战场上为对手的一个首级竟要自相残杀!是什么驱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

网络配图

秦统一中国前135年,改革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从此后,整个秦国都严格地按照这套法律运转,它影响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你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么说你整个生活跟打仗挂钩了。这就是商鞅着名的军功授爵制度。2000多年后,“喜”抄写的竹简又让人们得以看到这一制度的大量细节。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这是早期秦人贵族使用的餐具,两、三千年前,那是一个按出身和血统的贵贱分配权力和财富的时代。像秦人的军功授爵这样给平民甚至奴隶向上攀升的机会,明目张胆地鼓励国人追逐功利的国家法律,在当时,似乎只有秦人能够接受。与贵族餐具相比,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显得简单寒酸,可以看出加官晋爵对于一个士兵意味着什么。喜的竹简上说: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士兵们挣抢敌人首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想象,在秦军将士的眼中,敌人的头颅就是换取地位和财富的等价货币。两千年前的秦国,想必是一个军装闪闪发亮的国度,对于千千万万的秦人来说,上战场不仅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摆脱贫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网络配图

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在秦人看来,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当时一个着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在说客绘声绘色的叙述当中,可怕的秦军令人不寒而罹。在商鞅的着作中,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式的陷队之士。

“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经亢奋。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战争即将开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在这种时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这大概与长期喝酒有直接关系。

网络配图

再来看这些不戴头盔,护甲不多的秦军将士,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不顾性命的行为,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这是全军的规定呢?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一种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人们还只能进行推测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将这支军队带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是,这个帝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国力。无论如何,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在秦军最后的日子里,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可能秦始皇的皇帝梦只能寄托在死后的世界了。

标签: 秦始皇陵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糊涂账 为何独留卫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的糊涂账: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到卫元君时已经只留下濮阳一地了,秦灭了魏国后把濮阳划入东郡,而把卫国从河南东北部迁到了西北部的野王县。网络配图卫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叫君角,奇怪的是,“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

  •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到底收藏了多少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

    嬴政是个贪婪无度的收藏家。他一生最着迷的收藏主要是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他回到咸阳时还是个孩子,在亲政时已经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了,尽管长个鸡胸脯,体形不佳,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女色的偏爱。嬴政年轻时的私生活如何,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他很早熟,而且“性”致勃勃。他四十九岁死时,

  • 始于秦始皇!历代皇帝的“传国玉玺”终归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首次出现是在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由秦相李斯篆书,咸阳玉工王孙寿将之精研细磨,雕琢于玉璧之上,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前221年秦王政一统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皇帝尊号称始皇帝,本欲此玺传国二世三世乃至

  • 他死后陪葬品比秦始皇还多 最神奇的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彻

    古代皇帝,喜欢在生前就开始大规模建造陵墓。汉武帝刘彻也不例外。他在16岁继位作皇帝的第二年,就有意识寻找陵墓的地址。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网络配图据说,汉武帝刘彻一次打猎,来到了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一带,发现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树。汉武帝刘彻就此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就

  • 秦兵马俑到底是秦始皇还是秦宣太后的墓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陵

    一九七四年三月,在陕西省临渔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大型的兵马俑坑。当它独特的雄姿一露出大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重视和兴趣。参观者蜂拥而至,有人称它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毫无疑问,秦俑坑的发现,又一欢证明了我国无愧于世界文明古国之称号。但是,秦俑坑的发现也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些需要解答的

  • 小小年纪的他 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封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罗

    话说吕不韦掌管秦国后,有一次想攻打赵国,扩张封地,于是打算平派张唐出使燕国,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可是要去燕国就会经过赵国,而张唐曾经打过赵国,赵国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不愿意去,弄的吕不韦很生气。网络配图这个时候有个小屁孩来了,问清原委后,说他能让张唐去。吕不韦以为消遣他呢,气的冲这个小屁孩吼道:“走开,

  • 项羽和刘邦见到秦始皇后,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项羽和刘邦在起事之前,都是秦朝的子民。一个逃难在外地,一个是本地的乡长(亭长)。然而,当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目睹到秦始皇的真容和阵容后,分别发出了一句感慨。项羽的童年可谓是不幸的,父母在保卫楚国的战争中去世,便和自己的叔叔项梁相依为命。网络配图项梁打算把项羽培养成一个可用之才,可不曾料到他却是一个问题少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或许盗过秦始皇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陵墓

    在历史上西楚霸王无疑是一个狠角色,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权。但却又不得不说是一个悲情角色。鸿门宴放跑了刘邦,成就了他人的千秋霸业。更有传说千古一墓秦始皇陵或早已遭西楚霸王项羽盗掘。网络配图秦始皇陵想像图!传说九层妖塔在其中!之所以说项羽已经盗了秦始王墓,由项羽、刘邦二人的对话可知:公元前2

  • 秦始皇被刺杀无数 只有三人几乎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1、荆轲公元前227年 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燕太子丹害怕灭国,派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网络配图2,高渐离高渐离击筑之后无人不称赞他的高超技艺,秦始皇命人将他带到皇宫,高渐离也就被人认了出来。而秦始皇喜欢听他击筑,就赦免了他的罪行,将高渐离的眼睛

  • ​秦始皇​嬴政:国家统一了小家却名存实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他秦庄襄王的儿子,十三岁的时候继承王位,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刚继位时只有13岁,当时吕不韦担任相国,独专大权。等到21岁,嬴政开始亲政,当时吕不韦势力仍然庞大,而且他与太后私通。之后,秦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