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北伐很艰难,东汉名将窦宪北伐为何就很轻松?

汉武帝北伐很艰难,东汉名将窦宪北伐为何就很轻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30 3:13: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窦宪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伐历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诸多北伐中汉武帝北伐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场北伐,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这一次北伐,汉朝家底都打没了,而且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无数百姓。当时的流民以百万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比例。无数人用血泪铸成了“封狼居胥”的荣誉,但就这样也没能完全消灭匈奴之祸,边境烽火终年不息。之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汉朝成为“皇协军”,但是北匈奴仍旧积极反汉。汉和帝时期窦宪发动北伐,这一次北伐非常轻松,北匈奴都被消灭了。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北伐那么艰难,为什么窦宪就那么轻松?

不一样的匈奴

汉武帝北伐与窦宪北伐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解决匈奴之祸,但是双方面对的匈奴不一样。汉武帝面对的是完整版的匈奴,当时匈奴是草原上响当当的霸主,汉朝要和匈奴和亲、大月被打得西迁、西域诸国沦为附庸、其他部落先后臣服。但是窦宪面对的匈奴就不一样,匈奴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已经不再是那个草原霸主了,我们说几个对匈奴打击严重的事件你就明白为什么窦宪北伐那么轻松了。

一:匈奴分裂

汉武帝数次北伐消耗了匈奴大量有生力量,天灾更是让匈奴雪上加霜,社会经济遭到沉重的打击,国内矛盾迅速激化。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匈奴特色体制,匈奴本质上是多部落联盟体,单于不能带联盟走向富强,那么联盟必将更换单于,如果无法选出一个合格的单于,那么他们就会分家。屠耆堂单于死后匈奴内部就爆发了争夺单于位置的内战,匈奴东部支持呼韩邪单于,但是其他部落都不服,因此纷纷自立单于,一时间匈奴出现了五位单于。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位领袖,一个草原也只能有一个单于,双方达不成一致,那么就需要打成一致。

在经过一番厮杀之后东部的郅支单于击败了呼韩邪单于,霸占了漠北王庭。但是郅支单于并没有和呼韩邪单于达成一致,呼韩邪单于选择南下当汉朝的“皇协军”,后世称为“南匈奴”。随后南匈奴在汉朝的扶持下逐渐强大起来,并且逐步蚕食郅支单于的生存空间。最后郅支单于退走,呼韩邪单于占据了漠北王庭。为了防止南、北匈奴达成一致,西汉还曾经追杀过北匈奴。我们假设匈奴原本实力为x,汉武帝北伐将匈奴实力减半,匈奴分裂又让北匈奴的实力减半,x/2/2和x相比,差距就显而易见了吧。

很多人会觉得北匈奴实力下降到这个地步,应该没什么下降空间了吧。那你可就想太多了,这只是匈奴分裂之后北匈奴的实力(公元前36年),窦宪北伐是公元89年的事情,这之间还差一百多年那,北匈奴的下降空间还有很多。

二:争夺西域

公元36年光武帝统一全国,之后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发展强盛。在这二十年内北匈奴实力衰弱,所以不止一次的主动提出和亲的请求。但是当时光武帝并没有同意,并且选择休养生息,因此北匈奴得到了喘息之机。在当时北匈奴得到了西域,得到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因此实力飞速增长。公元73年,北匈奴开始入侵云中等地,边境再次燃烧起了烽火,边疆百姓苦不堪言。汉帝一方面派窦固北伐,另一方面派班超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争夺盟友,恢复西汉“通西域以便断匈奴右臂”的对外方针。班超出使西域,通过各种手段让西域国家陆续与北匈奴断交,双方围绕着西域展开了争夺战。一直到公元94年,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与北匈奴断交,东汉取得争夺战的完全胜利。

这场争夺战从公元73年就开始了,到公元8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国家与匈奴断交了,这些国家切断与北匈奴的贸易关系,北匈奴的社会经济一落千丈。公元83-85年,北匈奴陆续有73批人南下降汉,社会经济大损、人口大量外流,北匈奴衰败是必然的事情。窦宪北伐是公元89年的事情,是北匈奴走下坡路之后发生的北伐,其难度还要再降一个级别。

