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项羽的描述都有哪些不符之处?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项羽的描述都有哪些不符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4/1/21 11:40:28

历史上项羽是一个被文学作品美化的形象。很多人一提到项羽,觉得他很讲义气,讲信用的感觉。但事实上呢?他与刘邦约定谁先得咸阳,谁做汉中王,最后呢?他屠杀咸阳百姓,火烧阿房宫,杀死胡亥。并没有遵守最开始的约定。后来抓了刘邦的父亲老婆当人质,甚至设鸿门宴想杀死对方。项羽在当时,有没有可能不分封?很难。陈胜不分封,但是六国仍然复立了。随后被抛弃的陈胜成为秦军重点打击目标,直接败亡。此后新六国遭到秦国连续打击。楚国乘秦军不得两顾的机会,分兵两路,一路救赵,一路攻秦,成功灭秦。这个时候,六国都是有一定实力的。项羽仅仅是在救赵之战中获得了诸侯的屈服。

可是这个屈服并不意味着他消灭了诸侯、吸收了诸侯,而仅仅是他借助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了盟主。在这个时候,项羽并没有能力直接消灭诸侯。所以,项羽的分封,其实是不得已的行为。他已经尽力去分割诸侯,以实现平衡了。刘邦以楚军另一路统帅的政治姿态,构成了对项羽的极大挑战。刘邦原本是远在项梁之下的势力,但是在项梁死后,面对遭到楚怀王集团打压的项羽,他的地位已经急剧上升,足够压制项羽了。

项羽仅仅控制了联军数月,自身所带的军队(外)并不团结,自己所处的政治集团(内)也缺乏支撑,内外均不够强大,很难下定决心突然火并刘邦。范增等人则是看到了刘邦作为一个新山头的威胁,也看到了只要铲除刘邦,短期内不会有第二个政治势力在楚国内部威胁到项羽,决定克服困难铲除刘邦。可是项羽毕竟年轻,初入社会,不能深刻认识到威胁为什么是威胁,错过了机会。

此后,项羽分封诸侯,其实也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的关键点在于,他不想分封,又不得不分封,而且被人知道了。司马迁所记录的项羽封爵任官的时候印纽磨圆了都不肯给别人,其实这个更像是讽刺,项羽不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事务的发展规律,因此难以准确做出决断并长期坚持,这是他个人的最大问题。他在军事上卓越表现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充分说明了他的能力来源主要是军事教育,而缺乏政治教育。

他本身的年轻也使得他不能够通过丰富的处世经验来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在《史记》里都没提。《史记》只关注他在军事上的长处,只看到了项羽凭借军事胜利维持霸业,项羽的确是以军事胜利来维持霸业的,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出发点。他原本设计的诸侯相制的分封体系,才是他的出发点。后来之所以要进行战争、要实现军事胜利,不过就是体系崩溃了,不得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补救。如果项羽的长处不是军事胜利而是跳大神,那么他大概会安排术士去各地大量批发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届时司马迁大约会说项羽''欲以谶纬经营天下''。

司马迁对项羽的出发点判断是错误的。项羽不是''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而是不得不以力征来维持霸业。他''欲''的是通过分封诸侯、大小相制形成的力量平衡来维持霸业。司马迁在这里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所以,公允地说,司马迁其实也是有事后诸葛亮的。只不过他将后发优势搞成了后发劣势,在正史上,项羽主要面临是被错估。他被错认为要力征。

这种错估,也可以说是低估了他的政治智慧。但是考虑到政治智慧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政治认识,而项羽在这方面十分匮乏,所以说偏低也没问题。他毕竟太年轻,主要是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他的实施方案无法实现他的设计目的。所以从成长性上来说,项羽大约有较好的成长性。只是他三十岁就死了,这一点无从证明了。既然没有,那也就谈不上低估了。从年龄上来说,项羽完全是他儿子辈的,完全是殴打小朋友。项羽的问题就是太青涩了。

