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琦在军中威望怎么样?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韩琦在军中威望怎么样?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1/5 20:14:08

韩琦在军中威望怎么样?韩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相三朝,立二帝”,劳苦功高,名垂青史。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造福地方

韩琦步入仕途,先后辗转各州出任父母官。每到一地,他总能发挥理民得法、治军有方特长,因地制宜制定法规和教令,修葺国库与粮仓、整治掌管兵器的官署、“劝农兴学”,深受当地官民赞誉。

蜀地赈灾,是韩琦地方官生涯的首秀。面对遍野饥民和混乱的地方管理制度,他先雷厉风行开仓放赈,“活饥民百九十万。”再采取减免赋税、开除不称职官吏、裁减冗官杂役等利民措施,首秀赢得碰头彩。

在定州,他充分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果断采取“威恩并行”策略应对定州兵闹事。为激励士气,他宣布战死沙场者重赏其家人,官府负责抚养战死者的寡妻幼子。他潜心研究仿制古阵法,令将士反复演练,最终把定州兵打造成一支精锐劲旅。

不久,因朝廷派到地方协助防守的京师精锐部队龙猛卒扰民惹事,韩琦毫不客气把将他们全部赶走。韩琦的责任担当得到宋仁宗的诏书褒奖,也由此成为地方官员的标准和楷模。他转任并州时,定州百姓“争欲遮留公,使不得出。”

韩琦到并州后,得知宦官廖浩然倚权仗势无法无天,毅然奏请朝廷将其召回。廖浩然回京后,被宋仁宗处以鞭刑。并州百姓闻知,无不欢欣鼓舞。

因几块原属宋朝的土地被辽国觊觎冒占,韩琦召来辽国贵族,出示相关文字依据,有理有据收回国土,并令立石为界。他又奏请朝廷,在并州“垦田至九千六百顷。”

他镇守大名府时,勤政爱民,百姓“为立生祠。”担任故乡相州知州期间,“相人爱之如父母”。

抗击西夏

西平王李元昊称帝自立建西夏后,韩琦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安抚使,全力应对西夏威胁。此时的韩琦,“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

韩琦先上疏为战败被俘的边将辩明冤屈,又力荐用被贬外地的范仲淹,与自己联手辅助主官夏竦、共同抗击西夏。

韩琦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认为西夏兵马“众不过四五万人”,力主采取“先发以制贼”战术。范仲淹则建议尽量稳妥,展开防御持久战与敌周旋。夏竦将皮球踢给宋仁宗,宋仁宗倾向一劳永逸,诏令韩琦与范仲淹共同出征。

遗憾的是,任福置韩琦“诱敌深入、一举全歼”的手令,贪功轻进,吞下西夏诱敌深入的诱饵,使宋军在好水川折损将士近七千人。

夏竦在任福遗体上翻出韩琦的手令,极力为他开托:“言罪不在琦。”韩琦却寝食难安,上表弹劾自己用人不当,情愿承担战败责罚。朝廷予以降职一级处分,依然重用他抗击西夏。

韩琦知耻后勇,多次取得胜利,使“西贼闻之心骨寒”。他与范仲淹联手抗击西夏,“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西夏与宋朝签订“庆历议和”协议后,韩琦与范仲淹双双奉调回京。

和平阳光乍现,李元昊却出尔反尔,狮子大开口向宋朝提出十一条不合理诉求。宰相晏殊与朝臣们人心厌战,准备全盘接受。韩琦上《论备御七事奏》,旗帜鲜明表示反对。他条分缕析归纳出朝廷急需处理的七条要务、拯救时弊的八条具体措施,被宋仁宗全部采纳。

为相十载

韩琦为相后,“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他礼贤下士,一视同仁,善于选拔重用贤才,甚至放手使用有能力才学的持不同政见者。他胸襟开阔,能力超群,被视为与汉相周勃和唐相姚崇比肩的贤相。

宋英宗刚即位,便突染恶疾,不得不由“太后垂帘听政。”一些宦官因常遭宋英宗训斥,经常在曹太后前挑拨离间,致使两宫渐生嫌隙,关系恶化。

韩琦主动化解两宫矛盾,先安抚好满腹委屈的曹太后,再以孝道委婉规谏宋英宗,使“帝大感悟。”宋英宗病愈后,曹太后撤帘归政,母子和好如初。

西夏再次大兵犯境,韩琦果断提出“停岁赐,绝和市”建议,并遣特使前去问罪。部分朝臣列举宋仁宗时对西夏的几次战败事例,认为此举过于冒险。

韩琦胸有成竹分析:“西夏国王只是个狂童而已!何况我朝边防力量早已远超当年。官家只管派特使前去,必定降服他!”宋英宗依计行事,西夏果然上表谢罪。宋英宗心悦诚服告诉韩琦:“一如所料!”