三:墙倒众人推

在这些基础上北匈奴还有下降的空间,公元85年南匈奴从南面攻打北匈奴,不断向北掠地;班超从西方开始,逐个击破北匈奴的盟友;公元87年鲜卑从东面攻打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88年,北匈奴遭遇蝗灾,南下投汉者“前后而至”。很明显,当时北匈奴周围的国家都看北匈奴走下坡路,于是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北匈奴已经非常衰弱了,窦宪北伐的难度比汉武帝北伐的难度小太多了。换句话说,就算东汉不动手,北匈奴也会在群狼的蚕食下逐步走向灭亡,窦宪北伐只不过是加快了北匈奴灭亡的步伐罢了。在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窦宪的北伐没必要,但是我仍旧要为窦宪鸣不平,因为在当时缺少对北匈奴的处理方法,北伐并没有错。

窦宪北伐的原因

窦宪北伐到底该不该?网络上的部分键盘侠认为不应该,因为北匈奴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了,已经无虑了。实际上当时东汉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东汉御史何敞、司徒袁安、太尉宋由以及一帮公卿认为:“匈奴不犯边境,无故劳师动众,损费国用”。意思很简单,匈奴没有杀我们,我们也没必要去杀他们。你们(公卿们)可别忘了,几十年前北匈奴是如何犯境的。他们在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尸骨未寒,你们竟然认为没必要报仇,浪费钱???更何况游牧民族反复无常,不趁他病要他命,难道要等他缓过来杀你?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的想法狭隘,那好,我们抛开这些狭隘的想法。北匈奴如何处置?在当时有几种对策,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坐视

坐视很简单,啥都不要管,任由北匈奴自生自灭。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后果,分别为:

1:鲜卑(南匈奴)吞并北匈奴,之后迅速发展强大,成为汉朝最大的敌人。为什么?因为国土接壤,鲜卑吞并北匈奴之后肯定不会停止兵戈,它一定会被迫、主动对外扩张。届时与鲜卑接壤的国家都会成为对手,《亮剑》里面就提过一个国家周边出现一个强大的军事强国,那么无论它是什么阵营、奉行什么主义,它必定带来潜在的威胁。像这种与你的国土接壤,和你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国家,你怎么会相信他人畜无害哪?昔日放任匈奴独霸草原,导致秦汉两代都保守匈奴之苦,我们既然已经走过弯路了,为什么还要走?因此绝对不能坐视鲜卑(南匈奴)吞并北匈奴,必须保持“分而治之”的格局,草原不能让一家独霸。但是你说不让就不让了?他们会听你的吗?不会!你必须要有一场战争,能让周边国家认可你,所以北伐免不了。

2:北匈奴重新崛起,之后吞并其他部落,独霸草原。但是这个可能比较小,因为北匈奴的实力已经不允许它继续独霸草原了,它只能偷且偷生或者被吞并。

二:招安

招安这一点不太现实,因为国内有顾虑,主要顾虑为:

1:南匈奴不满

首先南匈奴已经内附了,此时再招安北匈奴,那么南匈奴该怎么看?司徒袁安认为应该满足南匈奴吞并北匈奴的想法,让南匈奴统一北匈奴。不应该招安北匈奴,避免“今立其弟,则二虏怀怨”,也就是说不能招安北匈奴,因为这样会导致东汉失去南匈奴的信任,以至于南匈奴不满。但这个想法好可笑啊,再造一个完整版的匈奴,培养一个强大的军事强国来和自己做对?此时南匈奴内附了,谁能保证南匈奴不会反叛?上面那句《亮剑》的经典金句同样适用于这里,一个国家周边出现一个军事强国,那么必然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让南匈奴吞并北匈奴的想法是非常不可行的,另外招安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南匈奴可能会不满、会反叛,届时将得不偿失。

