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邦去世后吕雉都做了什么?秘不发丧

历史上刘邦去世后吕雉都做了什么?秘不发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1/8 18:39:58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终年62岁。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四日不发丧,并和心腹审食其商议意图处死开国将领们,最后在郦将军的劝说下才放弃了这个图谋。这其实是刘邦晚年刘吕之争的延续,由于当时吕氏在军中失势严重,且此时刘邦已经派陈平周勃去处死樊哙了,吕后担心自己和惠帝刘盈压不住这些功高盖主的将领们,才会有此疑虑。

刘邦去世,吕后秘不发丧,并意图处死开国将领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也就是说,刘邦去世之后,过了四天吕后仍然秘不发丧,且与心腹审食其商议处死开国将领们,她认为这些将领原本和刘邦一样都是老百姓,建立汉朝之后,对于北面称臣本就常有怨言,如今皇帝年幼,如果不杀掉他们,恐怕天下难以安定。

有人在听说了之后,将消息告诉了郦商,郦商跑去见审食其,对其说道,“我听说皇帝已经去世,如今四日不发丧,是打算除掉各位将领。如果真的是这样,天下危矣。如今陈平、灌婴领兵十万驻守在荥阳,樊哙、周勃领兵二十万在平定燕地、代地,如果听说皇帝已经去世,诸位精灵全部被杀,那么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进攻关中。到那时,大臣在内部反叛,诸侯在外部叛乱,大汉江山岂不是顷刻之间便要亡了?”审食其听了这话,连忙入宫告诉了吕后,吕后这才决定发丧,并大赦天下。

刘邦去世作为太子的刘盈必然会继位为帝,而身为皇后的吕雉也必定会成为太后,可是吕后为何要冒着天下叛乱的危险来除掉各位将领呢?

我想,这应该源于刘邦晚年的刘吕之争。

我认为,这源于刘邦晚年的刘吕之争。实际上,在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刘邦和吕氏更像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双方的纽带便是刘邦和吕雉的婚姻。刘邦在沛县起义之后,吕后的哥哥吕泽也在山东单父发动起义,双方虽然一直配合作战,但实际上吕泽的军队一直处在独立状态,且其手下的陈豨等人曾立下大功,早在刘邦刚刚被项羽封为汉王之时,陈豨等人便已经封侯,这要早于大部分汉朝的开国功臣。

汉朝建立之后,实际上以吕泽为首的吕氏集团仍然极强,直到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吕泽战死。此后,刘邦开始有意识的削弱吕氏集团的力量,这才有了之后的陈豨叛乱,以及储君之争。然而,吕后却凭借朝中的吕氏力量为根基,拉拢大批朝臣之后再度形成了一股极大的势力,使得刘邦最终不得不放弃易储。不过,在吕泽战死、陈豨叛乱的情况下,吕氏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急剧下降。

然而,由于在讨伐英布的战争中受伤,再加上刘邦年事已高,在自知命不久矣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江山落入吕氏之后,刘邦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断,那就是处死樊哙。这也是他在派出樊哙平定卢绾叛乱之后,却突然又派陈平和周勃处死樊哙的原因所在,要知道樊哙可是最高跟随刘邦的一批人,刘邦为何要处死他?只是因为樊哙是吕雉的亲妹夫(吕嬃的丈夫),同时也是吕氏在军中的最后底牌。

《史记》中虽然对于刘吕之争并没有描述,但从各种史料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时权力争夺的血腥。韩信之死、彭越之死背后都有吕后的影子,就连英布的叛乱也有吕后威逼的迹象。刘邦病重之际,已经叛乱的卢绾也曾想带着家人、宫人和亲信想要亲自到长安谢罪,但为何在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后,就突然带领众人逃往匈奴呢?他怕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可以说,刘邦晚年时期,刘氏和吕氏已经是势同水火,朝中势力吕后或许可以压制,但对于那些统兵在外的将领,吕后实在没有把握,这才有了处死各位将领的念头,就如同曾经将韩信骗入宫中处死一样,想要一次性解决掉所有后患。至于最后放弃这个计划,其实正如郦商所说,如果一旦得知吕后要处死开国将领,这些带兵在外的将领必然要反,可如果一切如旧,那么这些将领倒未必会反了。

标签: 吕雉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甫,唐代,风云人物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

  • 韩瑗: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引起武则天的嫉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韩瑗,字伯玉,唐朝时期宰相,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瑗出身于南阳韩氏,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袭封颍川县公。他在废后之争时,支持长孙无忌、褚遂良,反对武则天,引起武则天的嫉恨。显庆二年(657年),韩瑗被诬陷谋反,贬为振州刺史。

  • 固伦纯悫公主贵为大清公主,为什么25岁时救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固伦纯悫公主,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时期,蒙古在当时有十分高的地位,这一切都来源于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此后,蒙古成为爱新觉罗氏最可靠的盟友,因此清朝在位的皇帝都会封几位蒙古亲王。最出名的,要数成吉思汗的后人曾格林沁和策凌。策凌在当时十分出名,年幼的时候,祖母带着他来到京城,可以说是在京城长大。策凌骁勇善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 楚文王:楚国第二位称王的君主,灭国设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楚文王,春秋,风云人物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称霸一方的泱泱大国。其中,楚武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楚国不仅在整体实力上开

  • 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棣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皇位的继承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成祖朱棣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因为还未成年便夭折了,因此,只剩下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这三个儿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也就是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长女。在这三个儿子当中,朱棣不喜欢长子朱高炽,最喜欢

  • 张裕妃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领导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因为其皇帝的奇特性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明朝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奇葩皇帝,其中便包括了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此人因为母亲早逝,而养母对他不好,因此最终爱上了奶妈客氏。客氏也并非是一个善茬,为了

  • 李夫人临死前为什么要蒙被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夫人,汉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汉朝时期,汉武帝可以说也是千古一帝,此人在位期间,率兵进攻匈奴,为国家建立了国泰民安的盛世辉煌,可以与秦始皇齐名,这样一位皇帝,其实也算是一个痴情汉,在他的眼中则是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妃子,此人正是李延年的妹妹,在汉武帝初次见到李氏的时候,便对其非常痴迷,并且将其纳为妃子,对其宠爱有佳,这样一位李

  • 赵昚是怎么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昚,宋朝,风云人物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行,所以

  • 魏文侯能成功的秘密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文侯,战国,风云人物

    魏文侯,名魏斯,是战国初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与赵、韩两国一同大摇大摆的向周威烈王姬午申请诸侯身份的,这什么性质啊?这说明当时的魏、韩、赵三国已经拥有很大的势力,周天子已经奈何不了他们,只能举起“无力”的双手,装作饮尽一杯酒,然后在申请书上盖章,其中,魏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在百业待兴,各国萎靡不振的

  • 三国时期郝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郝普,字子太,义阳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促使一些将领在三国之间流动。比如就蜀汉来说,姜维、夏侯霸、王平等将领,就出自曹魏。与此相对应的是,原本是蜀汉将领的孟达、黄权等人,则投降了曹魏,至于糜芳、傅士仁,作为原先的蜀汉将领,则归降了东吴。值得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