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匈奴人的白登之围的?

刘邦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匈奴人的白登之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28 更新时间:2024/1/16 20:35:00

冒顿单于得到刘邦亲征,汉军大举北上,在铜鞮击败韩王信军的消息后,下令举国动员,近四十万精锐骑兵,迅速向代郡和雁门郡一带集结。匈奴的左右贤王,是单于的左膀右臂,分别统治匈奴帝国的东方和西方。冒顿命令他们各自统领骑兵万人,在王黄军的引导下,屯兵于广武(今山西宁武)到晋阳(今山西太原)一线,设防阻止汉军向北推进。

自开战以来,汉军进展顺利,击破韩军和匈奴军的捷报,源源不断地从前方传来。刘邦久经沙场,面对匈奴这个从未交过锋的新对手,一开始是相当的谨慎小心。在陈平的策划下,刘邦在指挥部将们推进作战的同时,也不断地派遣使者前往匈奴,既是外交交涉,更是虚实打探。

汉朝前往匈奴的使者,前后有十来批。使者们带来的消息相当一致,说是沿途所见,匈奴人困马乏,牛羊孱弱,处处是穷困不振的景象。又说匈奴连战连败,士气低落,冒顿单于躲藏在代谷(今河北蔚县)一带,观望徘徊。刘邦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他又派遣刘敬出使,再次打探虚实。刘敬是有心的人,他走得慢,看得细,想得深。刘敬回来时,刘邦已经北上抵达广武县(今山西代县)。刘敬面见刘邦说:“两国之间用兵对抗,以常理,应显示自己的强项长处,震慑敌方。如今臣下前往匈奴,沿途所见,都是老弱贫瘠,必定是有意露短现弱,埋伏有奇兵以诱敌深入。臣下以为,眼下不可以进军攻击匈奴。”

刘敬回来得晚。当时,汉军已经出动,大军的前锋已经翻过晋阳和平城之间的句注山(今山西代县北)。听了刘敬的话,刘邦好不恼怒,爆粗口骂道:“齐国的混混,用口舌混得一官半职,竟敢混言妄语,败阻我大军出击。”当即下令将刘敬带上刑具,就地关押。关押了刘敬,刘邦坚定了集中兵力,一举围歼冒顿单于的决心,指挥大军向平城挺近。

当时,时值十月严冬,天寒地冻,雨雪交加。三十二万汉军,征发自汉及燕、赵、齐、梁、楚各国,以步兵为主,少有北地严冬作战的经验,缺乏御寒的冬服装备,疾病冻伤者日渐增多,进军的速度也缓慢下来。先头北上的汉军,一路上没有遭遇到匈奴军的攻击,顺利抵达平城南,与快速赶到的车骑部队会合,击破匈奴军,攻占了平城。

攻占平城后,刘邦军乘胜追击败走的匈奴军,在平城东部的白登山,突然遭遇匈奴骑兵主力,来不及退走的瞬间,后路已经被截断。匈奴骑兵军团作战,机动性极强,有利时如同飞鸟翔集,千军万马呼啸而至,不利时如同风吹云散,瞬间不见踪影。骑马的匈奴人,个个长于骑射,人人善于格斗,组建兵团作战时,最擅长先分散诱敌深入,然后大规模快速集结,围困聚歼敌人。

不久前,左右贤王统领的匈奴骑兵,深入雁门太原,联合韩军,直接与汉军的车骑和步兵作战,面对汉军的混合军阵和强弩射击,累累吃亏,节节败退。晋阳败战后,在冒顿的指挥下,匈奴军改变了战术,与韩军分离,不固守城池,不与汉军做阵地战,充分发挥骑兵兵团的机动性,有利则进,不利就撤,引诱汉军车骑部队深入追击。进而,冒顿单于利用汉朝使者的往来,散布人马孱弱、兵败畏软的假象,引诱汉军主力汇集平城,进入匈奴军的包围圈。

待到刘邦进入平城,各路匈奴军已经集结靠拢,隐藏在城池周围。当刘邦一行出城抵达白登山时,冒顿一声令下,四十万骑兵仿佛从天而降,将白登山和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史书上说,汉军被匈奴骑兵分割成几处,刘邦君臣及其车骑部队在白登山,平城城中是留守部队,大量的步兵,还在源源不断靠拢平城的途中。

刘邦君臣,被围困在白登长达整整七天,粮饷断绝,中外联络中断,突围不成,外援无门,一时陷于绝境。据说,绝望之中,还是陈平想出了办法,秘密派遣使者进入匈奴军中,见到单于宠爱的阏氏,珍宝厚赂取悦,密语巧言动心。于是阏氏面见冒顿说:“匈奴与汉,各有其主,不相困厄。当下如今,即使虏获汉主,占领汉地,单于也不能居留统治。以臣妾所见,汉主自有神佑。如今,汉主愿意以优惠条件请和,望单于留心在意。”

当时,冒顿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和赵王赵利等有约定,如期会合平城,一起攻击刘邦。王黄赵利的军队,逾期没有出现,颇使冒顿心生怀疑,怀疑他们与汉朝有勾结,合谋反制匈奴。于是,冒顿接受了阏氏的进言,下令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出一条通道来。