2:花钱太多

袁安还提出了一些理论,试图说明他的看法正确,他认为:“(汉朝)供给南匈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七千四百八十万。如今北单于距离遥远,所以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简单来说,他认为如果招安北单于,那么就要增加一笔开支(汉朝为了让南匈奴内附,所以每年提供1亿余万的经济援助),“北匈奴其费过倍”意思就是认为东汉可能需要用两亿来换北单于内附,所以他觉得不值。

上述两点都来自袁安,袁安认为南匈奴长期内附汉朝,有一定的忠诚基础,所以可以让南匈奴统一匈奴。没必要再招安北匈奴,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袁安: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复更立阿佟,以增国费”

窦宪听完他这番理论之后气得要打人,对他极其不满。不光窦宪气得要打人,我看了也生气,这什么奇葩逻辑。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汉奸”的意思,难道扶持一个军事强国对汉朝有好处?袁安这么相信南匈奴会老老实实的内附?如果朝廷采用了袁安的建议,让南匈奴统一匈奴,日后南匈奴反叛,那么怎么办?继续和亲?好再窦宪否了他的建议,极力阻止南匈奴统一。

综上所述:汉朝缺少处理北匈奴的策略,不能坐视鲜卑(南匈奴)吞并北匈奴,但是又很难招安匈奴,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南匈奴提出了出兵伐北匈奴的建议,窦宪极力赞成此建议,并且在窦太后的支持下开始北伐。当然了,窦宪也并不是完全为国家的,他也有他的私心。要知道他杀了刘畅(窦太后的绯闻情人),被窦太后关在内宫里面。他想要戴罪立功,以便消除窦太后的怒火。尽管窦宪是有私心的,但是不可否认窦宪北伐是没有错的,北伐虽然会花费钱财,但是与他后果相比(再造一个军事强国或者连年对外经济援助),这个代价还是要小很多的。

窦宪北伐的过程

窦宪、耿秉各率四千骑兵、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上万骑兵、南匈奴单于率领上万骑兵、邓鸿率领内附朝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左贤王带领上万骑兵,多路大军在涿邪山会师。之后在窦宪的指挥下大破北单于,斩杀北匈奴将士1.3万人,俘虏牛、羊、马等牲畜百万头,闻风而降的部落有81部,前前后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登上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

之后窦宪派人追上了北单于,让他们投降汉朝。起初北单于还是愿意的,也想着入京觐见。但是南匈奴却建议消灭北单于,之后一并投降汉朝。

汉朝同意了南匈奴的请求,于是南匈奴攻击北匈奴,北单于败逃。然而没等南匈奴吞并北匈奴,窦宪就出手了,直接灭了北匈奴,北单于生死不明。这过程非常简短,窦宪北伐非常顺利,而且成本也非常小。关键是南匈奴也没能吞并北匈奴,反倒是中了窦宪的“驱虎吞狼”计。一年后,北匈奴残部不满被统治,因此再度反叛。但是北匈奴已经不负昔日的荣光了,最后在多方势力的剿杀下被迫西迁。

窦宪北伐的影响

燕然勒石本质上就是彰显汉朝的国威,“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东汉能在这里彰显国威,那么东汉的真理也会蔓延到这里。我能灭了北匈奴,自然也会灭了这里的政权。因此史书对窦宪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把燕然勒石和封狼居胥放在一个档次。尽管窦宪人生中有不少污点,但是他对东汉王朝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他奠定了中国北疆的新格局,其历史功绩是不应该被抹杀的。后世认为窦宪灭了北匈奴,导致鲜卑纵横草原,这看法是不对的,因为窦宪不灭北匈奴那鲜卑一样会灭北匈奴,窦宪只不过加快了这个速度而已。真正可惜的是打破了“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窦宪饱受诟病的原因。如果能止步于北匈奴内附,那窦宪的评价要好很多。

