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当时是什么样的人?老好人的结局,引人深思

郑当时是什么样的人?老好人的结局,引人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3/12/25 16:23:49

西汉名臣郑当时,“老好人”的结局,引人深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项羽手下有一名将领名字叫郑荣,家是陈县人,一直追随项梁项羽二人,是项氏的故旧部下。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郑荣不得已率部归顺汉朝。

汉高祖亲自接见了所有归顺的将领。

会见伊始,汉高祖要求:所有项羽的旧部以后称呼项羽都要称呼为项籍,不得称呼其为项王。

郑荣当场表示拒绝。

汉高祖没有为难郑荣,下旨将郑荣免职放回老家,但是所有称呼项王为项籍的人都升官做了大夫。

不过,郑荣躲过了凶险的汉初政治,到汉文帝时期高龄去世。

福祸难料,也说不清。

《史记》记载: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荣有个儿子,名叫郑当时,自幼受到郑荣的教导,正气凛然,长大后专好行侠仗义。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爆发,年轻的郑当时不顾家业和个人安危,前往梁国支援汉朝,解救梁国的大将张羽于危难之中。

七国之乱平定后,郑当时的名声传遍了梁国。

汉景帝听闻郑当时的名声,在册立新太子刘彻的时候,任命郑当时为太子舍人,陪伴太子左右。

郑当时没有被突然而来的纸醉金迷冲昏头脑,相反更加礼贤下士。

他在长安四个门口附近专门置办了马匹,以备随时出门探望朋友结交宾客。

按照汉朝的法律,公务员每五天可以休息一天。

郑当时便借这个机会走街串巷,通宵达旦地拜访,殷勤地好像唯恐不能拜访到别人。

在崇尚无为而治的汉朝初年,通晓道家学说的郑当时在长安城很吃得开,虽然年级尚轻、官职尚低,但是结交的都是名士。

《汉书》记载: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当时好黄、老言,其慕长者,如恐不称。

汉武帝刘彻继位,郑当时水涨船高。

几年时间里先后担任鲁国中尉、济南群太守、江都国相,很快升到了九卿中的右内史。

位列九卿之后,郑当时却俨然化身一条“老泥鳅”。

当初的浩然正气,荡然无存,所作所为都顺着皇帝的意思。

还告诫自己的奴仆:“客人来了,不管高低贵贱,都不要让人待在门口,一律先领进们再说。”

只要有客人来,他都恭敬地执行主人待客的礼节,自己则屈伸在客人下面。

郑当时不蓄积家产,将所有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都拿出来招待宾客。

当然,郑当时也在朝廷上也不讲别人坏话,总是向皇帝称赞别人德高望重。

郑当时对下属谈话也不直呼其名,而是非常谦恭平和,好像唯恐伤害到他们一样。

有人向其举荐人才和汇报事情,他都立即汇报给汉武帝决定,唯恐耽误了别人的事情。

赢得了朝野内外和广大士族长者众口一词的称赞。

《史记》记载: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而,终于有一天。

公元前131年,丞相田蚡(汉武帝的舅舅)续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前丞相窦婴灌夫一起去赴宴喝酒。

席间田蚡起身敬酒,大家都唯唯诺诺,窦婴敬酒却只有少数人起身。

灌夫看不下去,借着酒劲打了不跟自己喝酒的临汝侯灌贤(灌贤是灌夫的晚辈)。

田蚡便扣押了灌夫,同时抓捕灌夫族人,灌夫声称有田蚡谋反证据,田蚡便奏请汉武帝要杀灌夫。

此时窦婴挺身而出,上书汉武帝禀明情况,汉武帝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辩论此事。

汉武帝让所有大臣都表态,大臣汲黯认为窦婴对,郑当时也顺着汲黯说道:“窦婴对”。

郑当时话音刚落,丞相田蚡咳嗽一声。

郑当时立即改口说道:“灌夫也有不当之处。”

丞相田蚡又一声咳嗽传来。

郑当时接着说道:“灌夫太不像话了,应该严加处置!”

看到郑当时畏首畏尾不敢坚持原则,其他大臣便都沉默不语。

汉武帝一看郑当时这熊样,气不打一处来:“畏首畏尾,你像极了马车下面的哈巴狗,朕今天真应该先杀了你!”

吓得郑当时赶紧叩头谢罪,最终汉武帝念及是自己的旧臣,将其降职使用。

《史记》记载: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馀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如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汉朝初年,黄河经常泛滥决口,严重影响当时长安周边的安全和农业生产。

汉武帝时期经常对外征战,但是常常受制于黄河泛滥,因此汉武帝决心找一个心腹大臣彻底治理黄河。

郑当时懂得水利,便被汉武帝任命为大农令。

汉武帝派遣郑当时前往视察黄河决口,并命令尽快动身。

郑当时接到圣旨,向汉武帝请求五天时间准备。

黄河决口汉武帝正心急如焚,听到郑当时竟然需要五天时间准备,当即不满地说道:“我听说你年轻的时候行侠仗义,远行千里都不带粮食,如今你为什么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呢?”

