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繇在汉末时期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得结局如何?

刘繇在汉末时期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得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83 更新时间:2023/12/23 2:28:38

东汉末年的频繁天灾,以及连年的军阀征战,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其中,就刘备来说,虽然一开始的势力比较小,远远无法和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因为汉室后裔的出身,加上匡扶汉室的旗号,刘备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获得了益州这一州之地,从而建立了魏蜀吴三国之一的蜀汉。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之前,还有其他汉室后裔割据一方,比如大家熟悉的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繇,则相对低调。刘繇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他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不过,最终在激烈的较量中,扬州牧刘繇没能在扬州站稳脚跟。

首先,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东汉末年,刘繇被举为孝廉,拜郎中,迁任下邑县令。不久,刘繇被司空府征辟为掾属,除任侍御史,他均未就职,继而在淮浦躲避战乱。兴平元年(194年),朝廷命刘繇接替陈温为扬州刺史。扬州刺史的驻地本在江北的寿春,但是,在董卓被杀后,天下大乱,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

其中,就扬州下辖的寿春一带,就成为袁术的势力范围,将军吴景、孙贲将刘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才使其得以在扬州立足。在汉室衰微的背景下,袁术已经有不臣之心了,甚至还打算僭越称帝。在此背景下,袁绍派遣麾下部将攻城掠地,特别是孙策攻陷庐江,更让扬州刺史刘繇感到恐惧。

面对袁术势力的扩张,刘繇派遣樊能、张英驻军江边防御袁术,考虑到吴景、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就迫逐他们至江北历阳(今安徽和县)。在此基础上,袁术选择自己设立扬州刺史,并且与吴景、孙贲合攻张英、樊能,双方胜负难分,处于胶着状态,一年多也未能攻下。对此,在笔者看来,袁术擅自设立扬州刺史,已经表明了自己的野心。而就汉室后裔的扬州刺史刘繇,在立场则是和袁术相对立的,也即刘繇倾向于拥护东汉王朝。

对此,东汉朝廷加授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这让拥兵数万的扬州牧刘繇,有了继续和袁术相抗衡的实力。建安元年(196年),刘繇命张英、樊能与东渡而来的孙策军对抗,但是,孙策实在非常勇猛,从而让刘繇的麾下吃到了败仗。之后刘繇率领同乡的太史慈与孙策对抗,但也因中计而大败,太史慈被孙策俘虏转投靠孙策。在汉末三国时期,太史慈显然是可以和吕蒙、关羽、赵云、马超等人相提并论的猛将。

因此,在笔者看来,太史慈这位猛将的离开,自然成为扬州牧刘繇的一大损失。面对咄咄逼人的孙策,刘繇接受名士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县一带)投靠刘表。彼时,豫章太守周术因病而死之后,太守之位悬空。对此,荆州牧刘表是准备让诸葛玄(诸葛亮、诸葛瑾之叔父)成为太守,但是汉室朝廷却命朱皓(朱儁之子)为太守,导致各方势力为争夺豫章太守一职而有多次冲突。

在此背景下,扬州牧刘繇选择出兵,协助朱皓当上太守,将诸葛玄赶回襄阳刘表身边。但是,不久之后,笮融诱杀朱皓,于是刘繇又进攻笮融,首战被笮融击破,很快刘繇再次召集所属各县人马,大败笮融。在扬州牧刘繇用兵豫章郡的时候,孙策则是在扬州之地攻城略地,不断蚕食着名义上属于刘繇管辖的郡县。

最后,不过,因为实力上的差距,扬州牧刘繇显然拿孙策没有什么变法。或许是因为孙策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到了建安二年(197年),扬州牧刘繇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在扬州牧刘繇去世后,孙策得以平定了江东六郡,这成为东吴得以立足的重要基础。孙策后来将刘繇安葬在其故乡东莱郡牟平,并且带回其遗孤。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繇是汉皇族的人,为拢络其势力而故意这样做,但是,也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刘繇生前因为清廉而有威望所致。