标签: 窦宪东汉

更多文章

  • 东汉名臣宋弘因拒娶公主流芳百世!留下一句名言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汉,刘秀,宋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汉名臣宋弘因拒娶公主流芳百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在汉朝,却有个臣子拒绝娶公主,留下一句话,成了千古名言。此人便是东汉的名臣宋弘。宋弘出生于官僚世家,他的父亲在汉成帝时期担任少府一职。而他本人在汉哀帝、汉平帝时期担任侍中。后来王莽建立

  • 宋弘:出身名门位列三公,刘秀招他做驸马被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弘,东汉

    宋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妹。大哥、二哥、二姐先后死于战争之中,因此在刘秀成为皇帝后,只剩下大姐刘黄、三妹刘伯姬。26年,也就是刘秀称帝的第二年,他加封刘黄为湖阳长公主,刘伯姬为宁平长公主。但天有不测风云,湖阳公

  • 宋弘身为宰相为什么会拒绝皇帝赐婚 已有妻子岂是说休就能休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弘,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弘拒婚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对普通人而言,凡是有可以攀龙附凤的机会,那简直攀比天上掉金子,争着抢着都来不及,怎会拱手让人,更别说是拒婚了,然而,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就是东汉初年的宰相,宋弘。字仲子,今陕西先人,出生于西汉末年,汉哀

  • 宋弘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光武帝刘秀那么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宋弘

    如果皇帝和臣子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俗称开会,皇帝开小差了,臣子应该怎么做呢?东汉初年,身为朝臣的宋弘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只讲了一句话,就令皇帝乖乖听话了!光武帝刘秀被世人称作“位面之子”,因为大家觉得王莽是穿越人士,他的一切行为都太超前了,最后王莽篡汉,还不是被刘邦的后人给夺了回来,这就是老天爷都在

  • 刘盆子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刘盆子为何会双目失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刘盆子

    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朝的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然投降了刘秀(即汉光武帝),做了他的官员,安享后生。然而就在刘盆子投降刘秀不久后,又遭遇他生命中最不幸的事情:因病双目失明,这在中国

  • 刘邦之后刘盆子历史上唯一双目失明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刘盆子,刘秀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刘盆子执政期间,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只可惜是赤眉军的一个傀儡,共在位2年。后来,刘盆子被刘秀所灭亡

  • 此人不畏权贵被称为"卧虎",揭秘董宣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宣,东汉

    对董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建国之初,各地执法机构还不是很完善,官员们无力维持地方治安,导致很多地方豪强势力公然触犯律法,给地方百姓带来很大的灾难痛苦。这些豪强势力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就是依靠地方豪强的势力,他夺得天下之后对功臣派又大加

  • 董宣是什么人?激怒皇帝惹哭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宣,汉朝

    董宣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董宣是东汉时候的人,他呢,因为能秉公执法,做了洛阳的县令。这个活可不好做啊,那是天子脚下,住着许多皇亲国戚和大官僚,可以说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由于东汉刚刚建立,社会治安还不够稳定,再加上京城里聚居着皇亲国戚、功臣显贵,一

  • 班淑传奇刘弘是谁 班淑传奇刘弘扮演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班淑传奇,刘弘,历史剧

    大家看了《班淑传奇》后除了关注班淑和卫英之外还有一个角色逐渐的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刘弘,刘弘的表现很是吸引粉丝们的眼球,于是乎大家开始对《班淑传奇》中刘弘是谁有了疑问。对于《班淑传奇》中刘弘是谁的问题其实在网上就能找到资料,在电视剧《班淑传奇》中刘弘是中山王的世子,也就是电视剧中刘滟的哥哥。刘弘这

  • 班淑传奇刘萱:卫英怎么知道刘萱还活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英

    《班淑传奇》中,卫英牵动着两个女人的心,一个是班淑,一个是刘萱。刘萱是卫英的未婚妻,后被匈奴人所害。但最后又传出刘萱没死的消息。卫英怎么知道刘萱还活着的呢?班淑是原西域守将班超的女儿,从小便在草原生活,无拘无束,不习惯中原的生活和文化。在进入学堂之后,在学堂里闹出了许多笑话,但也是这一点吸引了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