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去世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杨贵妃去世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3/12/15 19:18:45

说到杨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5年)六月十四日傍晚,大雨倾盆,电闪雷鸣,上苍将无穷无尽的愤怒倾泻在大地上。长安城往西百余里有个马嵬坡,西晋时有个名叫马嵬的人曾在此筑城,遂以此名纪念之。马嵬坡有个驿站,建在长安入蜀的驿道上,并不大,正面四间房子,两侧两间偏房,与正房在同一水平线的后院,有一个小小的佛堂,供着释迦牟尼。院子正中种着一棵梨树,梨子在枝上瑟瑟发抖。

驿站前面的空地上,黑压压站着一群鲜衣明甲的士兵,任大雨浇注,纹丝不动。驿站屋檐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穿黄衣,拄着手杖,穿着麻鞋,伫立在寒风中,正是大唐王朝的御宇者唐玄宗李隆基。他用沧桑疲惫的声音说,杨国忠造反作乱,死有余辜,既然已经伏法,大家也都散了吧,好好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人群中无一应声,宛若一群兵俑。李隆基又说了一遍,还是一片沉默。他转头跟身后垂手侍立的高力士说,你问问大家,还有啥要求。高力士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厚响亮,他下了台阶,走到禁军统领陈玄礼身边,大声问,陈将军,圣人垂询,你们意欲何为?

陈玄礼瘦削的脸上毫无表情,躬身回答,杨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久侍圣人之侧,请圣人割恩正法。李隆基听了,轻声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事朕来处置,希望大家稍安勿躁。众士兵齐声说道,臣等静候圣谕。

李隆基转身回到驿站内,拄着手杖,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良久不语。此时京兆府司录韦谔走到李隆基身边,叩头出血,说道,陛下,现在不是玩深沉摆造型的时候,你该早下决断。李隆基说,贵妃久处深宫,对外事一无所知,别说她不知道杨国忠造反,就是知道,她也不会啊。韦谔说,这话跟我说管啥用啊,你得说服外面这些油盐不进的哥们才行。你不看这架势,他们刚杀了贵妃哥哥,于心不安呐。要是贵妃不死,咱们都得死在这儿,一个都走不了。

李隆基点点头,寒冰一样的眼神盯住了垂手侍立在侧的高力士,如果眼神能杀人,高力士已经死了一万次。厉声喝道,你们为什么要反我?高力士噗通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臣等绝无谋逆之心,我们不是要反陛下,而是要保陛下啊。李隆基呵呵两声,保我?站起来说话。

高力士说,安逆虽然包藏祸心,久有谋反之志,但他准备不充分,并无仓促起兵之意,只是杨国忠一再相逼,逼得此贼走投无路,方才打出清君侧旗号,以勤王名义铤而走险。因此杨国忠是安逆志在必得之人,如此他才能昭告天下,师出有名,咱们带着杨国忠,就会成为安逆穷追不舍的目标,您想,就咱们这区区几千人,军心涣散,皆无斗志,能挡住叛军追击吗?

再者,咱们去的地方是蜀中,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经营多年,那里全是他的亲信,他已经派剑南节度副使崔圆带着武器辎重人马先行一步,到成都去准备了。咱们到了蜀中,如果此贼真有二心,造反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啊。不在半道上趁他病要他命,留他过年啊。三者,蜀道崎岖艰险,李白曾经作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禁军不能一心护驾,老奴就怕咱们走不到成都啊。

李隆基长舒了一口气,又问,此事是不是太子一手策划?高力士道,太子仁孝,此事跟太子绝无相干,都是臣等擅干,望陛下恕罪。李隆基没有再问,但他知道,此事即使太子没有直接参与,也是幕后主使。但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刺激太子,大唐王朝向来就有太子谋逆的传统,几乎每任太子都发动过兵变。因此太子在此时发动兵变,并不稀奇。火烧眉毛,只顾眼下,就看杨贵妃这道坎怎么过了。

想起杨贵妃千娇百媚的艳容,和一起度过的十几年美好时光,李隆基恋恋不舍。他说,我去看看贵妃。

杨贵妃就在隔壁,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杨贵妃知道,今天是在劫难逃了。前几天潼关还未失守,李隆基准备御驾亲征,亲临前线督战,留太子李亨监国。杨国忠听了心中忧惧,赶紧找来妹妹们商量对策,太子跟杨国忠是死对头,如果李隆基不在家,太子主政,第一个收拾的就是杨国忠一家子。她们哭着跟贵妃说,咱们一家的身家性命,全在你身上。

六月一日是贵妃生日。跟往年的繁华奢靡不同,今年战事方殷,一切从简。李隆基只把诸王和诸杨叫入宫中,两家人吃了一顿便饭,虽然诸王和诸杨暗里已经剑拔弩张,但是表面上丝毫看不出来。李亨等人轮流上前给贵妃敬酒,祝贺贵妃芳华永驻,贵妃笑盈盈一一回敬,同祝诸王富贵万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家御厨大官(官名,也作太官,)端上一碗“冷淘”面。“冷淘面”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搓成细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捞起装碗,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是当时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

