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是说吕雉和审食其关系不一般吗 刘邦为何没有怀疑过两人

不是说吕雉和审食其关系不一般吗 刘邦为何没有怀疑过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3/12/20 10:33:13

刘邦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为何不怀疑吕雉和审食其的不正当关系?

以刘邦的精明,他肯定怀疑过吕雉同审食其关系,只是抓不到证据,也或者是本就不愿意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因为处理这种事情容易弄巧成拙,最终打脸的还是刘邦自己。所以刘邦考虑再三,还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算了,再说她们二人又不是明目张胆在一起胡搞。

如果说刘邦是吕雉前半生的男人,那么审食其就是吕雉后半生的男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刘邦从自沛县起兵时就同吕雉分开了,而恰好是这个时候,审食其走进了吕雉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在刘邦去世后,依然是审食其陪着吕雉走完的余生。所以沛县起兵既是刘邦事业的转折,也是他同吕雉感情生活的分水岭。

刘邦从公元前209年起兵,攻下沛县之后便去忙着扩充地盘,而照顾吕雉及一家老小安全的任务就交给了审食其。

吕雉与审食其剧照

刘邦长年征战,很少回家,久而久之,吕雉也只能将寂寞排解到审食那里。更何况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所谓的“节操观念”,吕雉不是守身如玉的贞节烈女,审食其也不是坐怀不乱的君子,所以,最终他们会寻到恰当的时机,释放各自的七情六欲。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刘邦造成的。因为刘邦太忙了,而且很长时间也没打下自己的根据地,再说兵荒马乱、颠沛流离的生活也不符合家人跟随,所以也只能将吕雉安顿在老家。这时的审食其就像是一个护花使者,作用尤为突显。但是,审食其会不会“监守自盗”呢?短期内肯定不会,但日久天长必然享受近水楼台的便利,届时空虚寂寞冷的吕雉也会迎合。

公元前206年,刘邦好不容易打到了咸阳,本来按“怀王之约”他就可以做关中王了,也就是说原秦国的地盘都属于他了。如果刘邦有了自己的地盘,下一步肯定是去接家人过来。可没想到项羽搞破坏,到咸阳后就把刘邦轰到了汉中。刘邦也从“关中王”变成了汉王。

接下来,刘邦到南郑建都。由于当时的南郑还是一块穷乡僻壤,再说刘邦也不准备在那里安家落户,所以也没必要叫家人来同自己遭罪受累。这样一来,同吕雉团聚的日子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四个月后,刘邦由汉中杀回关中。在将关中之地全部占领后,刘邦派同乡王陵去接家人。结果,王陵在中途遭项羽大军阻击,于是行动告吹。所幸这时的项羽还没有打刘邦家人的主意。

不久项羽去齐国平定田荣叛乱,刘邦趁机袭击了楚都彭城。项羽回兵杀败刘邦之后,又派人劫持了刘邦的家人,包括吕雉、审食其等人都成了项羽的俘虏。此后,吕雉与审食其在楚营度过了28个月相依为命的生活,期间产生过多少暧昧也就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鸿沟和解,吕雉,审食其等人总算回到刘邦身边。回头算算,审食其陪着吕雉过了七年提心吊胆的生活。而这七年中,吕雉的日子虽过得很煎熬,庆幸还有审食其这个肩膀能倚靠一下。

刘邦称帝之后,仍然为吕雉同审食其创造着在一起的机会。一来需要平定异性诸侯王叛乱,所以刘邦经常亲自率兵出征;二来出于用兵的便利,刘邦经常居住在关东洛阳,而留守京城长安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皇后吕雉身上。如此一来,吕雉同审食其自然少不了重温旧梦。

事以至此,秉性精明的刘邦肯定会怀疑吕雉同审食其之间存在不明不白的关系。但又怎么办呢?聪明的人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为,无论处理吕雉和审食其任何一个人都不合适。如果废了吕雉,就等于失去坐镇京城长安的最佳人选,甚至影响江山社稷的安稳。如此处置了审食其,那么就等于向天下人承认了吕雉同审食其的关系。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刘邦这种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作法只能是弄巧成拙。所以,与让其大汉皇帝的那张脸无处安放,还不如息事宁人。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后周官员侯章简介:后晋时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章(?-967)并州榆次人。后唐时,为小校。后晋开运末,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 王勃的仕途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勃,唐朝,风云人物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白话意思是:雄伟的长安,雄踞三秦之地,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五津。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都不觉遥远

  • 康熙被洋人治好病后,下了一个很奇葩的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康熙大帝,在大清一朝中,他堪称是最杰出的君主。康熙的一生是伟大的,他剪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痛殴了沙俄等等。总之,康熙在位时做的,全是难度系数很高的大事,而且还都成功了,也因此他才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然而,相比康熙的文治武功,人们对他患疟疾的事情,似乎了解得不是很多。康熙

  • 揭秘:南梁才女刘令娴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令娴,南北朝,风云人物

    南梁女才人刘令娴与丈夫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三小姐要出嫁了!”这日苏州城万人空巷,老百姓们聚在长街上,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大人家的千金刘令娴,就要嫁给中书令家的贵公子徐悱了。豪门娶亲并不多见,所以整座城的男女老少都涌到街上围观这一盛况。坐在花轿里的刘三小姐,不知夫君是

  • 毛遂原本默默无闻,他是怎么成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毛遂,战国,风云人物

    毛遂自荐之典故,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这也是古代非常励志的故事。世人总抱怨怀才不遇,有时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由于不够自信或者太自卑,不敢主动争取机会,眼睁睁看着机遇从身边溜走。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平原君府上的门客,三年未献上一个计策,在几千门客之中毫不起眼,既没有英俊外表,也没表现出过人之处一直默默

  • 吕蒙为什么在杀掉关于之后就离奇死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蒙,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此战前期,关羽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锋芒都想迁都,可是随着徐晃的加入,关羽逐渐呈现败势,此时,吕蒙陆逊趁关羽后方空虚,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而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终于败走麦城,被东吴小将马忠生擒。可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擒杀

  • 明朝时期藩王有多不自由?都有哪些针对性限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稳固江山,实现长治久安,建立了藩王制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当时根据朝廷所发布的《明太祖遗诏》中的规定,“诸王各于本国哭丧,不必赴京”,这条规定阻止了藩王到京城赴丧的传统,并在以后成为了永制。朱元璋之所以要刻意在遗嘱里做出这样的安排,无

  • 杨坚宠爱宫女惹怒皇后,竟还离家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坚,隋朝,风云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400多位皇帝,这些皇帝身为九五之尊,是天下人都惧怕的对象。而在皇帝的后宫中,拥有数不尽的妃嫔,就连后宫中的宫女也属于皇帝的“储备妃嫔”,只要皇帝想,随时可以宠爱宫女。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他因为宠爱宫女而惹怒了皇后,随后骑马逃出了皇宫,就这样离家出走,实在让人惊讶。这位皇帝就是

  • 朱元璋25岁当和尚,41岁当皇帝,这都是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在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它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对自己做出一种判断,希望自己达到某种目标后。那么,他就会对这种目标产生高期望,也会对自己达成目标产生自信心,从而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去达到自己预期的行为目标。”所以,它也叫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认识

  • 于禁投降关羽后,曹操为什么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三国,风云人物

    于禁是曹操手下资格最老的大将之一,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关羽,随即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哀叹了良久,说,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而不如庞德呢?那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为何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曹操为何没有说要杀于禁之类的话?建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