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谡驻守街亭时为什么非要选择在山上扎营?

马谡驻守街亭时为什么非要选择在山上扎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3/12/21 10:38:58

建兴六年(公元223),诸葛亮正式展开了对魏国的北伐,这是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就当形势正好时,街亭守将马谡却不顾诸葛亮的多次叮嘱,抛弃街亭而守孤山,导致蜀军的咽喉之地街亭却被魏军攻下,诸葛亮不得不放弃这次北伐的战果,此后蜀国失去了北伐魏国最好的机会,之后的几次北伐没有一次能够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说马谡背上后世骂名是一点不冤的。

那么问题来了,马谡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话当道扎营?要知道马谡并不是一个军事白痴,不然诸葛亮也不会把他当作心腹更不可能把防守街亭这样的重要任务交给他了,马谡在早期对南蛮作战时就已经展露了自己能力,他建议诸葛亮对付南蛮要以“心战为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屯兵孤山其实也有他的目的,但是这些目的却都不符合当时街亭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第一个目的就是居高临下。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街亭之战中,魏军骑步五万人,而蜀军主力正在攻打祁山,马谡的兵力严重不足,因此他才会想据山而守,如果魏军胆敢进攻,蜀军居高而下,以逸待劳还可以打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但是马谡却错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当时的诸葛亮根本不需要马谡打什么反击战只要马谡能够拖住魏军主力就行了。当时的蜀国正在猛攻战略要地祁山,祁山守将高刚已经有投降之意了,诸葛亮只需要马谡够撑到蜀军主力回援,而马谡却想用街亭之战作为自己军事上的一个亮点,打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最终却自食苦果。

第二个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兵退无可退自然会爆发出高昂的士气和惊人的战斗力,马谡自然也有这样的想法: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但是马谡却又没有考虑到,项羽、韩信都是没有办法而为之,而他则是自断后路主动把水源放弃。要知道街亭又名街泉亭,是有泉水的,本来蜀军依靠泉水完全不必为水发愁,如果当道扎营的话蜀军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张郃为了救祁山不得不进攻。而马谡主动放弃水源,据守孤山,就相当于把主动权拱手让人了,张郃把水源一断,就变成马谡不得不进攻了,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把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只能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马谡据山而守的目的,其实在兵书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但是他却只知道照搬兵书而不考虑战场的实际状况,如果他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再加上王平的辅佐,那么守住街亭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守住街亭,稳固陇右,那之后的作战就有了更大的赢面,克复中原也不是没有希望。但街亭的失守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魏国也把防御重心从东吴转移到了蜀汉,蜀汉失去了北伐曹魏最好机会,马谡即使是死也弥补不了他的罪过,背上千古骂名也是活该。

标签: 马谡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宋闵公是毒蛇嘴?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闵公,春秋,风云人物

    宋闵公这个人本来还是个仁慈君主,在史书中记载,他曾经自我评价:“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脩”,什么意思呢?宋国发生洪水灾难,鲁国派遣大臣臧文仲到宋国慰问,宋闵公就说自己不尊敬鬼神,说自己朝政管理混乱,导致国内发生灾难。这其实可能是非常客观的说法,宋国数年之间内乱横生,连年对外作战,宋闵公要在短时间内处

  • 甄宓:曹氏一门三杰差点为她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甄宓,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一家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一门豪杰,曹老大就不必说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手底下的儿子也是个顶个的能干,长子曹昂不必说了,早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文韬武略,只不过后来被自己爹给坑了,死在宛城。次子曹丕,很多人都说他是个废物,请问,一个废物怎么做到废汉自立的?就算手下是司马懿,野心能

  • 明朝著名宦官王振简介: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棣篡位以后,建文帝的大臣宁死也不肯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建文帝,明朝,风云人物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以后,他本人不仅丢掉了皇位,而且下落不明,生死存疑。但是却出现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现象,建文朝的很多大臣要么自愿为建文帝殉难而死,其中就包括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胡闰等人。要么拒绝向朱棣投降,隐遁民间。根据记载,其中有大约110人殉难而死,463个人拒不投降。朱允炆为什么

  • 唐宣宗李忱为何会被拥立为皇帝?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皇位在历史上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一般是先帝立遗嘱,确认下一位继承者是谁。但是我们有试想过吗?如果先帝在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去世了,那么多皇子,皇位继承将会多么混乱。势必会出现兄弟互相残杀的情况。而这一局面,恰恰发生在了唐武宗时

  • 历史上廉颇有多勇猛?廉颇是怎么破燕拜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历史上廉颇有多勇猛?廉颇是怎么破燕拜相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乘机进攻。”燕王于是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

  • 北宋资政殿学士蒲宗孟简介:曾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蒲宗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

  • 战国时期白起最后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上的天才。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趁势消灭赵国、邯郸。对此,韩国和赵国自然非常害怕,于是派苏代用重金游说秦国丞相范雎,意思就是等到白起消灭赵国、韩国的话,那么白起在秦国的地位,就一定在你范雎之上了。在此背景下,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

  • 揭秘:清朝最好命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最好命的皇帝,他就是嘉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嘉庆皇帝的父亲乾隆25岁就从他的父亲雍正手上继承了皇位,他在位60年。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当他85岁高龄的宣布退位的时候,这时他只剩下4个儿子了,也难怪他自己都八十多岁高龄了,他年纪大一点的儿子此时也有五六十岁了。而且古代人医疗条件没这

  • 公子扶苏有三十万大军,为什么他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子扶苏,秦朝,风云人物

    扶苏嬴姓,名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中写到: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胜称他因多次劝谏而被派往外地,其实扶苏刚毅勇武,为人宽仁,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因术士侯生和卢生等相互讥讽,共同议论秦始皇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