郑当时见皇帝非常不满,这才不得已赶到了黄河工地上。

《史记》记载: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汉武帝治河和对匈奴作战,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大农令的地位一下子凸显出来。

但是郑当时只是混好人缘,顺从汉武帝的旨意做事,不敢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

很多宾客看准了郑当时这一毛病,为了贪图利益便投奔郑当时门下。

郑当时不分良莠一律保举,协助自己办理财物转运,造成朝廷大量的亏损和损耗。

不久,郑当时被人揭发检举,汉武帝便免去了其官职。

由于郑当时不蓄积家产,所以家中很快贫穷起来,不久门下的宾客便作鸟兽散了。

老王:混的还没有他爹好,主要还是做人不行,还是要有一点道德底线的。

标签: 郑当时汉朝

更多文章

  • 郅都:虽是酷吏,但执法严明,一生不畏强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郅都,西汉

    郅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景帝时期,地方豪强卖弄权势,不遵守朝廷的规章,皇亲贵族依仗着身份高贵,在京城违法犯纪,普通官员懦弱无能,无力制止这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开始启用一些酷吏,打击了一大批的豪强和皇亲贵族。郅都是汉朝时期的第一个酷吏,也是汉朝最

  • 郅都的生平如何?他死后匈奴才敢入侵雁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郅都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捶扑家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

  • 郅都抗旨没去救刘启的妃子,为何最后反而得到了窦漪房的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窦漪房,西汉

    窦漪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现在说谁家的白菜被猪拱了,意思就是说谁家的女儿谈恋爱了。可是两千多年前,汉景帝刘启的一个美人,还真的就差点被猪给拱了,而且是货真价实的野猪,关键还是在如厕这种尴尬时刻。幸好有惊无险,野猪只是受惊串入,而且这野猪也不懂风情,挥一挥猪蹄

  • 西汉御史大夫周昌,竟让吕后主动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昌,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昌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汉朝有这么一个人既有傲娇的“辉煌史”也有憋屈的“屈辱史”,他的“辉煌史”表现在堂堂一国之母吕后心甘情愿的给他下跪表示感谢,他的“屈辱史”表现在身为一名大臣却被皇帝刘邦骑在脖子上戏弄,并且还绘声绘色的记录到史书

  • 西汉资历最老的大臣,周昌提议杀一个人刘邦为何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昌,西汉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周昌,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初的周昌,是人们眼中一个耿直无比的忠臣形象。他资格很老,还是刘邦的老乡。周昌跟刘邦说话几乎毫无顾忌,不是他倚老卖老,而是他就这样的脾气。有一回刘邦和戚夫人正在亲热,周昌入宫汇报工作正好撞见,愣了一下扭头就跑。刘邦没正

  • 西汉功臣周昌为什么敢骂刘邦?心狠手辣的吕雉都想向其跪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昌,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周昌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想一说起西汉最心狠手辣的女人,我们就想到了吕雉,其实吕雉在还没有嫁给刘邦的时候,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无奈的是父亲的偏置,偏偏要把她嫁给刘邦,以至于后来的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变成了心狠

  • 刘邦要废太子,周昌坚决反对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一句名言:“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在苏辙看来,古代英雄人物众多,但汉高祖刘邦是古人的天花板,后人不能望其项背。刘邦从一名小吏逆袭成为开国皇帝,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刘邦能够成就千秋伟业,离不开

  • 段珪璋怎么死的:为国仇大义生死相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段珪璋,段珪璋怎么死的

    段珪璋的资料是武师打扮的四十余岁人,相貌粗豪,曾经是纵横河朔的幽州剑客,但他能文能武,胸襟开阔,所以才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史逸如成为一对生死相舍的知己,惺惺相惜的情谊后来也促使了段珪璋开启奋力除奸佞的艰险之路。资料发现原来段珪璋曾经当面辱骂过安禄山,因此被安禄山记恨在心。安禄山正炙手可热时便命人抓来

  • 幽州剑客段珪璋怎么死的:为国仇大义生死相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幽州剑客段珪璋

    段珪璋的资料是武师打扮的四十余岁人,相貌粗豪,曾经是纵横河朔的幽州剑客,但他能文能武,胸襟开阔,所以才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史逸如成为一对生死相舍的知己,惺惺相惜的情谊后来也促使了段珪璋开启奋力除奸佞的艰险之路。资料发现原来段珪璋曾经当面辱骂过安禄山,因此被安禄山记恨在心。安禄山正炙手可热时便命人抓来

  • 明朝赵秉忠状元卷保留至今,我国历史仅存的状元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赵秉忠

    赵秉忠,明朝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字季卿,家乡位于现今的山东青州。他的家世良好,他的父亲是朝廷大臣,对他日后选择入仕有一定影响。赵秉忠还是明朝时期的状元,他的状元卷仍保留至今,是我国历史仅存的状元卷。赵秉忠画像赵秉忠在其二十五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在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荣登状元之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