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约是什么人?隋朝时期官员杨约生平简介

杨约是什么人?隋朝时期官员杨约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83 更新时间:2023/12/31 9:19:01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581年-600年)末年,晋王杨广想谋求太子之位,采用张衡宇文述之计,拉拢杨约,以此说服权臣杨素,与之结盟,共同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仁寿四年(604年),杨广即位为隋炀帝,被拜为内史令,因为公务期间绕道祭拜杨素之墓而被弹劾免官,不久又复官为淅阳郡太守,不久被征召入京,于大业中期(607年到-614年)

去世。

杨约,字惠伯,出身关中阀阅弘农杨氏,越国公杨素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在童年时,曾经因为爬树坠落地上,被树枝所伤,因此而入皇宫做了宦官。杨约生性深沉静默,心怀狡诈,好学强记。兄长杨素对他十分友爱,但凡有所行为,必然会先与杨约筹划好,而后才行动。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兄长杨素有军功,杨约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

大定元年(580年),隋文帝杨坚称帝,杨约被授予长秋卿,很长时间之后,他又被调任为邵州(今山西垣曲县)刺史,随后再次入朝为宗正少卿,又调职为大理少卿。

晋王拉拢

隋开皇末期(595年-600年),皇太子杨勇失宠,而当时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意图夺取皇储之位。杨广与亲信张衡、宇文述商议,宇文述说:“废立太子,是国家的大事,处在父子骨肉之间,不是轻易可以谋求的。现在能改变皇帝意见的人,只有杨素;而杨素信任且与之商议的人,只有他的弟弟杨约。我平素很了解杨约,请让我入京朝觐,而后与杨约想见,共同图求废立太子。”杨广非常高兴,听从了他们的计谋,派遣宇文述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入京。

宇文述多次宴请杨约,展示大量器物珠宝,与杨约开怀饮酒,赌博嬉戏,并且装作不胜将财物全部输给杨约用以贿赂,与之深交。杨约获得许多财物,渐渐有了报谢宇文述的意思。宇文述借机说:“这是晋王的赏赐,请我与公共同享乐。”杨约大为惊讶:“这是为什么?”宇文述细述了独孤皇后因对杨广所言对太子杨勇的种种不满,由是转达了晋王想要与杨约结交、共谋太子废立的意思。

宇文述说:“坚守正义履行道义,固然是人臣的常情。而背离常道符合时宜,也是通权达变者的良策。自古贤人君子,没有不与时俱进随势耳边,以避祸患。公的兄弟,功名盖世,当权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朝臣中受到足下家族屈辱的人,不可胜数!现在太子因为其欲望不能被满足,常常切齿痛恨当权大臣。公虽然尽心竭力侍奉君王,而想伤害公的人,也不在少数。君王一旦抛弃群臣而离世,公要如何取得庇护?现在皇太子已经不被皇后所宠爱,君王也有将他废黜的心意,这些公是知道。现在如果请立晋王为储君,只需要贤兄开口即可。如果能趁此时建立大功业,晋王必将铭心刻骨,如此便除去累卵之危,得以安如泰山。”杨约深以为然,因此告诉了杨素。

谋嫡杀勇

杨素本就用心险恶,听闻杨约之言后大喜,于是拍掌答道:“我的心思,尚未远虑至此,幸好有你提醒我。”需要指出的是,杨素在听闻杨约转述之后的态度在《隋书.杨勇列传》中的记载却并非如此喜形于色,而是惊讶,并且谨慎的对杨约表示了疑虑:“但是不知道皇后如何打算?如果确如晋王其言,我又该怎么办?”史料在这件事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或为春秋笔法。

杨约知道此事可行,又对杨素说:“当今皇后的话,皇帝是言听计从,应当把握这个机会,趁早结交依托,如此不但可长保荣禄,遗福荫给子孙;而且晋王杨广倾身礼士,声名日益隆盛,躬履节俭,有人君的风范。以我料想,将来必能安定天下。兄长如果迟疑,一旦有所变故,令现在太子掌权,恐大祸来临就不远了。”杨素于是决定采用这一计策。

