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开“吸毒”先河 制造中国近代鸦片市场

万历皇帝开“吸毒”先河 制造中国近代鸦片市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4/1/19 21:54:22

鸦片,在中国俗称“大烟”,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一种用罂粟汁液经过熬制而成的具有麻醉功能的毒品。鸦片这东西在中国的名气实在是大得很,当然,它的名气大不仅仅因为它是危害不小的毒品,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东西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过一场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

迄今为止,关于这场被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普遍认定的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著名战争,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实在可以用目不暇接、耳不暇闻来形容。但是,悖论也恰恰在此时产生。因为海量的信息有时不仅不会帮我们看清历史的真相,反倒很容易使我们越来越偏离事实。

具体到这场著名的以“鸦片”命名的战争而言,可能就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却一向被我们的史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比如,如果说鸦片战争真的是因为英国的鸦片贸易问题而引起的话,那么,为什么独独在中国会有一个所谓的“鸦片贸易”问题呢?

由此引出的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确从中国的鸦片贸易中牟取了暴利,但是,为什么他们的鸦片贸易只朝向中国,而不是兼及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呢?

网络配图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显而易见要搞清楚两种可能存在的情况。这即是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说明在中国存在着这样一个鸦片需求市场。那么,这个庞大的鸦片需求市场,是由英国人一手制造的呢,还是在英国商人之前,在我们国家就已经存在了呢?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很显然,英国的鸦片商人不但要为鸦片贸易而承担责任,还必须承担起诱导中国人民吸毒的责任。但是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我们在谴责英国商人贩运毒品的同时,就不得不发挥点“反求诸己”的精神,查找一下我们民族自身存在着的一些导致鸦片问题复杂化的症结了。

当然,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残酷和不幸。因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真相,正是后一种情况。这大约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以及周边几个地区存在着一个鸦片贸易问题。很显然,一是别的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像我们这里的许多民众一样,已经养成了吸食鸦片的习惯;二是那些国家早就把鸦片看作是毒品,一直对其严格管理。

与这些国家相比起来,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在对待鸦片的问题上,的确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国情。这不同就在于,中国虽然不是罂粟的原产地,吸食鸦片的发明权似乎也并不属于我们中国人,但是,当这种最初只是作为药材而引进的东西,在神州大地落地之后,很快就被大范围地滥用成一种普通的消费品,以至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在中国贩卖鸦片和消费鸦片都是被政府所默许的活动。

而为这种“时尚”推波助澜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居于深宫之中的皇帝老儿。

史有记载,这个被最早记录进史书的染上鸦片毒瘾的皇帝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朱翊钧乃是明朝的第14任皇帝。此人在位48年,却只和大臣们公开地见过一次面!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他因和大臣们就“立储”问题发生严重分歧而玩起消极怠工,长期龟缩在深宫里,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任由国事日非,江河日下。

网络配图

别看这位皇帝疏于政务,但对于鸦片这玩意儿却是情有独钟,以至于最后染上严重的毒瘾而不能自拔。因此,有历史学家认为,万历好多年不上朝理政,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中了“乌香之毒”。

当然,也有专家考证指出,万历皇帝虽然是个地道的“瘾君子”,但是由于彼时的中国人尚未发明出吞云吐雾式的吸食鸦片的方法,所以这个朱皇帝的吸毒方式只能是和着其他药物一起“吞食”,而其用意大约是想靠此物来提高自己的性能力。

皇帝的一举一动对于他治下的百姓,无疑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有效者焉”。堂堂的大明朝万历皇帝整天躲在深宫里以吞食鸦片为乐,必然会对宫内宫外的人产生极大的示范和暗示作用,从而制造出类似于“楚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效果。因此,完全可以推断,中国民间之所以自明朝后期开始形成吸食鸦片的恶习,其始作俑者大约正是这位万历皇帝。

对于鸦片这东西,凡是负责任的政府,必然会严厉禁止。但是,由于皇帝都染上了毒瘾,由其统治下的政府对待鸦片问题恐怕也只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了。事实是,明政府不但不对鸦片厉行禁止,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把鸦片贸易合法化,并默许民间的吸食活动日益做大。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政府竟然火中取栗,从鸦片贸易中收起税来,实在是荒唐之极!像这样的“好好政府”在世界上大概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明清易代之后,社会上因为吸食鸦片而带来的危害实在太大,到了不能不重视的程度,新建立的清政府才于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了第一道禁止售卖鸦片及开设烟寮的上谕,对贩卖鸦片烟者、私开鸦片烟馆者、吸食鸦片者等,明确地提出了初步的量刑标准。这在中国的禁毒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网络配图

