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状元康海简介:曾以诗文而名列“前七子”之一

明朝状元康海简介:曾以诗文而名列“前七子”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84 更新时间:2023/12/24 2:33:43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康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简介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西安府武功县人(今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浒西庄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六月二十日,死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十二月十四日,享年66岁。

康海自幼机敏,童年事邑人冯寅为蒙师,习小学,“凡洒扫应对之属”,冯出仕后,又入关中理学名家习毛诗。成化二十二年,其父康镛从平阳知府任上归田,尝为之讲授古今贤圣掌故,期其效法。父退,海嬉戏如忘,父怒欲捶楚,问所授,海从容复述无可责。

生平

孝宗弘治七年(1494)入县学,时提学副使杨一清督学陕西,见海文,盛赞其才,言必中状元。24岁与三原马理同举于乡,次年赴京会试落榜。弘治十五年(1502),海28岁复参与会试,顺利通过殿试对策称旨。遂登进士第一,大魁天下。康海在殿试对策中,仗义执言,力陈改善吏制,裁汰庸官,重用才智之士,兴利除弊,升为翰林院修撰兼经筵讲官,曾参与修宪宗、孝宗两朝实录。武宗正德三年(1508)李梦阳入狱,为救文友,海往见同乡刘瑾,通宵畅饮,不日梦阳获释。八月,海奔母丧,途经顺德遇盗。正德五年(1510)八月,刘瑾事发,被脔割3357刀,凌迟处死。海以同乡受其株连,被削职为民。梦阳不曾进一言以救。遂以文为身累,倦于修辞。乃曰:“辞章小技耳,壮夫不为,吾咏歌舞蹈泉石间矣!”曾有人劝他向朝廷申辩其冤,以图起复,海断然拒绝。

从此放形物外,寄情山水,广蓄优伶,制乐府、谐声容,自操琵琶创家乐班子,人称“康家班社”。与户县九思共创“康王腔”,扶植周至张于朋、王兰卿组建张家班。曾广集千名艺人,参与秋神极赛活动。自己因谴责李梦阳写成的杂剧《中山狼》和《王兰卿服信明忠烈》杂剧,被之管弦,自此俳优。在康家班基础上组建的张家班,又名华庆班,在历史上活动长达500年之久。为重振北曲,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海放歌泉林30余年,初衷不改。殁时。除诗文集外康,还著有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杂著《纳凉余兴》、《春游余录》等,尤以《武功县志》最为有名。评者认为康海编纂的《武功县志》体例严谨,源出《汉书》,“乡国之史,莫良于此。”后世编纂地方志,多以康氏此志作为楷模。因为文学理念相近,加上同时尊崇复古文风,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王九思等号称“十才子”,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才子”,亦即文学史上的明代“前七子”。

反诬陷害

康海不仅以他创作的诗文以及杂剧而闻名,成为明朝中期七才子的核心,而且在官场刚正不阿,藐视权贵,颇具秦人风范。康海和李梦阳、何景明等七才子一起,触权贵,骂奸党,指责时弊,弹劾刘谨。正德元年(1506),太监刘瑾专擅国政,刘瑾是兴平县人,以其与康海为同乡,又风闻康海的才名,企图拉拢康海作为同党,康海一直不肯去见刘瑾。恰巧李梦阳因为代尚书韩文草拟弹劾刘瑾的奏章,事情暴露后,刘瑾加给李梦阳其他罪名,将其逮捕人狱,准备处死。李梦阳从狱中给康海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对山救我”四字。“对山”为康海的别号。康海义不容辞,虽然一直不肯登刘瑾之门,但为了朋友,只得硬着头皮去拜谒刘瑾。刘瑾听说康海登门求见,高兴万分,急忙跑出去迎接,下榻时十分匆忙,连鞋也没有穿正,倒足汲着鞋跑出门迎接,并将康海奉为上宾。康海在刘瑾面前,多方为李梦阳辩解,刘瑾一心想拉拢康海,遂看在康海面上,第二天便释放了李梦阳。过了一年,即正德五年(1510),刘瑾因谋反罪被朝廷处死,朝廷清查刘瑾一案,康海因与刘瑾有过来往,遂被列为同党,削职为民。正在这个时候,已经官复原职的李梦阳,不但不为曾救自己一命的朋友两肋插刀,反过头来倒打一耙,诬陷嫉害。 康海回家之后,“以文为身累,遂倦于修辞”。他认为“辞章小技耳,壮夫不为,吾咏歌舞蹈于泉石间已矣,何以小技为哉!”他与朋友、同乡王九思遭遇相似,志趣相投,于是经常在其家乡沜东及王九思的家乡鄠县(今户县)一带,携带歌姬舞女畅饮,创作乐曲歌辞,自比为乐舞谐戏的艺人,以寄托其忧郁苦闷的心情。