大诗人杜甫有一首《槐叶冷淘》,色香味俱全的描述了“冷淘面”有多好吃: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杨贵妃津津有味的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中把面吃了,芳心大悦,只是她不知道,这是她此生吃的最后一碗长寿面。如果知道,可能她会吃的慢一点。

撤下宴席,李隆基让吹笛手许云封吹了一曲《荔枝香》。贵妃爱吃荔枝,经常让驿马从千里之外昼夜不停运入京师,后来杜牧写诗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去年(天宝十四载)贵妃过生日,李隆基专门给贵妃谱了一支新曲,让许云封吹奏,还没起名字,恰好南海(广东)新鲜荔枝送到,李隆基大喜,遂将此曲取名《荔枝香》。

贵妃微醉,起身跳了《霓裳羽衣曲》,李隆基亲自吹笛伴奏。贵妃衣袂飘飘,宛若月宫仙子。一座尽欢而散。

当晚,杨贵妃口含一块玉环,跪在御塌之上。这个举动有讲究,叫作衔块,又叫衔土,旧俗人死,口必含物。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含贝,庶人含谷实。这是臣下向皇帝请求死罪的一种表示方式。李隆基一看,赶紧让杨妃把玉环吐了出来,你这是闹哪样啊。杨妃哭的梨花带雨,陛下春秋已高,久不识战事,这次御驾亲征,风餐露宿,一旦龙体有恙,臣妾非常担心,舍不得你走。再者臣妾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嫉恨臣妾者甚众。如果陛下不在臣妾身边,就会有人趁机对臣妾下手,臣妾就怕到时候等不到陛下凯旋归来啊。

李隆基从本心而言也不想走,只是战事危急,不得不行。现在被杨贵妃一顿哭,心软了,也就不走了。其实如果他这次狠下心来走这一趟,安禄山很可能攻不破潼关,时间一长,四方勤王部队纷纷聚拢而来,安胖的肉头再被砍下来送到长安了。李隆基没走,而是派了宦官前去督战,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来遵守“坚壁勿战以曲贼”的策略,哥舒翰前几年中了风,半身不遂,只能躺在病榻上指挥战斗,所以这是最好的策略。奈何宦官尊奉的是李隆基和杨国忠制定的引兵出战策略,督战宦官一个接一个,“项背相望”,再不出战,哥舒翰就会像他的前任封常清和高仙芝一样,被临阵处决。

六月七日,哥舒翰摸着胸口大哭一顿,东出潼关百余里,跟安禄山决战,二十万军队一触即溃,潼关失守,哥舒翰也被安禄山擒获。李隆基还是没能摆脱“千里跋涉”的命运,只不过前几天是御驾亲征,这次是仓皇西狩了。

李隆基走了进来,杨贵妃没有回头,虽然她已经三十八岁了,但是由于经常跳舞,丰艳的身躯依然玲珑有致,没有一块赘肉,风韵无限。李隆基向前走了几步,杨贵妃转过身来,一张俏脸泪痕斑斑,绽放出夺人心魄的美。她用销魂而低沉的声音跟李隆基说,陛下,看来今日我是在劫难逃了。为了陛下安危,为了大唐社稷江山,您还是把我交出去吧。

李隆基已经七十二岁了,想起自己一世英雄,最终沦落到如此凄惨境地,不仅连最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就连自身性命能不能保,还是一个未知数,前尘往事涌上心头,不由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南华真人(即庄子。庄子于南华山得道飞天,李隆基于天宝三载封其为南华真人)说,寿则多辱,太宗高宗先皇,都活了五十多岁,寿终正寝。高祖活了七十岁,晚年困辱,李隆基也过了随心所欲之年,竟然招此大辱。

杨贵妃走上前,拉住李隆基的手说,陛下,月圆终有缺,花开终有谢,一切都是天意,不可强求。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臣妾十几年蒙受陛下恩宠,富贵至极,此生早已足够,虽死无憾。李隆基仰天长叹,贵妃,朕有负于你啊。二人无限感伤,相拥而泣。此时高力士走了进来,陛下,这会儿不是秀恩爱的时候,秀恩爱,死得快,禁军还在外面等消息呢,迟则生变。贵妃,你赶紧想个死法,下辈子投胎转世,不要长这么美。女人长成猪相才有福。

杨贵妃撇干眼泪,说道,隋炀帝杨广说过,天子自有死法。当时也是禁军叛乱,要用刀枪杀死杨广,杨广说,喝毒酒就行。但是禁军不许,遂被三尺白绫勒死。我愿跟杨广死法一样。(清人褚人获《隋唐演义》,就说杨贵妃是隋炀帝转世投胎,杨贵妃下了地府,判官说,你脖子上的勒痕怎么还在啊。)高力士说,我成全你。于是找来一条白绫,拴在贵妃脖子上,正要勒,李隆基不忍看,转过身去。贵妃也说,阿翁(指高力士),后院有一佛堂。臣妾罪孽深重,愿于佛前祈祷再死,以期救赎来生。

高力士遂牵着白绫,贵妃踉踉跄跄跟随,一前一后,进了佛堂,贵妃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此时骤雨已歇,明月从云层中穿出,照在佛堂地上,半明半暗,清冷寂静,贵妃脸上一半有月,一半无月,散发出如玉般光泽。