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从明朝中后期到清初,中国已经形成了上自皇帝下自平民的数量巨大的吸食鸦片的消费群体,而且众多的政府官员也被牵扯进了鸦片贸易这项可以获取暴利的利益格局之中,所以,清朝政府虽有禁绝鸦片的决心,并从雍正七年以后三令五申要禁绝鸦片贸易和社会上吸食鸦片的风气,但是终因此风已呈现尾大不掉之势头而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广州等口岸的鸦片仍然或明或暗地被运进口内,社会上吸食鸦片的民众依然在吞云吐雾,优哉游哉。毒焰流布,终于在1840年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影响中国命运的鸦片战争。

今天,我们重新回首研读这段历史,不能不有所感,有所思。万历皇帝固然可恨,但更可气的,则是早已扎根于民心的“皇帝情结”:上行下效,推波助澜。此风不除,它以后恐怕还会借尸还魂,荼毒中华。

标签: 万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诗仙李白武功天下第二已入化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

    我想大家首先会好奇的是,那么当时的天下第一是谁? 当时的天下第一是 剑圣裴旻..世人皆知李白乃诗仙,却不知李白也是真的武功高强,后人甚至传说他以剑入道,羽化登仙...网络配图第一,剑圣裴旻,是李白的师傅,所以说李白是天下第二。唐朝有三绝,裴旻的剑,李白的诗,张旭的字。裴旻的剑术:掷剑入云,高数十丈,

  • 九岁封王却沦为男宠 他最终登上九五之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男宠

    慕容冲,小字凤皇,是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冲容貌俊美且骁勇善战,年仅九岁便被封为中山王。他身世显赫且少年有为,人生自然是荣耀万千的,然而仅是一夜之间,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配图慕容冲的一生完全可以用跌宕起伏来概括。太和五年的时候,慕容冲仅仅十二岁,前燕被前秦所灭。国破家亡成为俘

  • 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征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

  • 同治皇帝19岁就死于非命 是因天花还是花柳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同治皇帝

    同治名为爱新觉罗载淳,生于1856年4月27日,死于1875年1月12日,仅仅活了19岁的同治帝就去世了,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在谈论同治帝到底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扒一扒同治帝到底是什么怎么死的。网络配图在历史上一共流传着同治帝死亡的两种原因,在《四朝轶闻》中,曾经写道同治帝死亡的原因,

  • 诸葛亮五丈原不死 真能灭魏兴汉一统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又被称之为武侯或者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精粹,为了复兴汉室,付出了自己毕生心血,是中国古代忠诚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在公元234年的时候在五丈原死于第五次北伐战争,不禁让后世为诸葛亮的死感到可惜。那么诸葛亮如果在第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没有死,或者说多活十年乃至二十年,那他能灭魏兴汉吗?我们

  • 风流公主刘陵:汉朝历史上有名的交际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流公主刘陵

    刘陵公主是西汉汉武帝时代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因为其身份尊贵,并且生的非常的美丽,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口才,所以在当时的长安上流社会非常的有名,可以说是当时著名的交际花,刘陵公主为了实现其父亲当皇帝的梦想,可以说是尽了自己的努力的,在长安交结英豪,为父亲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陵公主身份尊贵,正是

  • 武则天一生睡上百男人最爱的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有近半个世纪是由武则天这位女性皇帝导演的。她一生的功过,经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评说,其中有褒扬也有贬抑。可能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睡过许多的男人,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着政治业绩也随之淹

  • 秦始皇攻打匈奴胜利在望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

  • 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画技精湛身居高位而不骄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著名画家韩滉

    唐代韩滉是著名的画家,在唐德宗年间,曾担任宰相一职。唐代韩滉生于公元723年,卒于公元787年,是陕西省西安人。韩滉是唐朝著名宰相韩休的儿子。韩滉自幼喜欢读书,对文学和政事有不俗的见解。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739年,父亲韩休去世,韩滉时年17岁,离职回家为父亲守丧。韩滉服满丧期后,便回到朝廷担任京兆府

  • 三国时让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近年来,在网络上唱衰诸葛亮的人很多,甚至有文章称诸葛亮在三国谋士中连前十都排不上。对于这些声音,我们当然可以一笑置之。不过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却真实的有一个人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那是谁呢?此人的才干,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挖角最给力的也是诸葛亮。为了把他请出來,刘备阵营几乎是全部动员,这位架子奇大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