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拯救了明朝的于谦,最后为何会含冤而死?

拯救了明朝的于谦,最后为何会含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4/1/13 4:10:39

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上文说道,废物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将三十万大明精锐败丧,导致京城无兵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

幸亏于谦挺身而出,拥立明代宗,并收拢军队,组织京城保卫战。挫败了也先企图挟持明英宗占领北京的图谋,避免大明成为第二个北宋。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挽救大明朝的英雄,却在八年后被推到菜市口斩首,含冤而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要从京城保卫战胜利之后说起。

京城保住之后,危机暂时解除了,便有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明英宗。但是凭借保卫京师的功劳,朱祁钰已经是大权在握,对于接回明英宗便显得不那么积极。

而此时的瓦剌首领也先见捞不到好处,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经过于谦的建议,朱祁钰将明英宗迎回了北京,把他安置在南宫,算是软禁了起来。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

不过朱祁钰并没有过分的虐待朱祁镇,毕竟朱祁钰才登基不久,并没有自己太多的核心嫡系,并且当时的孙太后还健在,若是朱祁钰做的太过分,孙太后在法理上是可以废除朱祁钰的地位的。

而且,朱祁镇在南宫的这七年,和不同的女人生了五六个孩子,要是真像朱祁镇后来自己说的那样,在南宫都吃不上饭了,需要太监偷偷带饭给他吃。我就很疑惑了,朱祁镇都吃不饱,哪来的饭菜养活这些女人孩子?

其实当时朱祁镇在南宫一直是锦衣玉食过的很舒服,当时朱祁镇的整个后宫都在南宫陪着他,所谓的迫害,不过是后来为了复位找的蹩脚的借口。

后来随着帝位渐渐巩固,朱祁钰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因为土木之变之际,孙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帝

他不停地试探,甚至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终于换来宦官和朝臣的默认。但朱见济并不是汪皇后的儿子,因此她并不同意丈夫的做法。她悍然争辩,随后被废了皇后,打入冷宫。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

虽然如此,但是朱祁镇对待自己的侄子朱见深一直很好,并没有苛待朱见深,在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夭折,朱祁钰还是一直将朱见深养在宫中,当时曾经有御史想投其所好,上书请求将朱见深逐出京城就藩,但是被朱祁钰驳回了。

因为当时朱祁钰无子,他想着要是一直没有孩子,就将位子传给自己的侄子朱见深,所以其才一直没有让朱见深就藩。毕竟无论如何,还是朱见深离他的血脉最近,他的一番好心也得到了回报,也就是在他侄子登基的第二年,给他平的反。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朱祁钰病重,但是其身后无子,皇储的问题再度被提上日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爆发了所谓的“夺门之变”,朱祁镇趁着自己的弟弟病重,发动政变重新登上了帝位。

《明史》中对于夺门之变是是这么形容的: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朱祁镇的这场政变很无聊,根本就没啥意义,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时朱祁钰病重,而且其还无子,这时候按照宗法制度,够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人朱祁镇和他的儿子朱见深,而当时朱见深只有十岁,即使朱见深即位,肯定是需要长辈来摄政的,而当时有资格,只有太皇太后孙氏和太上皇朱祁镇。

所以无论怎么兜兜转转,根据宗法礼制,皇位都会回到朱祁镇的手里,所以《明史》中才会评价朱祁镇的夺门之变没啥意义,纯属无聊,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的政变这么容易成功的原因,因为大臣们也都知道,这皇位本来就是你朱祁镇的,所以没人阻拦。

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为什么朱祁镇还要发动夺门之变?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朱祁镇的身边聚集了像徐有贞,石亨这样的投机者,他们想着借此事,赚取从龙之功,而且他们也看到朱祁钰病重无子,朱祁镇复位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肯定是没他们啥事了,所以他们想借助这次政变,提前将朱祁镇复位,可谓是风险小收益大。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祁镇的小人心思了,因为当时大臣们的建议是分为两种,一种自然是让朱祁镇重新登基为帝,一种是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登基为帝,而朱祁镇以太上皇的名义摄政,这两种方式看似一样,但是区别大了,以朱祁镇的小人心思,害怕自己的儿子即位后,一旦成年亲政,自己就得把权力让出来,还不如自己为帝彻底把权力握在手中。