军事上的强大,是项羽赖以起家和维系霸业的唯一支柱力量。司马迁注意到了这一个现象,但是他并没有理解这一个现象。项羽拥有军事优势,与项羽打算走纯军事路线,不是一回事。历史上项羽失败的主因恰恰是他打算搞政治平衡。但是项羽成长不够,政治能力不足,平衡失败了。综上,我认为,项羽是被错估了。司马迁虽然能够记录现象,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就搞错了。

标签: 汉朝项羽

更多文章

  • 为何韩信会窝藏曾经是项羽手下的钟离眜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钟离眜

    项羽麾下五员大将之一钟离昧,垓下之围后去了哪儿,下场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邦和项羽打了四年,最终刘邦完胜项羽兵败身死。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刘邦的痞子精神和好运气,但和项羽本身的太正直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太正直了就会变得固执不知道变通,因而很容易就中了别有用心之人的离间

  • 项羽消灭秦朝之后 项羽为什么不在关中称王而是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羽,秦朝

    对项羽和彭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项羽留下名言,我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当他看到秦王出行时说出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充分展现了年少的西楚霸王身上的王霸之气。不过,项羽还有另一句令人津津乐道的名言,但这句名言,世人却对项羽作出了与其之前那句名言完全相反的评价。

  • 项羽死后,为何刘邦时时去拜祭并且哭泣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刘邦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间的斗争正式开始。经过四年的斗争,在公元前202年,垓下战争爆发了。项羽的军队打败了他。虽然项羽自己逃脱了围攻,但他自杀并最终死亡。从此,楚韩之间的斗争基本结束,刘邦建立了自己的统治。项羽战死后,刘邦是如何赢得项羽的部下,从而赢得民心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 身为俘虏的周苛,为何拒绝了项羽的请求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周苛

    项羽跟周苛讲,如果周苛归顺项羽,直接拜周苛为上将军,并封赏三万户,周苛却不愿意,反而大骂项羽,让项羽向汉王刘邦投降,他周苛誓死效忠汉王刘邦。为什么,为什么项羽许他上将和三万户,身为俘虏的他反过来敦促项羽投降呢?他是真的不怕死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对于周苛的选择,电视剧《楚汉

  • 楚霸王项羽自刎的乌江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西楚,乌江自刎

    你们知道乌江自刎的乌江在哪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项羽是战死还是自刎而死,历史上是有一定争议的。但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流传千年,我个人是承认这种历史事实的。但问题是,乌江自刎的乌江到底在哪里?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条乌江吗?垓下之战,战场在哪里?何时发生?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垓下之战的失利,项羽

  • 项羽为什么惨败在乌江旁边 看看楚霸王干的荒唐事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惨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楚汉相争对中国的古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楚汉相争在后世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关于项羽因何失败、刘邦因何成功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热点话题。本文准备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和诸位看官分析一下,两千年前的局势。1、

  • 抢到了项羽大腿的杨喜,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喜,西汉

    你们知道杨喜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秦朝末年,诸侯争霸,六国势力卷土重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于是天下云集响应,各方反秦势力风起云涌,而在乱世中崛起两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一个是以项羽为首的楚国兵团,一个是以刘邦为首的汉军集团,在鸿门宴之后,刘邦

  • 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天下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鸿门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秦朝末年,中国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项羽和刘邦两人,而两个人也是性格截然相反,刘邦可以说是一个市井之人,整天无所事事,出生于一个平民之家,项羽却截然相反,他是官宦家庭,是项梁的侄子,从小学习武功,长得也是雄壮威武

  • 刘邦在项羽死后都做了什么事情?处死恩人,封赏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邦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楚汉争霸是秦末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胜者将主宰这片大陆几十年,其子孙成为天潢贵胄、衣食无忧,败者将打下地狱,被史者任意抹黑。垓下之战,楚军遭遇十面埋伏,各地诸侯纷纷站在刘邦后面,西楚霸王项羽

  • 项羽为何选择 自刎,而不是保留实力等待日后卷土重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西楚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项羽的故事。一说到项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秦朝的末期,项羽是唯一一个能够与刘邦争霸的人,不管是出身还是武力,刘邦永远不及项羽半分,但是最后成为皇帝,项羽仅仅落后刘邦一步,最后输给了刘邦,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