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节是什么身份?汉献帝的妻子,也是曹操的女儿

曹节是什么身份?汉献帝的妻子,也是曹操的女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14 更新时间:2024/1/21 8:32:20

大家好,说起曹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上面这段话是表现曹丕强令汉献帝禅让时的情景,汉献帝此人不必多言,他早已经沦为曹家的傀儡,早在曹操之时他就已经屡遭不敬,现在曹丕直接要改朝换代了,他完全没有反抗的力量,小说中对此描写地极为凄惨。然而,刚刚引文里的配角却容易令人忽略,这就是“曹皇后”。

《三国演义》中当然是把曹操和曹丕当反面人物来写的,但对这个“曹皇后”却是当做忠义之人。曹皇后是谁?她的身份很特殊,她是汉献帝的末代皇后——穆皇后曹节;但是,她同样也是曹家人——她是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

这无疑是十分尴尬的一个定位。曹节是怎么当上皇后的不用多说,想想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就知道。因为献帝皇后伏寿被曹操弑杀,建安二十年正月(215年),在曹操和群臣的压力下,汉献帝改立曹节为皇后。可是,曹节心里是向着谁的呢?是父亲,还是丈夫?而且,她和汉献帝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比男性要低得多,曹节无疑是被自己的父亲当成政治工具送出去的,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她和汉献帝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但考虑到其上位的方式,汉献帝很难对她有什么好感。

然而,在曹丕逼宫,满朝皆向魏之时,曹节还是坚决地站在了丈夫一边,这个“曹后掷玺”的情节并不是《三国演义》凭空捏造的,《后汉书》中就是如此描写的: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

我们很难知道她心中真实的想法。是尊崇当时“妇嫁随夫”的封建传统价值?还是对与自己相处多年的献帝的同情?或是秉承大义,对汉王朝仍然有着强大的忠诚观念?

总之,曹后为汉献帝做了最后一丝反抗,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她并没有遭遇什么危险。当然,她没遭到危险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大势已去,她的反抗已经没有任何威胁。

我们也许可以推测,由于曹节的“立场正确”,她和汉献帝的关系应该也没有那么糟。不过,对于曹丕这个角色,曹节还能和丈夫刘协站在统一战线,批驳排斥;然而对于其父曹操,事情就复杂了。出于孝道曹节不可能对其父亲有何异议,但站在刘协的立场,对曹操绝无可能有任何好感,这根刺是否也横在他们夫妻之间呢?我们也很难得知。

汉献帝退位了,还好,当时的华夏大地还有强大的古典政治遗风,加之汉帝国在时人心中强大的号召力,刘协并没有遭遇太多为难,其被封为山阳公,

“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曹丕还表示

“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曹节当然也成为山阳公夫人。

总体来说,这对夫妻在之后封地中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去世,享年五十四岁,魏帝曹叡闻讯后,

“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制”

,并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壬申(9月30日),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谥号为孝献皇帝。

某种程度来说,刘协是幸运的,亡国后仍有天子威严,死后亦有天子礼制。

不过,曹节只能开始守寡了,此时的曹节,只有38岁(此事存疑),只是,这之后,曹节又目睹了另一场惨剧——她之前对魏朝的诅咒成真了。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发生,曹爽集团被诛灭,司马家族控制曹魏实权,正如曹氏家族之前控制刘汉的实权一样。

因果报应。

此时,曹节的哥哥曹丕早已经去世,曹魏的国君是曹奂,是她侄孙。而此时,曹节已经是一个老太太了。

她会是什么心情呢?这个欺辱她丈夫的曹魏政权的确如同她当年的诅咒一样,没有好下场,可是,她真的就会为此而有快感吗?我们也无从得知。

景元元年(260年),曹节,这位汉帝国最后的皇后也病逝了,谥号献穆皇后,合葬于汉献帝刘协的禅陵,同样的,她所用的车服礼仪皆遵从汉制。

六年后,曹魏政权灭亡。

标签: 曹节汉朝

更多文章

  • 曹操的次女曹节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汉献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节,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次女曹节为何对汉献帝死心塌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节,魏武帝曹操的女儿。说到曹节,不得不先提一下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本名曹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说曹节,为什么要先说

  • 刘邦手下第一叛徒,曹无伤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无伤,西汉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曹无伤的故事。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相信已经家喻户晓,不过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鸿门宴的发生是一次偶然的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将领,不知为何派人向项羽通风报信,煽风点火,挑起项羽对刘邦的不满,从而引发了

  • 鸿门宴中不得不提的人物,曹无伤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无伤,汉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曹无伤的故事。每当人们谈论“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时候,就会谈到鸿门宴。提起鸿门宴,有一个历史小人物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刘邦手下的将军,左司马曹无伤。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秦地关中,秦王子婴投降。

  • 曹无伤是谁?他与鸿门宴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无伤,西汉

    对曹无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有一场最为著名的饭局,就是“鸿门宴”,而这场饭局据说是因为一个叫做“曹无伤”的人才举办的。那么曹无伤是谁呢?鸿门宴跟他有什么关系呢?项羽为何要在刘邦的面前提到曹无伤?当时项羽因巨鹿之战一战成名,威震各诸侯军,确立了诸侯联军

  • 千年功绩万古流芳:帝王之师晁错冤死只因一盘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晁错,死因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点燃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是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提出的一项《削藩策》直接威胁到吴王等诸侯王的封地,故叛军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大旗,举兵西进直逼汉廷。刘启无可奈何,只得听信曾

  • 揭秘:晁错做了什么令汉景帝一怒之下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晁错,汉景帝,汉朝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才多学,善于分析,在汉文帝时期,他就官拜为太子家令,精心辅佐太子,并得到了太子的宠信。被称为太子的智囊。在这个时期,晁错曾经多次上书文帝,就战争、充实边塞、农耕、爵位的封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帝对此也多有褒奖,以表示对晁错的宠信,并且采纳其不少的意

  • 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在朝廷之中有那么多人想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晁错

    还不知道: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晁错,大家都十分清楚,是我国汉朝时代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服侍了汉朝两代皇上,经常为皇帝分忧解难,贡献计策。不得不说是少有的劳模。然而这样的忠臣和劳模,按理说是什么受到大家欢迎的,也

  • 揭秘:汉景帝为什么要将晁错腰斩于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景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景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由于没有采用分封制,建立诸侯国。以至于当天下义军蜂拥而起的时候,中央政权迅速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遭致灭亡。在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后,刘邦将西汉天下一分为二,其中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的半壁江山归中央直接管辖,

  • 晁错被杀和袁盎有什么关系?袁盎如何从吴国逃出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袁盎

    晁错被杀和袁盎有什么关系?袁盎如何从吴国逃出生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袁盎VS晁错:晁错因一时犹豫不决,竟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中我讲述了晁错与袁盎的恩怨纠葛,最终以晁错的身死告终。那么,袁盎在出使吴国过程中是如何躲过吴王刘濞的屠刀,汉景帝,刘启又为何会后悔诛杀晁错?在晁错被杀

  • 商业为汉朝带来财富时,晁错为什么要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晁错,汉朝

    汉文帝时期,晁错为什么要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无农不强,无商不富,自古以来,商业便是有效整合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佳粘合剂,为促进物资交互、避免生产浪费、增加社会财富、提高政府税收做出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