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4:53

萧何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在刘邦反秦抗楚的过程中,萧何是功劳显著的。当然像张良樊哙周勃曹参等功劳也不可磨灭。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为帝后,就论功行赏,论功行赏的结果是把萧何定为首攻,位次排在第一。

但是大家都知道,萧何善于镇守、安抚百姓,亲自上前线冲锋杀敌的情况很少。不像曹参、樊哙、周勃等亲临战阵,不像张良那样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他只是呆在后方。所以当时有人认为曹参身受七十多处战伤,攻城拔地功劳最多,应该是第一,但结果还是把萧何排在第一,而曹参排在了第二。

那萧何为什么能位列功臣第一呢?

萧何虽然少于冲锋陷阵,但是他坐镇后方,却极其很重要。

萧何善安抚百姓、治理国家。刘邦就把自己的大后方给萧何镇守,而他自己则去前线带兵打仗。萧何把刘邦的后方治理的很稳固,刘邦也得以无后顾之忧。

在楚汉相争时,刘邦屡次败于项羽,却总能东山再起,而项羽却在核下之战中败一次,就难以东山再起,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一个稳固后方的重要的性。

项羽虽然屡战屡胜,但他后方很不稳固,一旦项羽在前线打了一次大败仗、那将是他致命的打击,因为他没有强有力的后方供应和支援,是很难东山再起的。

而刘邦却不同,他有萧何为他治理稳固的大后方。这就是刘邦强有力的靠山,是刘邦多次能东山再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管刘邦在前线打了多大的败仗,但他的后方是稳固。只要刘邦不战死,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刘邦战败后,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有时还是只身逃走,在此关健时候,萧何总会及时的从后方组织粮草和兵员,送到刘邦那里,使得刘邦能东山再起。

在这过程中,不论是粮草,还是士兵,都需要靠萧何来组织和提供、运输的。

退一步说,当刘邦全军溃败时,若无萧何治理的大后方,他拿什么东山再起。换句话说,若萧何稍微有点二心。刘邦想要东山再起也还是很困难的。

这就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夏侯惇一样,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曹操虽然在赤壁大败,但对于曹操而言,自己势力还是很稳固,就是因为他后方稳固。

萧何是创立汉朝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曹参虽然功劳也很大,但是一时战功。若没有萧何及时提供兵源、粮草,刘邦就难以东山再起,那哪里还会有曹参的战功。

所以,萧何能成为功臣之首,位列第一。

当时刘邦对萧何是非常恩宠的,不仅封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个人,而且还封萧何食邑万户,准许他着履带剑上殿,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当然,开始的时候,刘邦对萧何很恩宠。虽然萧何不像韩信那样手握重兵被刘邦极度猜忌。但因为萧何身为相国位高权重,同时萧何善于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他的名声在关中和民间很好。

所以,后来刘邦就开始猜忌萧何了。

因为刘邦带兵征讨平叛,而萧何坐镇关中、为百官之首。同时其在关中已经十多年了,深受关中百姓爱戴。若萧何有二心,趁刘邦在外出征之机,突然闭关自守,到时百姓因爱戴萧何而拥护他,那刘邦就是进不能战,退无路可去。

故而,萧何也面临着被猜忌所带来的危险。虽然萧何被刘邦认为有能力闭关自守,但这只是刘邦的猜忌之想,萧何本身肯定是不敢的。再则,他也看到韩信的下场。

所以萧何被刘邦猜忌,他是害怕的。

萧何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猜忌,于是就用自污名声的办法。

就是萧何故意剥削、压迫百姓,他强买民田,让百姓骂他、恨他,使得百姓去向皇帝告状。

这个办法还真不错,当百姓去向刘邦告萧何的时候,刘邦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开心,根本没有把萧何欺负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就好像是没事人一样,只是让萧何自己去向百姓赔罪。

刘邦为什么不生气呢?

因为像萧何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对于开国皇帝刘邦而言,最在乎并不是萧何是否有违法乱纪、贪污的举动,皇帝所最为看重的是萧何有没有二心。至于萧何强买百姓田宅和他有无二心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这让刘邦看到了萧何是“贪官”,萧何名声在百姓心里不好了,自然也就对萧何放心了。

后来萧何在汉惠二年时,因病去世。他去世后,谥号为文忠。

标签: 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士及?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仪

  • 赵匡胤当皇帝前,有过什么样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赵匡胤曾与一道士交游,那道士没有一定姓名,自称混沌,又叫真无。他有奇术,每逢缺钱时便探囊取金,越取越多,似乎永远不竭。两人多次在一起饮酒,动辄酩酊大醉。酒醉之后,道士喜欢歌《步虚》(道家曲子)为游戏,能引吭高歌,声音在高空飘荡,宛如天籁仙音,赵匡胤只能偶尔听懂一两句,歌词是“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 陈后主是怎么死的?第一个井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后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亡国之君,他对后世的诗歌和音乐的发展都作出极大的贡献。不过作为一代君王,如果诗歌和音乐导致过度的玩乐,势必导致国家的灭亡。陈代诗歌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而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的成员在这方面作出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以陈后主和江总最为突出。许学夷《诗源辩

  • 和珅贪污的钱是清朝十五年的总和 嘉庆是怎么一年就花完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和珅贪污的钱比清代15年的总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代末年,兵荒马乱。心藏抱负的崇祯皇帝,却无力回天,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当道擅权,此外连年干旱蝗灾鼠疫横行,这种内忧外患的死局,纵有祖龙再生,亦无奈。所以崇祯自缢了,明代灭亡了,

  •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

  • 明朝内阁首辅魏藻德简介:为保住家财,竟反对崇祯征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朱棣杀三千宫女真的是因为权妃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称帝,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朱棣勇武,曾多次北征蒙古,军事上是一位很有

  • 来护儿:隋朝四猛之一,隋文帝隋炀帝都很重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来护儿,隋朝,风云人物

    来护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奔了隋朝军队了,其中跟随隋朝参加过平定陈朝还有江南的叛乱,在这几次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功绩,慢慢的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大业时期,三次跟着高句丽去镇压杨玄感的叛乱,最后深得隋炀帝赏识,被封为国公。可惜在618年的时候发生了江都兵变,隋炀帝和来护儿一同被杀。来护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有

  • 吴克善:海兰珠的哥哥,女儿成了大清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克善,清朝,风云人物

    皇太极曾娶了好几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比较出名的有孝庄与海兰珠。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不止孝庄与海兰珠,包括孝端文皇后,这三个女人都是一个家族的,其中孝庄与海兰珠是亲姐妹,孝端文皇后是她俩的姑姑。清朝初期,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成为了清朝最有势力的外戚,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

  • 刘询因为什么跟皇后反目成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询,汉朝,风云人物

    记得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云中歌》,女主角虽然演技不怎么样,但是这个剧的剧情还是很好看的。其中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皇帝刘弗陵,另外一个是在刘弗陵去世之后登基的皇帝刘病己。这两个皇帝都是汉朝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尤其是刘病己。他登基当皇帝之后改名刘询,从小在民间长大,可是做皇帝的能力与手段,却一点不亚于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