不久杨素入宫赴宴,对独孤皇后私下说晋王孝悌恭俭,很像当今皇帝,以揣测独孤皇后的意图,果如其然。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太子杨勇被废为庶人,被囚禁于大兴内史省,按照五品官员待遇给予生活保障。因为鞫拿杨勇有功,杨约被赏赐物一千段。

同年十一月,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任用杨约为左庶子,改封他为修武县公,进位大将军。等到杨素被隋文帝所疏远,外任杨约为伊州(今河南临汝县)刺史。仁寿四年正月,隋文帝驾崩,杨广要杨约仁寿宫朝觐,并命令他回京,并更换杨勇囚禁之所的留守,矫诏称隋文帝之意,赐死杨勇。杨约因此将杨勇勒死,然后陈列兵士集结朝臣,公布隋文帝的丧讯。隋炀帝听说后道:“高明兄长的弟弟,果然堪当大任。”

炀帝宦途

杨广即位数日后,拜杨约为内史令。杨约有治国之术,且又通达当朝事物,隋炀帝非常信任他。仁寿四年(604年)八月,汉王杨谅造反,隋炀帝命令时任尚书左仆射的杨素领兵讨伐,平叛后派遣杨约带着粮食手诏前往慰劳其兄

。大业二年(606年),杨素病重,他知道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到了极限,不肯吃药,也不想谨小慎微活下去,便对杨约推心道:“我难道还要活下去吗?”

当时,因为对萧皇后感情之故,隋炀帝大力用皇后家族的亲眷,对萧皇后之兄萧琮特别倚重,任命他为内史令并封为梁国公;然而萧琮曾为隋朝附属国西梁之主,生性淡泊,不为在朝官职所约束,下朝之后喜欢喝酒。杨约与萧琮官位相同,于是隋炀帝下旨让杨约劝诫勉励他,杨约也以私人情谊规劝他,然而萧琮回答:“萧琮如果勤为政事,与公又有什么差别呢?”杨约于是笑而放弃。大业三年(607年),因为元德太子杨昭早逝,朝廷都属意齐王杨暕立储,因此隋炀帝为其重选王府属官,亦派遣杨约等人前往宣教。几年后,杨约加授官位为右光禄大夫。

后来隋炀帝在东都,命令杨约到京师祭祀祖庙。走到华阴这个地方,看见兄长杨素的墓,于是绕道前往拜哭,被御史弹劾,因此坐罪免官。不久,又被拜淅阳太守。杨素之子杨玄感,当时为礼部尚书,与杨约感情十分深厚,因为离别而痛心,流露于表情,隋炀帝对他说:“公近来伤心忧愁,不是为了叔叔吧?”杨玄感再拜流涕说:“确如圣旨所言。”皇帝也顾念杨约废杨勇立自己的功劳,因此征他回朝。不久之后,杨约病逝

标签: 杨约,隋朝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宋朝名将王韶,王韶为什么默默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王韶

    说到宋朝,其实有名的战将辈出,绝非演义里说的那样北宋只有杨家军和狄青,南宋只有岳飞。就北宋而言,先不说初期有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国战神的耶律休哥的李继隆(此人居然鲜为人知,百家讲坛将宋史、塞外三朝等于北宋相关,居然基本上没有提到此人,要知道仅仅唐河之战,1500骑兵+1万步兵,野战击败辽国战神耶律休

  • 曾文正公戒色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劫色的方法有没有人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曾国藩

    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曾经年轻的时候,也控制不住,曾经言语调戏过自己同僚的小妾;读书读到一半,找欧阳夫人敦伦。对于以上事件,曾文正公本人在日记立里”痛斥”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这种日记赎罪的方式,正是曾文正公发明的戒色方法之一。他这一做法,曾经得到了后人普遍的效法。其中最有名的莫

