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子是古代儒家代表,那他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弟子?

荀子是古代儒家代表,那他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弟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1 16:21:22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老师非常神奇,比孔子还要厉害,教出的弟子分外独特,第一个是鬼谷子,教出孙膑庞涓等奇才,第二个是明朝王阳明,在沉闷的理学时代,门人弟子却尽皆特立独行,如王艮、李贽(喊出孔子非圣)等鬼才,第三个是历史上儒家代表,最出名的二个弟子,却都是法家名士。

此人叫荀子,对诸子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思想,认为这是最好的治国理念,于是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儒家代表的荀子,一生之中有三个知名弟子,其中最出名的两个却是法家名士,即李斯与韩非子

荀子全名叫荀况,但祖上本不姓荀,“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晋国灭掉荀国之后,将荀国故地赐给大夫原氏黯,后人由此姓荀。因此,荀子是贵族出身,与诸子百家中唯一布衣墨子不同。

与诸多春秋战国诸多学者一样,荀子也曾周游列国,先后游历齐楚赵秦。在齐国,荀子在稷下学宫是“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资格最老的宗室,三次担任祭酒职务,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在楚国,荀子受到春申君黄歇的重视,让他担任兰陵(山东临沂)令,在此韩非、李斯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在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在秦国,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尤其游历秦国时,荀子对秦国“依法治国,轻视道德”的治国方略不以为然,这与荀子推崇孔子仁义道德治国的思想有关。

但荀子教出的三个知名弟子——李斯、韩非子、张苍,李斯和韩非子自不必说,而张苍(助刘邦夺天下,后为西汉丞相)也不能算正宗儒家传人,换言之荀子门下最出名的三个弟子,全部都不算儒家传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为何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却教出了一群“反骨仔”?而且,还是儒家生死大敌法家!

其实,是荀子思想给了李斯、韩非子成为法家的土壤和勇气!

一,“天人”有何关系?我们最熟知的是“天人合一”,灾难是上天对帝王不满之类,但荀子认为“天人相分”,天是天、人是人,两者互不干扰,不存在“天命”之说。荀子《天论》中认为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而且天道自有运行规律,不为存、不为亡。

二,性善还是性恶?孟子认为“性本善”,但荀子主张“性本恶”,指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但通过“其礼义,制法度”的教化,可以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即教化让人人转化为善。荀子思想之中,除了“以德治国”外,本身还包含“制法度”教化,一手道德建设,一手法治建设。

三,法今还是法古?这是后世儒家与法家争论的另一个重点,儒家认为法古,模仿三代圣王治国,但法家认为与时俱进的法今。荀子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难以模仿,不如近世的后王(最近的圣王明君)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可见,荀子思想之中,有着法家的土壤,尤其在乱世之中,想要治国强国,荀子崇尚的“礼法治国”思想难以得到帝王欢迎,反而顺着荀子思想基础延伸出的“依法治国”更能实现帝王梦想。

如今看来,荀子思想的先进性,但在当时时代来看,荀子思想只能是格格不入。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但领先时代二步、三步就成了疯子,甚至荀子领先了整个封建时代,与近现代诸多思想相吻合。于是,荀子悲剧了,在儒门之中备受漠视。

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之中,始终没有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遭受了罕见的冷落。究其原因,就在于荀子上述思想过于惊骇,与孟子学术严重对立,甚至足以动摇传统儒家根基。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韩非子和李斯两人历史地位尊崇,韩非子将法家思想柔和,形成了完整的法家理论体系,李斯是暴秦帝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两人本该成为荀子和儒门的荣耀,但问题在于这两人却都是法家代表,而法家又是儒家生死大敌,后世儒家如果突出荀子,那么必然要提及韩非子与李斯,这让儒家情何以堪!

作为儒门之中的另类,荀子思想过于先进,在整个封建时代一直不能被多数儒家人士接受。直到近代,学术界才开始真正研究荀子和荀学,发现这位备受冷落的儒门代表,在治国方略上很多与现代吻合,由此荀子地位才开始提升。

与春秋战国诸多名仕相比,荀子可谓是最被低估的学者了,可惜历史埋没了这一位天才,如果儒家重视荀子,中国历史可能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标签: 荀子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珍妃有什么爱好让光绪喜爱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珍妃,清朝,风云人物

    终其清朝一代,后宫妃子都长得比较寒碜,慈禧太后已经是其中的翘楚了。轮到光绪当皇帝的时候也不例外,后宫皆是丑八怪,比如正牌皇后隆裕就是霸王级别的丑八怪。要论颜值担当,只有珍妃了。怪不得光绪皇帝喜欢的不要不要的。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颜值担当的珍妃,让很多人看着不顺眼,比如隆裕。隆裕虽然贵为皇后,但

  • 朱棣为什仫不效仿李世民逼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明朝,风云人物

    公元626年7月2日,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发动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在此过程中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自己即皇帝位,成为了唐王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史称“贞观之治”。日转星移,岁月如梭,历史在不断的前进,也在不断的重演着。七百多

  • 改变唐玄宗一生的女人为何是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改变唐玄宗一生的女人为何是张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人生起起落落,没有谁能准确地预料到自己的命运,“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人生际遇无人能道清,有人上一秒还是为温饱奔波,下一秒突然就中了奖。俯仰之间,以为沉寂,重要的是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眼前的来之不易。所

  • 公子无亏的生平怎么样?他的人生选择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公子无亏,战国,风云人物

    齐桓公在世的晚年时期天下格局已经不同往日,在这些年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说来倒去终归是个权力之争的事情,齐桓公的儿子们根本对君父没有任何尊重,在齐桓公重病之际就发动宫廷政变,将其囚禁起来直至死亡。齐国的君位只有一个,这些公子们即便有着强硬的政治背景和权力派系,到登顶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

  • 南宋官员舒邦佐简介:著有《双峰猥稿》,为文绚丽精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年羹尧当初能调动大军 年羹尧为什么不造反取代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年羹尧,清朝,雍正,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年羹尧和雍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大军,年羹尧为什么不敢取代雍正?年羹尧是不敢,还是不能?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雍正顺利继位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三个人,那就是老十三胤祥、

  • 阴丽华貌美聪慧,为什么却拒绝封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阴丽华,汉朝,风云人物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并没有马上册封皇后,那时候,郭、阴二女均同封贵人。其实,两位贵人中,刘秀本就迷恋阴丽华,故欲立阴氏为后。在我国古代后宫之中,登上后位几乎是所有女子梦寐以求的事,但阴氏却坚持不当皇后,并且多次“自陈不足以当大位”。刘秀经过思考,也就尊重了她的意见,阴丽华虽然始终受到刘秀的宠爱,但一生

  • 曹丕继位后,为何不派兵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魏蜀吴三国中,按照实力来看,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当然,原本蜀汉是能够和东吴一较高下的,但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实力平衡,无疑被打破,也即东吴获得荆州,蜀汉失去

  • 她是刘邦跟吕后的外孙女,一生命运却坎坷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嫣,西汉,风云人物

  • 朱厚熜追尊父亲,为什么会受到大臣的集体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厚熜,明朝,风云人物

    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后,追尊他的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立庙号为兴宗。朱允炆做这件事,当时所有的朝中大臣都没有任何意见。然而,嘉靖皇帝朱厚熜上台后,想要尊奉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封为献皇帝,但他的这个做法,却遭到当时大臣的集体反抗。同样是对自己的父亲进行追尊,为什么朱允炆做了这件事,没人反对,朱厚熜做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