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忠心耿耿追随刘备,死前喊出三个字现在流行成口头禅!

韩信忠心耿耿追随刘备,死前喊出三个字现在流行成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4/1/21 4:51: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死前喊出三个字现在流行成口头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迁所著的《高祖本纪》记载:“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我国历史中,能人异士可谓是层出不穷。这篇文章就来跟大家说一位汉初时的杰出人物——韩信。

韩信的一生,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词来形容的话,可以说他是非常励志的,从一个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统帅,他的经历堪称传奇。

韩信曾为刘邦立下了许多战功,可以说是他的左膀右臂。但不幸的是,最后韩信却被刘邦吕后骗入宫中遇害,他临死前大喊了三个字,如今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韩信原是小人物,后投奔项羽

韩信在最开始的时候,本是一个小人物,他出身非常的贫寒,甚至一度连饱暖问题都无法解决。当时,众人都欺负韩信,并且让韩信经历了胯下之辱。

在古代,都讲究男人膝下有黄金,所以韩信受此侮辱,就相当于是完全丧失了男人的尊严。

据《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样的经历,让韩信一度非常的沮丧,甚至还曾想要轻生,幸亏有一位老妇人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应该有大志向,不应该拘泥于小节。

而也正是这位老妇人的劝说,才使得韩信重拾了生存的信心。当时韩信判断天下的局势,所以投奔了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帐下得不到重用,投奔刘邦成长为大将军

韩信是非常钦佩项羽的能力的,但是项羽此人虽然很有天赋,但是他却刚愎自用,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与想法,所以韩信到了项羽的帐下时,丝毫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当时韩信是非常苦闷的。

而就在韩信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认识了萧何,而也就是在萧何的牵线之下,韩信最终“跳槽”到了刘邦的帐下。

到了刘邦帐下后,他对韩信非常的重视,在多次战役中,都让韩信来为他出谋划策,而韩信也渐渐的从一位小将,成长为一位大将军。

韩信地位威望迅速攀升,刘邦心中不快

在崭露头角之后,韩信开始非常的自信,所以就在刘邦多次命令韩信出征的时候,韩信都屡屡地提出了要求。因为在韩信看来,自己的付出,必定就要有与之对等的报酬的。

而刘邦当时因为局势紧急,所以只好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是其实他内心对于韩信已经有些厌恶了起来。

都说每一位君主都是“小气”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臣子为自己立功,但是又不允许臣子的地位威望会高于自己,而刘邦也不例外。

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已经有好几次都要失败了,但是都是因而韩信而化险为夷。韩信在战争中的表现,使得百姓们以及士兵们,对他十分的崇拜。这让刘邦有些不愉快,但是大计未成,刘邦不会发难。

后来,刘邦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他开始大封功臣,同时也将韩信封为了诸侯。

担心韩信篡位,刘邦设计杀害韩信

虽然说刘邦高兴韩信打了胜仗,但看着簇拥韩信的呼声越来越高,身为君主的他,不得不开始对韩信保持警惕,他生怕一不小心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就这样被韩信抢了去。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不断壮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邦开始忍受不了韩信的存在了。于是,他和萧何联手诬赖韩信想要以下犯上,又和吕后制定了一个计划,把韩信引入宫中,从而将他杀除。

在此之前,韩信帐下的人已经察觉到了刘邦的意图,所以他们屡次劝说韩信可以举兵起义,但是韩信却都丝毫没有异心。不得不说,刘邦虽然知人善任,但是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当时,韩信在被处死之前非常的后悔,因为没有听从副将的谏言,但是即便想要反抗也为时已晚了,所以在他临终之前大喊三个字:我不服!

小结

忠心耿耿的韩信一生征战天下,由于被刘邦重用,因此韩信效忠于他,并为他立下了那么多的战功,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的才能,被刘邦忌惮而遭杀害,甚至三族都被无辜的牵连,这就是帝王可怕的猜忌心。

韩信枉死的结局,还一直被后人讨论,他临死前的“我不服”三个字,到如今也被许多年轻人挂在口头上,成为了现在年轻人的口头禅。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皇帝请大臣不给筷子,周亚夫为何会被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亚夫,西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周亚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亚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他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曾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官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周亚夫本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在父亲死后,他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是为绛侯。在他任职河内郡守期间,曾有一个叫“许负”的女子为

  • 李白杜甫才华横溢,为什么会考不上进士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唐朝,青莲居士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

  • 三国东吴大将朱然的实力怎么样?名将级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却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朱然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东吴大将朱然的实力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朱然协助潘璋捉住了关羽。黄武元年,刘备兵伐东吴,朱然与孙桓抵抗刘备大军

  • 《三国演义》孙尚香为什么要投江自尽?历史上的孙尚香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孙尚香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孙尚香为什么要投江自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整部《三国演义》几乎是一个男人戏,小说当中1200多个人物,有姓名可考据的有1000多个,而女性仅仅只有50位,孙夫人即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夫人,可以说独树一帜,是这些女性形象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她既是东吴

  • 九子夺嫡时,四阿哥胤禛有哪些拥护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胤禛,清朝

    对胤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年康熙的儿子们争夺储位。那带头的几个,无论是老大胤禔,老八胤禩,还是老十四胤禵,都有一大帮拥护者。太子胤礽对兄弟们态度恶劣,其拥护者也不少。可是为什么,偏偏的老四胤禛,却没什么支持的宗室成员呢?以至于胤禛当皇帝后,还不得不对那些兄弟们

  •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征,唐朝

    对魏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与魏征,是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典范,前者甚至将后者视为自己的镜子。但在公元643年,李世民曾愤怒的让人把魏征墓碑推倒,而且这个墓碑还是自己亲手题的墓文。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即使如李世民这样杰出的帝王。他之所以让人

  • 赵括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他一战就打得秦国20年不敢出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括,战国

    对赵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处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时期。当时的国土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这时他把目光看向了上了战国东方六国中军事势力最强的赵国。秦昭襄王利用和氏璧试探赵王,并且发兵抢夺了黄河天险!这时的赵国对于秦国已经没有了天险,一览无余。经过了一

  • 徐文远:唐朝最牛的老师,教的5个学生全部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文远,唐朝

    对徐文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个教出5个弟子,5个全都造了大隋的反的老师叫做徐文远,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出身,他出身东海徐氏,东海徐氏十分能搞事,从南朝宋一直搞事到隋末。宋武帝去世不久,顾命大臣司空徐羡之就废黜少帝刘义符,立文帝刘义隆。虽然徐羡之被文帝杀了,

  • 明朝清官卖掉4岁女儿攒路费,朱元璋知道后怎么对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秉正,明朝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曾秉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反腐败,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严格的。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所以很能体会民间疾苦。他在打下江山后,大力整治贪污腐败,对待贪官是相当地狠辣,“剥皮实草”的酷刑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有一位清官,为人耿直不曾

  • 古代皇帝冬天很冷怎么办?李隆基曾发明“特殊”的取暖方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唐朝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他们享有着天下最美好的一切,无论是在生活和安全方面,皇帝都是最好的待遇。但是,即使是皇帝,他们也必须经历人间的冷暖,吃着五谷杂粮。所以,虽然是身在皇室之中,但是皇帝也难免会遇到跟平民百姓一样的问题。就比如说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古代皇帝冬天冷了怎么办?他们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