忠言逆耳

宋神宗即位不久,韩琦便被御史弹劾大摆“执政三世”的老资格,飞扬跋扈到不去文德殿押班。深知宦海风险的韩琦果断谢绝宋神宗多次诚心挽留,毅然辞去相位。

韩琦辞相赋闲后,忧国忧民之心依旧。他发现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弊端过多,忧心忡忡上疏:“按青苗法规定,百姓不论贫富,一律均可配借青苗钱。

可是,上三等户及坊郭大户,原本就是兼并富裕之家,居然也堂而皇之贷到青苗钱,这与‘抑兼并、济困乏’的变革初衷明显背道而驰!恳请废止!”

宋神宗在朝会上将他的疏奏让群臣传看,感叹:"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几乎动摇变法决心。王安石逐条批驳韩琦奏疏,公布于天下。韩琦又上疏,“申辨愈切”,且反对实施“免役法”、“市易法”。宋神宗从天下大局出发,最终力挺王安石。

辽国趁宋朝内忧外患之际,要求宋朝割让素有领土争议的代北地。韩琦接到宋神宗征求意见的手诏,上疏谏言必须拒绝辽国的无理要求,同时加强防范,随时准备武力反击辽国进犯。可惜,王安石再此出任宰相后,“悉以所争地与契丹,东西七百里,论者惜之。”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左慈被曹操称为“真神仙”,一直活到130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慈,三国,风云人物

    大家得知左慈这个人应该是从《三国演义》里看到的,在书中,左慈还是一个世外高人,是讲道的。不过《三国演义》虽然把历史讲得十分有趣,英雄人物也很多,但是它毕竟也只是一本演义,一本小说,而不是正史,里面的很多东西也是不科学的。像左慈在这本书中,竟然可以在任何地方瞬间转移,仿佛神仙一样。那么,左慈这个人真的

  • 曹操为什么会重用亲族?曾多次下达《求贤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说起曹操用人,大家都认为他用人唯才。曹操在用人上,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招揽了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了豪强,加强了集权。在此之前,朝廷选拔官吏时,会从选拔人员的仁义孝悌等方面进行考量,认为这些封建道德品质好的人才能有资格任职,除此之外,当时还要考量此人的家世出身。而曹操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更

  • 燕桓侯迁都临易的原因是什么?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燕桓侯,战国,风云人物

    春秋时期,周室暗弱,周围民族也不断劫掠各国。燕国直接面对山戎,饱受侵扰。《左传》记载,燕桓侯即位之前,山戎曾越过燕国,南下伐齐。燕都蓟靠近山戎,桓侯南迁临易,应该是迫于山戎的压力。这样可增加200多里地的缓冲地带,如有历史学家说:“比在城时处于北戎眼鼻子底下提心吊胆过日子,自然要好一些。可光靠躲是不

  • 南宋状元郑侨简介:在朝以不欺事君,以无我议政而闻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从宫女逆袭成贵妃,此女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从宫女逆袭成贵妃,此女的一生有多传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朝的令妃就是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宫女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皇贵妃的,当然这种事情不止在清朝的时候有,明朝的时候也有,比如朱见深的妃子万贞儿。到了宫里的万贞儿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是在天子的身边做差事哪里有那么容易的,稍微不如意就会被责罚的

  • 匡衡:西汉丞相之一,以说《诗》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期官员、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封乐安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元帝即位后,匡衡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

  • 倾国倾城的戚夫人最后结局为何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倾国倾城的戚夫人最后结局为何凄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若论出身,戚姬远高于吕雉和薄姬。吕雉父亲吕公,因为躲避仇家的追杀举家迁往沛县,算一个家道中落的小财主;薄姬原是魏媪的私生女,嫁给了魏王豹,魏豹投降刘邦后被部下击杀,他的后宫被刘邦一锅端,其中也包括薄姬一一一刘邦精于此道,和三国时曹操的

  • 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和孙膑辅佐的君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同时,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来说,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不管是军事家,还是纵横家,亦或是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都涌现了大量的人才。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关注,尤其是受到各国君主器重的,还是以军事家为主。器

  • 董卓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汉朝,风云人物

    真正历史上的董卓和《三国演义》的差不多,三国演义中在表现董卓形象的时候,确实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当然董卓与吕布中了王允的离间计,这个是不符合实际的,其他的除了一些细节之外,基本一致,那我们来看看董卓进京前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吧。具体如下:董卓的父亲叫董君雅,曾经做过颍川郡纶氏县尉,董君雅有三个儿子,长子叫

  • 舒妃宠幸十年为什么只有一个孩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舒妃,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纳兰淳雪就是乾隆的舒妃,她出身显赫,来自于鼎鼎大名的叶赫那拉氏,并且其父亲在皇宫身居要职,位高权重,所以大家都会以为在强大背景的熏陶下,舒妃会是一个功于心计的人。但其实舒妃并非如此,从入宫开始,因为家世显赫,身份尊贵所以很快就被封为舒嫔,之后与乾隆的相处也很融洽,越来越得到乾隆的欢心,曾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