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北伐中原时费祎是何态度?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姜维北伐中原时费祎是何态度?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3/7 22:45:27

姜维北伐,是指蜀汉对曹魏的进攻。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蒋琬和费祎,无疑是诸葛亮明确指定的继承人。

其中,就蒋琬来说,在公元234年被后主刘禅拜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也积极在公元234年到公元246年的十多年时间中,蒋琬执掌蜀汉朝政,接替了诸葛亮的工作。而在蒋琬去世后,后主刘禅根据诸葛亮的遗愿,让费祎接替了蒋琬。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诸葛亮指定的继任人选,费祎为什么不赞成姜维北伐,并且对姜维北伐进行限制呢?

首先,《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羌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延熙十年(247年),在蒋琬去世后,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羌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限制,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姜维北伐中原,费祎秉承着不赞成的立场。当然,想要完全阻止姜维北伐,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此之前,诸葛亮就坚持北伐中原。不过,对于费祎来说,却选择限制姜维北伐的规模,促使其每一次进攻曹魏的兵马,都不超过万人。

当然,针对为何要限制姜维北伐中原,费祎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执掌蜀国大权期间,费祎向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在费祎看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姜维等武将,在个人能力都远远比不上丞相诸葛亮。对于诸葛亮来说,生前五次北伐中原,都没能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何况自己和姜维呢?

既然才能不如诸葛亮,那么,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采取防御为主的思路。至于北伐中原的功业,则等待之后有能力的人来继承了。如果继续北伐中原,损耗蜀国国力,万一出现什么闪失,那么就是悔之莫及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蜀汉实力相对较弱,曹魏势力相对较强的背景下,费祎限制姜维北伐中原,显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后,曹魏不断增强西线的兵力,这已经让蜀国失去了掀翻曹魏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蒋琬去世后,费祎成为蜀国事实上的丞相。因此,费祎的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和增强蜀汉的国力,而大规模的北伐中原,只会消耗蜀国的国力。对于蜀汉来说,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只要益州这一州之地,其总的人口还不到100万人,兵力更是只有10万人左右。对于这10万人,显然不能全部用在北伐中原上,比如南中、永安、江州等要地,都需要布置兵力来镇守,至于都城成都等地,也需要预备一定的兵力。

所以,姜维在北伐中原上,最多只能动用数万兵马。不过,因为人口较少,粮食运送也比较困难,即便是数万兵马,都会对后方的粮草供应形成不小的压力。于是,费祎作为蜀国事实上的丞相,选择将姜维北伐的兵力限制到一万人以下,这样就不会给后方补给带来太大的压力。

最后,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费祎之所以反对姜维北伐,也是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古代历史上,武将和文臣之间的矛盾,几乎是长期存在,所以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这才能让后人为之称赞。对于姜维来说,不仅是一位武将,还是一位来自于曹魏的降将,虽然姜维之前获得了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但是,在诸葛亮、蒋琬去世后,姜维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并巩固自己在蜀国的地位,于是,北伐曹魏,建功立业,成为姜维最合适的途径。况且,北伐中原,也是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与此相对应的是,费祎作为文臣,其主要任务是治理天下,而不是执掌兵马,在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不希望再出现兵权和相权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情况了,况且,后主刘禅对于北伐中原,也不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在此背景下,费祎选择限制,或者说是不赞成姜维北伐的立场,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让姜维大规模北伐中原的话,很可能导致费祎在蜀国的边缘化,这是后者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费祎被刺客刺杀。在费祎去世后,姜维挣脱了束缚,得以大规模的北伐中原,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损耗了蜀国的国力,成为蜀汉被曹魏消灭的原因之一。

标签: 费祎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陵,为何被武帝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武帝派李广利统帅三万骑兵,李广之孙李陵统帅五千步兵出击匈奴,途中李陵与匈奴三万主力相遇,虽然李陵奋勇抗击,但是由于军力的悬殊汉军惨败,李陵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听闻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后非常震怒,一年后将李陵满门抄斩。古人有句话叫“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李陵五千步兵抗击匈奴几万

  • 汪废后: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后,却被皇帝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汪废后,明朝,风云人物

    古代各个王朝的皇后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后宫故事,各有千秋。皇后之位,母仪天下,要承担十分重要的责任。很多皇后刚坐上这个位子,依然守住初心,可是经过数载,她们的心就变了,变得不择手段,只为守住这个位子,守住皇帝的宠爱。反之,也有一些皇后一直保持初心,守护正义,可是,她们却失去了皇后的位子,更是失去了皇

  • 三国时期于禁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他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于禁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于禁智勇双全,带兵打仗很厉害,尤其善于治军,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是帅才。本文只讨论演义。宛城之战,曹操被张绣打的惨败,所有的部队都溃不成军,只有于禁的军队没有乱,于禁带着部下,镇压了趁乱抢劫的青州兵,并扎稳营寨,

  • 历史上的诸葛瞻是什么样的 姜维为何对他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你真的知道诸葛瞻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如此没用?姜维为何见死不救?三国蜀汉的宰相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分天下,号称隆中一对。然而,诸葛亮的独生子诸葛瞻,实力孱弱,曹魏将领邓艾入侵,诸葛瞻占据地利,结果被邓艾击败,自杀身亡。诸葛之子,怎么可能会被邓艾如此轻松击败?更何况

  • 路惠男为了权力放弃尊严,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路惠男,宋朝,风云人物

    武则天与慈禧两位太后流传很多,在老百姓眼中,二人私生活混乱荒唐,可是荒唐又怎么比得上崇太后路惠男呢。路惠男,年少时候因为容貌姣好成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妃子,经常被宋文帝临幸。后来诞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孝武帝。美色看久了,终究是会腻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路惠男不再被宠爱了。她很聪明,放弃了后宫争宠,陪儿子

  • 明朝将领仇鸾简介:曾得明世宗信任拜平虏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汉末三国时期,在众多诸侯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是一个兵荒马乱、人才辈出的年代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在此之后,东汉王朝逐渐失去了对各个诸侯的掌控,也即

  • 大玉儿与多尔衮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玉儿,风云人物

    关于皇太极的另一个妃子,大玉儿与她的亲弟弟,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如果有喜欢看电视剧的小伙伴,那么你们一定会对于正妈妈拍的《山河恋之美人无泪》有印象。这部电视剧写的就是关于皇太极的故事。当然大爱玛丽苏剧情的于正妈妈在电视剧中把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改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玉儿,在13岁时就嫁给了自己的姑父。

  •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引发一场战乱,数万人战死,猛将阵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风云人物

    621年4月,洛阳城门缓缓打开,王世充向唐军投降。之后李世民下达命令,将王世充的党羽逮捕,其中包括前瓦岗军将领单雄信。李世民不顾徐懋功的苦苦哀求,执意将单雄信处死!谁能想到,这件事竟引起一场灾难,唐朝将付出数万人的代价,以及许多名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边度独孤雁一一道来!在单雄信

  • 莱特湾大海战 “神风队”绝望的挣扎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在菲律宾东部莱特湾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的 一场大规模海上作战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在美军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上苦心经营的外防御圈已经土 崩瓦解。马里亚纳海战,日军惨败。美军接连攻克了塞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