脱逃

史书上说,脱走的这一天,有大雾,饥寒交迫的刘邦君臣车骑一行,在两旁匈奴军的夹道围观中,开始向平城方向移动。脱走前,陈平对刘邦说:“匈奴人短兵劲弓,没有盾牌铠甲,畏惧汉军的弩矢。请将军中的强弩集中排在两侧,各装双箭,引满外向,缓缓移动出围。”脱走至途中时,刘邦心急,下令车骑提速开走,被夏侯婴阻止,坚定不移地驾车缓缓移动,终于平安出围,进入平城中。

脱出白登之围的刘邦,开始有序地撤军。经过广武县的时候,刘邦想起刘敬还被关押在狱中,当即下令释放,亲自赔礼道歉说:“我不听先生的话,才遭遇平成的困辱。那些妄言匈奴不堪一击的使者们,我已经下令一律斩杀。”为了明示功过赏罚,刘邦下令封刘敬为关内侯,食邑二千户,并且赐予建信侯的封号。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敬哀皇后人物生平简介,敬哀皇后家族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敬哀皇后

    敬哀皇后张氏(?-237年),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车骑将军张飞长女,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221年作为太子刘禅的妃子入宫;223年被立为皇后。237年逝世,其妹成为刘禅之皇后。她通常被称为敬哀皇后,其妹则被称为张皇后。人物生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氏嫁给时为蜀汉太子的刘禅,成为太子妃。建兴

  • 简雍是什么人?三国简雍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简雍

    简雍年少时与刘备很有交情,跟随他四处奔走。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至荆州投靠刘表,简雍与麋竺、孙乾一同担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常任说客。入说刘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受邀入益州,简雍随从也同行,刘璋与他见面,十分喜欢简雍。一年后,双方决裂,战事立即爆发。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将刘璋在成都包

  • 关羽之死,是大意还是自负?他为什么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汉朝

    关羽北攻襄、樊时在江陵、公安留有大量士兵,吕蒙明白这是在提防自己,便假称养病回到建邺(今南京),由没有什么名气的陆逊接任。关羽收到了陆逊言辞卑微的书信,果然抽空后方兵力开赴前线,而他刚愎自傲的性格也再次体现:早先孙权为儿子提亲打算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大骂提亲的使者;现在为了养活于禁的三万俘虏,又擅自动

  • 顺治帝去世前为何不愿传位于康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帝,清朝

    《清圣祖实录》记载,玄烨"六龄(顺治十六年)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常宁只有3岁,不能回答;福全说长大了"愿为贤王";玄烨则告诉皇父:我长大了愿"效法皇父",勤勉尽力,"世祖皇帝于是遂属意焉。"可是,《汤若望传》一书中说,福临去世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时,"想

  • 朱棣造反成功后,却为何不敢对徐辉祖下毒手?和他的特殊身份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辉祖,明朝

    据史料记载,公元1369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并且建立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这便是明太祖,大将徐达因为战功赫赫,为建立明朝立下不世之奇功,因此被封为魏国公,一年5000石。与此同时,徐达还被任命为右丞相,深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也曾亲口夸赞过他,认为他是古今功臣第一人,并且文武全才,出将入相,是

  • 古代皇帝平均寿命是多少?为什么皇帝大都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皇帝,寿命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在那之后的两千多年中,皇帝一直都是天下之主,坐拥整个天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诞生了500多位皇帝(帝王),但这些皇帝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短命。研究表明,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差异,再加上近亲结婚等因素,古人的平均寿命远低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排除

  • 消灭异姓王是怎么回事?消灭异姓王背景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消灭异姓王

    消灭异姓王是怎么回事消灭异姓王是指刘邦称帝后,消除异姓王的战争。汉初异姓王的封地总面积超过了汉郡,他们拥有武装,行政自主,名为汉臣,实为汉廷不能控制的独立王国。汉高祖及其统治集团先后铲灭韩信、彭越、英布,其他几个异姓王也相继被杀、被废,仅存势力最小的长沙王吴芮,解除了异姓王对汉朝的威胁。从前202年

  • 古城兴化的三位状元郎 见证了整个明朝的兴衰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状元,兴化

    古城兴化,古老的四牌楼在深长的岁月中低诉着无尽的历史话语。一块匾额,一个名人,其中明朝三宰相高谷、李春芳、吴甡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在兴化民间,有明朝出高官、清朝出文人的说法。明朝三宰相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地方的传奇。在兴化市西鲍乡沙家村,一尊孤零的石马仍执拗地守望着荒凉的古墓地。这里,就是明代宰相、五

  • 为什么在创立大汉王朝之后 刘邦要对韩信动杀机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韩信

    说到大汉王朝,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汉高祖刘邦,没错,这个神一样的男人,从草根起步打拼,一步一步走向裂人生的巅峰,创立裂大汉王朝,非常了不起。说到那些个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和战友,其中有一位战功显赫,一路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没错,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兵仙”——韩信。韩信这一生非常的

  • 刘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刘备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关羽,张飞,刘胜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年少的刘备从小丧父,靠织席贩履的生活,生活的环境也很一般,村里的长者都希望刘备能平安过个小生活,可刘备不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