其实在徐有贞这些人密谋的时候,就有人将此事报告给了于谦,以于谦手中的权力,完全可以制止这场政变。但是如果这样做,朱祁镇这一系就彻底完蛋了,势必会造成社稷动荡,于谦是个忠臣,他明知道以朱祁镇人品,上位后必不会放过自己,但是为了大明,他选择了按兵不动牺牲自己。

当朱祁镇通过政变上台后,所有的大臣都以为,经过土木堡之变这样的教训,朱祁镇应该是能够卧薪藏胆,奋发图强了吧,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朱祁镇上位后的所作所为,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政变的第二天,朱祁镇因为怨恨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

天顺元年(1457年)一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弃市,籍其家。一代忠烈就这样被冤杀,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被自己所保卫的帝王斩首示众。史载:天下冤之!当时就连于谦的政敌的属下,都忍不住都偷偷祭祀于谦。

当然这些都无法打动,那个端坐在皇位的无能废物朱祁镇。在杀害于谦后,大肆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几乎是将小半个朝廷的人全部下狱,这些人可是帮他维持了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城防卫,保住大明的江山啊!

不仅如此还大肆提拨,所谓的复辟功臣,对石亨、张軏、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分别晋官加爵。

二月初一,废朱祁钰仍为郕王,迁于西内。二月十九日,朱祁钰去世,时年三十,以亲王礼葬于西山,谥曰戾,葬金山,毁其所建寿陵。其妃嫔也都被赐死殉葬。

对待自己的弟弟,朱祁镇下手可真够狠的,可怜朱祁钰太过心慈手软,没将朱祁镇赶尽杀绝。

接下来更恶心的事情发生

了,朱祁镇复位后,给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立了个纪念碑,并且刻木为王振的样子,招魂安葬,并且赐祠曰精忠,并且还在京师为屠戮大明百姓的瓦剌太师也先立庙。

看到这里我气的肝疼,妈的,害死大明三十万将士的人,竟然赐祠精忠,这些大明的将士真是可悲,为了这样的君主战死沙场。还为自己的敌人立庙,朱祁镇的脑子里难道全是屎吗!

对忠良之人大肆杀戮,对待祸国殃民的人你念念不忘,立碑纪念,这样的无能昏君真是快把人气炸了。

《明朝那些事》还洗白他,说他是个废除了殉葬制度,虽不是一个皇帝,但是是一个好人。我就呵呵了。

他是没让他妃子殉葬,但是他却把他弟弟的妃子全殉葬了,甚至还想把他弟弟的汪皇后也殉葬,幸亏被李贤劝谏下才没下手,却将汪皇后赶出皇宫,还派人将汪皇后携带的珠宝首饰追回。似乎忘了当年,汪皇后为了保护他的儿子朱见深,被打入冷宫的事情。

当年他在大漠的时候,幸亏当时的侍卫袁彬一直追随照顾她,要不然他早死了。但就是这样对朱祁镇有恩的人。

被朱祁镇宠信的门达诬陷,请求逮捕袁彬,朱祁镇是这么说的:“随便你怎么办,但要把活的袁彬还给我。”让袁彬在锦衣卫受尽折磨。

就他妈这样的人也配叫好人,那称为好人的 底线也太低了。

朱祁镇上位后,将忠臣良将全部排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样的小人,结果没几年,就发生了“曹石之变”。朱祁镇差点被自己的心腹干死,也算是报应。

