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诸葛瞻姜维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瓜葛

三国时期诸葛瞻姜维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瓜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3/12/15 7:04:19

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之子,三国时蜀汉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记载:“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之前说诸葛瞻以后难成大器,或许存在一定的自谦之意。但是,或许是一语成谶,在公元263年的绵竹之战中,诸葛瞻率领蜀汉精锐的御林军,反而败给了邓艾的疲惫之师。正是因为诸葛瞻的失败,导致邓艾兵临成都,乃至于后主刘禅放弃抵抗。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瞻临死前,曾表示后悔没有除掉姜维。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什么和姜维“水火不容”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华阳之战》等史料的记载,在绵竹之战被邓艾击败后,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最终,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都战死沙场。对于诸葛瞻来说,表示自己有三个罪过,一是没有除掉黄皓,二是没有除掉姜维,三是没有抵挡邓艾的进攻。对此,在很多人看来,没有除掉黄皓和没有抵挡邓艾的进攻,显然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但是,诸葛瞻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后悔没有除掉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呢?换而言之,诸葛瞻和姜维之间的关系,怎么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瞻之所以这么表示,很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姜维是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后主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由此,在诸葛瞻、董厥等蜀汉大臣看来,姜维多次北伐中原,不仅没有立下什么战功,反而损耗了蜀汉的国力。基于此,诸葛瞻与董厥希望后主刘禅可以削夺姜维的兵权。所以,非常明显的是,诸葛瞻和姜维之间的矛盾,应该不是私人恩怨,而是理念不同所致。

那么,进一步来说,诸葛瞻反对姜维北伐,是否有道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北伐是没有错的,这是在践行诸葛亮“攻势防御”的理论。但是,姜维错在北伐的频次实在太高了。就诸葛亮来说,在治国才能上可谓一流,即便如此,在恢复蜀汉国力后,诸葛亮也只是五次北伐曹魏。与此相对应的是,姜维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本领,都不如诸葛亮。在此基础上,《三国志》记载: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在蜀汉国力远远不如曹魏的背景下,姜维太过频繁的用兵,显然是穷兵黩武了。

最后,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蜀汉之所以兵败如山多,自然也和姜维长期北伐损耗蜀汉国力存在直接的关系,而这,才让诸葛瞻发出了后悔没有除掉姜维的叹息。另一方面,姜维改变汉中的防御策略,也可能是诸葛瞻怪罪他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汉中一旦有失,益州自然就会门户大开。在魏延王平吴懿等将领镇守汉中期间,奉行的是拒敌于门外的策略。不过,在蜀汉灭亡前,姜维改变了这一策略,想要诱敌深入,从而歼灭来犯的曹魏大军,结果,因为实力上的差距,这一招反而导致汉中迅速丢失,从而加快了蜀汉的灭亡。所以,诸葛瞻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也可能是因为汉中在姜维手中迅速失守。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定妃:康熙最长寿的妃子,揭秘其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定妃,清朝,风云人物

    她从宫女到成为了康熙的妃嫔,她的哥哥也被重用,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臣。这位妃嫔就是定妃万琉哈氏,她的哥哥就是康熙的心腹大臣托合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万琉哈氏是一个宫女,她是怎么得到康熙青睐的呢?出身这么低,能从宫女变为皇帝的女人,万琉哈氏的相貌肯定是百里挑一的。成为康熙妃嫔后,没过几年万

  • 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掐死自己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掐死自己的孩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使得皇帝成为了九五之尊,可以站在皇帝身边并且与之相比肩的皇后则是母仪天下。但是皇后身上所有的荣耀均来自于皇帝,所以皇后的荣耀也如易碎的泡沫一样。北齐在封建历史时期仅仅存活了二十八年,这与漫长的历史星河相比完全

  • 义成公主是什么人?她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义成公主,隋朝,风云人物

    大家对于义成公主,可能是比较模糊的。但是一些懂历史的朋友,还是有所了解的。她处于隋朝时期,但却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室公主。说起这件事来,在某种定义上,她只是宗室的女子。虽然只是这样,她却是非常有骨气的一位女子。隋朝被消灭之后,只有她敢对着唐太宗叫嚣。她只是一位宗室之女,却有这样的觉悟。对于皇室的子孙们

  • 吕布战绩一般,为什么还被说成是第一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汉朝,风云人物

    吕布大家都知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足见有些人对吕布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骂他是“三姓家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吕布的武功那是没得话说,但是人品就不好说了。他曾经先是认兰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为丁原四处征战,但是最后在董卓的勾引利诱之下,在丁原与董卓交战时,一下跳出来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杀

  • 独孤伽罗用了什么方法让杨坚这辈子只爱她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伽罗,隋朝,风云人物

    独孤伽罗出生在北周的一个忠臣之家,她的父亲为了北周立下了很多战功,后来为了北周前途还成了辅佐大臣,而伽罗是独孤家最小的孩子,从小长得就很漂亮,性格像个男孩一样,成天跟着哥哥们一起学骑马射箭。虽然从小独孤将军对她就比较的偏爱,但是对孩子的管教还是挺严格的,虽然他们是鲜卑人,但是从小就接受了汉人的教育,

  • 历史上朱元璋与朱棣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封建社会十分讲究等级之分,能做到皇帝的都是人中龙凤,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这些人往往会为自己渲染“天子”的神奇色彩,这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更加坐稳皇位。不过在历史长河中,还有这样一类皇帝。那就是“草根”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位。他出身于一个贫

  • 朱允炆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在位共四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允炆1398年继位,在位期间增强文官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同时施行削藩政策以致燕王朱棣起兵对抗,“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

  • 康熙扳倒鳌拜为什么不找大内高手 而是找几个小青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鳌拜,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扳倒权臣,实现上位的例子,并不是很多。就算是真正实现了这个目的的,往往也杀得血流成河。而血流成河带来的恶果,是让戾气横生,在朝廷中出现冤冤相报的更大的悲剧。康熙皇帝扳倒权臣鳌拜,则可称得上历史最成功的政变之一。不流血,不张扬,轻轻松松就把手握重兵的鳌拜拿下了。而完成这项任务的,

  • 清朝妃子吃穿都是上等品,为什么说她们都是病秧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妃子,清朝,风云人物

    不过总的来说,自身的健康状况是其次的,主要是她们每天生活的环境说起来要比较糟糕一点。许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在皇帝的身边生活,就一定会是享福的一件事,尤其是皇帝的后宫中,有多少平凡的女子费尽了心思想要去皇宫里生活,哪怕是成为一个宫女也是愿意的,因为只要有能够和皇帝接触到的机会就总是会有希望的,可进了宫

  • 朱元璋和朱棣相比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朱棣谁的军事能力强?朱元璋大家都了解开局就是一个碗,从小就没了爹妈,当过和尚要过饭,后来参加起义军,受到元帅郭子兴的器重,但是随后又受到排挤,于是自己只带走二十四名人员,出去单干,自己拉队伍,不久就拉起了三万多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