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龚遂:七十岁才出名的西汉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绩?

龚遂:七十岁才出名的西汉大臣,他的一生有哪些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3/12/18 10:59:31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龚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龚遂,山阳郡平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早年因熟读儒家经典而闻名乡里,举孝廉出仕为官。可惜的是,龚遂的运气不太好,他的老板乃是昌邑王刘贺。刘贺本是汉武帝刘彻之孙,其父昌邑哀王刘髆(bó)早亡,因此刘贺在五岁时就承袭王位。值得一提的是,刘贺的祖母正是有着''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之称的武帝宠妃李夫人,舅公则是李广利。武帝晚年时,李广利为了日后富贵,联合丞相刘屈氂等大臣谋划拥刘髆为太子,事情败露后两人被腰斩,李家尽数被诛,原本很受汉武帝宠爱的刘髆被迫就藩昌邑,不久便抑郁逝于昌邑封地。

汉武帝驾崩后,霍光通过一系列斗争掌握大权,在汉昭帝病逝后,权臣霍光并没有直接迎立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帝,而是选择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这其实就注定了刘贺的悲剧结局。据史料记载,霍光迎立刘贺之前,并没有仔细调查刘贺的为人,考虑到他是昭帝唯一在世子侄,便从山东迎接他来到长安登基。殊不知刘贺自小丧父,缺乏管教,性格轻佻、言行浪荡,本身行为很不检点,而刘贺的恶劣品行,也害苦了昌邑国的一帮属臣,这之中就有龚遂。

龚遂自幼立志成为忠良正直之臣,可惜刚入仕途便碰上了刘贺这样的奇葩主公。为成为青史留名的千古忠臣,在昌邑国任职期间,龚遂一有机会就苦口婆心地劝导刘贺,教他如何行事、争取百姓支持,还时不时援引古代各种反例,痛陈其中弊端。然而即使龚遂痛哭流涕,也无法阻止刘贺的胡作非为。

刘贺初登帝位后,压根没搞明白形势,以为还可以像之前在封地那样肆意胡来,于是整日同宫中侍者一起嬉戏玩耍,龚遂见此自然苦苦劝谏,但是结果和以前一样,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二十七日之后,权臣霍光联合其他朝臣,直接以上官太后的名义将刘贺废为庶人。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后,又下诏封其为海昏侯。刘贺的一众跟班,几乎被霍光全数下令处死,除了名声较好的龚遂与中尉王阳二人。这两人因曾多次规劝刘贺而逃过一劫,只是被剃掉头发贬去边境从事苦役,五年后得以释放。

霍光病死后,宣帝刘询逐步稳固了朝政大权。彼时渤海郡饥荒严重、盗贼并起,朝廷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于是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一致推荐下,龚遂于是出任渤海太守。至此,龚遂的仕途终于苦尽甘来,时年七十岁。在赴任渤海之前,宣帝按照惯例会见了他,想要亲自考察一番。由于之前大臣们的一致吹捧,汉宣帝以为龚遂应该是一个伟岸高人,结果见面发现是个白发糟老头,不免有些失望,冷淡地问道:''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换做是其他人,皇帝第一次召见就泼了冷水,或许早就惊慌失措了。不过龚遂早年经历了太多波折,因此神色没有丝毫变化,而且回答还很不客气。汉宣帝一说到渤海,就认为当地人不是盗贼就是乱民,但龚遂却直接说哪有什么盗贼,都是“陛下之赤子”。当然,在刺激到汉宣帝后,他又将渤海百姓饥寒困馁、盗贼兴起的原因归结于地方官吏,''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宣帝听后,认为龚遂年事虽高却很有见地,是朝廷难得的贤臣,便允许龚遂可以便宜行事。

短短数年,渤海郡''盗贼悉平,民安土乐业''。宣帝见此龙颜大悦,诏令龚遂调回中央,擢升为水衡都尉(秩二千石)。水衡都尉一职始设于汉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掌上林苑,兼管国家货币制造、皇室财政收支等,权力极大,由此可见龚遂在宣帝心中的地位。龚遂回到长安数年后,老死于水衡都尉任上,忠直之名广传天下。后世常将其与黄霸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为“龚黄”。

标签: 龚遂西汉

更多文章

  • 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黄香温席,扇枕温衾

    父母之爱子往往是不求子女的回报的,如果子女能够对他们孝顺那就足以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古时候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淳朴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迪。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他是父亲含辛茹苦地带大的,自小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成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每天为自己的

  • 黄香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生平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黄香,二十四孝,董永,汉朝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黄香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

  • 黄香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四品官员,为何却一直被人们推崇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黄香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

  • “朱买臣休妻”真相还原!朱买臣未续弦足以证人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朱买臣

    “朱买臣休妻”真相还原!朱买臣未续弦足以证人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读唐人李治的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不由想起朱买臣休妻的故事。其实史传是很少说人家庭婚姻夫妻关系的,在西汉,只有朱买臣是个例外。朱买臣休妻只不过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离婚公案,却纷

  • 西汉的朱买臣发达之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前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买臣,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买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覆水难收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故事的主角就是西汉的朱买臣。朱买臣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贫穷,靠砍柴为生,他的妻子瞧不起他,认为他没有出息而坚决离婚,朱买臣发达以后,他的前妻又来要求回到朱买臣身边,朱买臣就让人泼了一盆水在她面前,并告诉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朱买臣的拜金女妻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朱买臣出生在吴县一个贫困的家庭中。虽然家庭贫困,但是朱买臣这个人却很好学,然而,他40岁之前的运气并不好,到了40岁都还依然是个落魄儒生。而且他还没有什么产业可以维持生计,只能靠砍柴来维持下生活。经常是背上背着柴,还在读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买臣砍柴读书的

  • 三国中的陈登是个怎样的人?刘备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陈登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与刘备之争三国志记载了名士许汜、荆州牧刘表和刘备之间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许汜评价陈登说:“陈元龙是

  • 刘彧将陈妙登赐给别人之后 为什么又要她回到皇宫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陈妙登

    宋朝有这样一位皇帝,生性凶残,而身世却也很迷离,他就是宋后废帝刘昱,刘昱之母,更是一位侍奉过多位男子的女人,名叫陈妙登。陈妙登长相貌美,但家中贫穷。当时宋孝武帝派尉在民间寻访美女,一次迅游时,见到一间草房,尉说,帝王通行的路上怎么能有这种草房,肯定是家中贫穷,便赐了一大笔钱让她家重盖,当时尉亲自去送

  • 陈登真的是三国中士族情结最重之人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登,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陈登和他的父亲陈珪都是徐州的士族。陶谦在的时候跟陶谦,刘备来了跟刘备,曹操来了跟曹操,甚至吕布从刘备手中拿走徐州时短暂跟了会吕布。对于陈登来说,谁主徐州他们就跟谁。不过既然陈登代表了徐州士族的利益,他就要想谁主徐州对他们所在的广陵最有

  • 刘宋皇帝刘彧为何要将妃子陈妙登送给大臣李道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彧,南朝宋

    大家好,说起刘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464年,宋(指刘宋)孝武帝去世,儿子刘子业继承王位,新王继位后,大开杀戒无恶不作,引起了自己的叔叔刘彧的恐慌,是年中,刘彧设计杀死刘子业,取而代之,是为宋明帝。宋明帝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主,他当上皇帝后,一辈子都在跟自己的同族厮杀,直到最后,宋孝武帝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