  • 法正的智慧和谋略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诸葛亮,法正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豪杰谋士,那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决胜于千里的谋士,还是冲锋陷阵的将军,都能在这混乱的局势下展现自己最为真实的实力,而在蜀国却有这样一位谋臣,他的才智谋略堪比诸葛亮,虽然才智皆为上人之资,单在三国中却并不是那么的出名,他就是法正。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是辅佐刘备建立蜀

  • 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专家发现事实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秦国名将白起被后人称为战神,因为他一生征战70余场却未尝败绩。其中最有名的一场就是长平之战,白起率领秦国士兵击败了赵括率领的赵军,并且坑杀了赵军40余万人,因此白起也被成为杀神。《史记》中曾记载: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万。不过,现在有很多人质疑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真实性。挖坑埋葬40万士兵,要挖多大的一个

  • 小胡子将军——优秀的德国空军指挥官加兰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飞行员

    纳粹德国空军中,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除了拥有104个击落战果和橡叶双剑钻石骑士十字勋章外,还官至战斗机总监,军衔升至中将。战争末期,他还组建了最后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部队,与盟军鏖战。就是这位在英伦战役中令对手尊敬的王牌飞行员加兰德,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不可战胜的“敌人”作为优秀的战士,他不得

  • 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靖,隋朝

    李靖,雍州三原人,其舅是灭陈的隋朝名将韩擒虎。出身将门仪表魁伟,加上受到当时执政的关陇贵族崇尚军功的风气熏陶,李靖自小便身负文韬武略,希望因时乘便建功立业。韩擒虎屡次与他谈论兵事,对这个外甥的谋略才华赞不绝口。成年后李靖虽官职低微,才干却闻名朝野。另一位灭陈的隋朝名将、宰相越国公杨素曾预言李靖最终将

  • 古代是否真有人打了一百场仗且一百次都胜了?不但有他还是个文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善会,隋朝

    我们经常形容一名将军,说他是“百战百胜”,打一百次,一百次都胜了。但说这话时,我们心里也都知道,这只是一句吹捧,放眼古今中外,那么多名将,又有谁能真的“百战百胜”呢?即便是真有这个水平,又哪有这么多仗让你打。我们较个真,真的有人做到“百战百胜”了吗?答案是,还真有,史书明确记载有一个人,他是真的“百

  • 元朝凝香儿有哪些古诗?现存诗四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凝香儿,元朝

    凝香儿,活动于元顺帝在位(1333~1368)前后,原为官妓,以才艺被选入宫,充才人。善鼓瑟,晓音律,能为翻冠飞履之舞,得顺帝宠幸,为宫中“七贵”之一。今存诗四首。【采菱曲】伽南楫兮文梓舟,泛波光兮远夷犹。波摇兮舟不定,扬余袂兮金风竞。棹歌起兮纤手挥,青角脱兮水潆洄。归去来兮乐更谁?【采莲曲】放渔舟

  • 凝香儿是什么人?元朝妃子凝香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

    凝香儿,活动于元顺帝在位(1333~1368)前后,原为官妓,以才艺被选入宫,充才人。善鼓瑟,晓音律,能为翻冠飞履之舞,得顺帝宠幸,为宫中“七贵”之一。今存诗四首。人物简介凝香儿,本是官妓。番僧珈璘真献房中密术,广选美女入宫,供元顺帝淫乐,不论官宦平民,只要家有年轻女子的即行入册。凝香儿擅长鼓瑟,谙

  • 有关于术赤台的史籍记载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术赤台,元朝,成吉思汗

    史籍记载《元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术赤台术赤台,兀鲁兀台氏。其先剌真八都,以材武雄诸部。生子曰兀鲁兀台,曰忙兀,与紥剌儿、弘吉剌、亦乞列思等五人。当开创之先,协赞大业。厥后太祖即位,命其子孙各因其名为氏,号五投下。朔方既定,举六十五人为千夫长,兀鲁兀台之孙曰术赤台,其一也。术赤台有胆略,善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