自创

同时渼陂(王九思号)亦第一,两人失志遭迁谪,绝调康王并盛名,昆仑摩挲无颜色!”一次,康海在扬州焦山弹奏琵琶后,倾倒观者,后人遂将焦山易名“康山”,以示纪念。康海被革职后,在家闲居了整整30年,遗命以山人巾服成殓。检其遗资“借金百余”,而大小鼓却存有300多副。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陈霸先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侄儿却不传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陈霸先,南北朝,风云人物

    建立陈朝的陈霸先,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英明皇帝。陈霸先一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早夭,一个叫陈昌的儿子活了下来。在陈霸先去世的时候,他那个唯一活下来的儿子陈昌已经22岁了。而且据史料记载,陈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政事”,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既然如此,英明神武的陈霸先,为什么没把皇

  • 海迷失后:元定宗贵由第三位皇后,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斡兀立·海迷失,即钦淑皇后、海迷失后,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248年贵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诸王拥立下垂帘听政,称制三年。在她统治期间,诸王争权,连遭天灾,国内一片混乱,1251年7月蒙哥(元宪宗)被推举为大汗。海迷失因暗中从事反对蒙哥的活

  • 明朝“东林六君子 ”杨涟简介:为挽救混乱政局献出了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开国大将耿炳文是什么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耿炳文是明朝一位著名的开国大将,他的父亲耿君用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一起渡江,参加过很多作战,最终在同张士诚的一场激战中阵亡,由此耿炳文开始接替他父亲的职务,率领他父亲的军队,为朱元璋鞍前马后,四处征战。这一时期的耿炳文,在战

  • 演义中在汜水关迎战华雄的是赵云或者张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成名之作,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华雄是东汉末年时期董卓账下将领。董卓专权乱政之际,天下诸侯群而攻之。诸侯来攻,董卓自然不能坐以待毙等着诸侯联军畅通无阻的来攻打,所以就派兵抵挡,其中华雄被派去抵抗孙坚,结果华雄不敌战败被杀。这是历史上华雄的结局。而《三国演

  •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简介:征讨王保保时,唯独其斩获甚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北宋官员章谊简介:历任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章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谊(1078—1138),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

  •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典韦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典韦,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英雄。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武力高强的猛将,比如吕布、关羽、赵云、张飞等等。当然自然有武艺,就有武力的高低,所以一直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对于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张飞的武艺都被肯定的,他们

  • 她是清朝最长寿的公主,一生活了82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大约有80多位皇女,最长寿的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话说,清朝的雍正帝一共有四个亲生女儿,但只有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活了下来,为此雍正特意将三位兄弟的女儿收为养女,接到了宫中抚养,她们分别是和硕淑慎公主、和硕端柔公主、和硕和惠公主。其中,和硕淑慎公主本是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她

  • 比皇帝小41岁的庄顺皇贵妃,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这位女子就是庄顺皇贵妃。庄顺皇贵妃原名乌雅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出生于道光二年。道光十七年乌雅氏入宫时,年龄比当时的道光帝小了整整41岁,通过选秀成功入宫后被道光帝封为琳贵人。在被册封后乌雅氏便受到了道光帝的宠爱,不过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同年乌雅氏不知道为何触怒了皇帝被降为了常在。但是乌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