对于刘繇这位汉室后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道:“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也即扬州牧刘繇虽然拥有一定的气节,可是,镇守一方,显然不是刘繇的长处,这是其没能击败袁术、孙策的重要原因。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则直接表示:“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正所谓慈不掌兵,虽然都是汉室后裔,但是,刘繇显然倾向于空谈之辈,没有刘备这样饱经磨练,所以,虽然东汉末年有不少汉室后裔割据一方,最终却只有刘备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和东吴的蜀汉。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刘繇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李渊只有三个人参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说到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玄武门之变为何仅三人参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毕竟他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存在,我们可以用优秀这两个字眼来评价这个人,他的一生战绩赫赫,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但有一件事情,却是他这一辈子怎么也没有办法抹去的缺点,那就是他的皇位。对历史有些许

  • 巾帼女将军梁红玉一生戎马,为什么没有载入将相列传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红玉,南宋,风云人物

    之所以秦良玉被评为巾帼英雄而且被评到了将相传里面,但是梁红玉没有的话,主要是因为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除它以外不仅仅是梁红玉,穆桂英也都没有能够进入,她能够进入将相列传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皇帝的原因,皇帝想让秦良玉成为将相传中的一个她就可以成为,同样的如果皇帝不想让梁红玉进入将相列

  • 长坂坡之战赵云杀的50名将是谁 曹操有没有放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长坂坡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坂坡之战,赵云杀了50多员曹营名将,他们都是谁?赵云在长坂坡表现超神,他杀了不少曹营战将,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赵云的战绩。刘备携民渡江,被曹操前锋骑兵追杀,混战之后刘备走失了甘夫人、儿子阿斗、糜夫人等人,有护卫职责的赵云在乱

  • 北宋大臣薛居正简介:因服丹砂中毒而死,享年七十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薛居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

  • 吐蕃王朝赞普后裔 宋代青唐吐蕃首领唃厮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啰政权,风云人物

    唃厮啰(997—1065年),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宋代青唐吐蕃首领。12岁时被河州羌族首领迎至河州(今甘肃临夏)拥立为王,尊为地唃厮啰。随即又被宗哥僧李立遵与邈川大酋长温逋奇挟持到廓州(今青海尖扎北),立为赞普,遂迁王城至宗哥(今西宁东南)。后为摆脱

  • 溧阳公主真的吃掉了自己丈夫吗?溧阳公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溧阳公主真的吃掉了自己丈夫吗?溧阳公主最后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位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溧阳公主。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之女,母范淑妃。丈夫侯景本是羯族人,早年跟随北齐的高欢起兵,而高欢是他唯一佩服的人。高欢死后,儿子高澄当权。侯景便

  • 有哪些与崔敦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崔敦礼,本名元礼,字安上,唐朝时期宰相,隋朝礼部尚书崔仲方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敦礼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历任通事舍人、左卫郎将、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他通晓诸番形势,多次出使突厥、回纥、铁勒等北方部落,又随李勣击灭薛延陀。高宗年间拜相,历任侍中、中书

  • 明穆宗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在位

  • 文成公主在西藏地位怎么样?真实的情况竟然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成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在古代公主的命运只有一个为了政治与国家牺牲自己的婚姻与幸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的公主因为这个理由郁闷难过一生,这也是身为皇家儿女的义务与可悲之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也说文成公主深受松赞干布的宠爱,结了一个很好的姻缘。因为松赞干布很喜欢文成公主,所以唐朝和西藏之间才

  • 孔融才华横溢名扬天下,为什仫全家会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融,汉朝,风云人物

    根本原因是,孔融的人缘非常差,而且被抓住了把柄,所以不得不死。东汉末年,天下还没分裂的时候。孔融就已经把朝廷上下得罪死了:当时孔融在司徒杨赐手下做事,杨赐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检举朝中贪污受贿的人。本来这个时期象征性的做一下就好了。结果孔融偏心了,专门抓宦官的党羽亲属。结果把事情闹大了。不过好歹有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