其后他也没吸取教训,还是继续重用门达这样的小人,可谓是将“亲小人,远贤臣”贯彻到底,将朝廷搞的是乌烟瘴气。幸好他复位七年后

,便纵欲过度死翘翘了。

就这样的垃圾皇帝,竟然还有有些电视剧把他作为猪脚,给他洗白白,也不知道那些编剧的脑子里,是不是全是屎。

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宪宗即位后,对自己的这个父亲很是看不上,将朱祁镇的心腹全部驱逐,恢复了于谦的名誉,将被他父亲驱逐的良臣一一招了回来,总算是老天开眼,虽然老子是个天下第一号的混蛋,儿子却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人。

标签: 于谦明朝

更多文章

  • 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又是忠臣 廉颇为什么不带兵去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廉颇,赵武灵王

    很多人都不了解廉颇和赵武灵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是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相对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将赵国从弱小的状态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的国君便是赵武灵王。可以说,倘若没有此人的话,或许赵国在不久之后便会亡国。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

  •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柳如是,明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人们的印象中,柳如是不过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个很有文采的妓女而已。可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当时几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却在贫病交加中拼尽全力,用十多年的时间,由他口述助手笔录,写下80多万字的《

  • 独孤伽罗的五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伽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朝是历史上有名的封建王朝之一,提起来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惋惜。作为曾辉煌一时的王朝,隋朝并没有长久传承下来,而是类似秦朝一样,仅二世便走向了灭亡,从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到隋朝的覆灭,连四十年的时间都不到。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她为

  • 诸葛亮跟关羽为什么要反悔黄忠封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三国

    黄忠封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出身微末,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可谓是家道中落,没有什么资本。刘备以仁德著称,因此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人才。经过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增长非常的快,势力一下子就达到了能够称王的地步。刘备在汉中称王后,第一件事情必定就是要给有功之臣论功

  • 弘旺:八阿哥胤禩唯一的儿子,最后也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弘旺,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成为了康熙末年夺嫡之争的最终胜利者,即皇帝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之后,开始对那些拥戴自己即位的有功之臣大加封赏,如皇十三子胤祥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 刘启做了什么事情让窦太后到底都不原谅他?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启,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太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汉景帝刘启有一个十分偏心的母亲,就是窦太后,别以为这种话是乱说的,那可是有历史为证。都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妻子,生有一女二子,三个孩子里面她最喜欢老幺了,她想将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送给老幺,包括那个皇位。刘启和父亲刘恒比起来,在孝心孝道上面可以说

  • 宦官魏忠贤为什么彻底的把控朝政大权?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忠贤,明朝

    大家好,说起魏忠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把控明朝朝局数年,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皇帝的用,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激烈的党争等因素。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本为一市井之徒,后“与群少恶搏,不胜,为所苦,愤而自宫”,万历十七年其被挑选入宫,在明朝国势整体下滑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各种手段算计一

  • 周幽王是谁?是昏君也是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幽王,周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幽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们开始知道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的时候,大多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褒姒是周幽王的宠妃。毕竟褒姒是周幽王攻打褒国时,褒国献上的求降礼物,但凡周幽王有点脑子,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攻城掠国的野心家,就只会把褒姒当做玩物,会宠,但不会爱,就连随便给她个

  • 齐王刘襄是谁?他为什么没有取代刘恒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襄,汉朝

    还不知道齐王刘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边朝中以丞相陈平为首的一众大臣果然在议论,谁是下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在这帮大臣的眼里,当初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分这么几类。第一类就是刘邦的儿子,目前在世的只有两个了。第一个就是皇四子代王刘恒,另一个就是淮南王刘长。第二类就是刘

  • 隋文帝一生最愧疚的女人为什么是杨丽华?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文帝,隋朝

    你真的了解隋文帝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封建皇朝专制统治的时期,作为一个女人,最最显赫高贵不过的位子就是皇后之位。寻常女子入宫为妃,几乎都是以皇后之位做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最好还能诞下皇太子,最后被奉为皇太后,享尽尊荣之后安然长逝。然而,历史上且只有一位女子,她顺利地成为皇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