祈祷完毕,高力士把贵妃带到院中梨树下,将绳子一头搭在梨树上,伸手往后就拽。高力士出身岭南武将世家,力大无穷,有个哥哥,名叫金刚。贵妃的身子渐渐离地而起,停在了半空。恍惚中,她的眼前浮现出安禄山那张憨憨的胖脸,五百多斤身躯匍匐在她脚下,宛若一座肉山,亲切的喊着干娘,双手递上一个木瓜。

木瓜有解酒顺气之效,贵妃有哮喘之疾,安禄山遂献木瓜以表孝心。《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贵妃死后,高力士把陈玄礼叫进来,一帮人证实贵妃确实身亡之后,出去传谕诸军,众人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当夜,陈玄礼等人将贵妃埋入驿站前院中。翌日,李隆基和李亨分道扬镳,一路还往成都,一路去了灵武。后来郑畋(读如填)写诗道: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标签: 杨贵妃唐朝

更多文章

  • 如果曹丕重用了曹彰,魏国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曹魏

    三国时期,公元218年,曹操带着战士南下攻打刘备,那个时候刘备在汉中驻扎。刘备带着战士在山上坐镇,让刘封带着战士去攻打曹操,可是曹操却用恶语骂起刘备来,刘备只是一个编草席的,派了一个小将来攻打曹操,这不是明显看不起曹操。曹操也不想受到这样的侮辱,就让人把曹彰叫了来,这样也不会使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打,就

  • 贾岛的性格是怎样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贾岛,唐朝

    说到贾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贾岛,唐代诗人,又被称为贾阆仙,在星光熠熠的唐代诗人中,贾岛是一颗苦吟奇葩。说起贾岛,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诗作不是很熟悉,如今传道最广的也就是他和韩愈那段关于“推敲”的故事。论写诗天赋,贾岛资质平平,没有七步成诗的才能;论格局,没

  • 张飞娶死敌夏侯渊的侄女,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飞,三国

    众所周知,曹魏与季汉是立场公开对立的两大集团,长期不通往来。然而作为季汉的核心成员之一、“刘关张”的老三,三爷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却是曹魏核心成员夏侯渊的侄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夏侯渊有个弟弟死的很早,留下一个女儿由夏侯

  • 刘备任命黄忠为后将军,关羽为何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忠,蜀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但关羽对黄忠出任后将军公开表达不满(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虽然《三国演义》将黄忠塑造为老当益壮的勇猛老将形象,去世时已经七十五岁了。然而历

  • 乾隆将她立为皇后之后 乾隆为何对她不管不问形同虚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皇后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要说在封建时代最为复杂,充满阴谋诡计的地方,那一定是皇帝的后宫,要说全天下最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那一定是皇帝的想法。在清王朝的时候,一个女人她坐到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高位,但是她并不骄傲也不快乐,她心中渴望的是百姓夫妻的幸福生活,是丈夫对妻子

  • 徐达出身农家,他是如何成为位居首位的大明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达,明朝

    徐达出身农家,他是如何成为位居首位的大明功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明代开国后,在应天(今南京)城西鸡鸣山下建立了首座功臣庙,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确定功臣们的位次。凡列入位次的功臣,都有塑像立于庙中。出身于世代农家的徐达,为啥位居首位呢?(一)虚怀若谷,勤奋好学徐达出身于世代农家,与

  • 郑阿春的一生有多幸运?虽然没有被立后,但也统领六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阿春,东晋

    你知道郑阿春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琅琊王司马睿娶虞孟母为妃,后来孟母过逝,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为了怀念发妻,他终生不再立后,只是让郑夫人统六宫事,这位郑夫人,便是郑阿春。郑阿春,河南荥阳人 ,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郑家可谓是当地的名门

  • 汉宣帝的影响力和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汉武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宣帝,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的影响力和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汉武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乙。他是戾太子刘据之孙,汉武帝刘彻曾孙。汉武帝晚年时发生巫蛊之祸,戾太子被奸臣江充害死,汉宣帝流落民间。武帝临死时,指定幼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 揭秘:傀儡天子汉献帝的前半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献帝刘协,东汉

    汉宫中,一轮明月洒下点点银辉,映衬着那红墙黛瓦的宫殿更增了几分肃杀之感。此时,汉献帝正无言的看着这秦汉的明月,多少繁华哀伤,这一刻都涌上了心头。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痛失生母汉献帝刘协的母亲是名门望族之后,深得灵帝的喜爱,因此被灵帝封为王美人。其实,若非何皇后以重金贿赂了宦官,就

  • 襄樊之战,徐晃是凭什么战败关羽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晃,三国

    你真的了解襄樊之战,徐晃是凭什么战败关羽的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襄樊之战中,徐晃作为第二路援军,驰援樊城被围得曹仁。演义中,他率领五万新兵,进攻关羽的部队,连破其十几座大寨,将不可一世的关羽打败,解了樊城之围。那么徐晃是凭什么战败关羽的呢?个人认为徐晃是凭借以下三大法宝,战胜威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