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为什么到哪儿都要带着百姓?

揭秘:刘备为什么到哪儿都要带着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35 更新时间:2024/2/15 15:48:20

众所周知,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非常推崇蜀国,把君主刘备塑造成了一个心向大汉,德才兼备的刘皇叔的形象,极力美化刘备,就算刘备在一些事情上犯错误,也随便的把它忽略去,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看到刘备带着全城百姓撤退,还觉得刘备的形象更加高大了,现在想想,刘备到哪儿都带着百姓到底对不对呢?

战争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

网络配图

首先,众所周知,战争对于百姓的伤害是巨大的,而带着百姓行军,很有可能在遇到敌人时造成手无寸铁的百姓伤亡。三国演义第41回,曹操带兵攻入樊城,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准备撤退,而全城百姓成了他心头的难题,于是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

我想诸葛亮在听了这句屁话时应该是满脑子的MMP把,大战在即,大规模的厮杀不可避免,一个真正爱民的统军者,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或减少战火波及百姓,而不是说出“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的屁话!明白人都知道,让百姓随军,将导致大量百姓死于乱兵之中,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当初八路军很老百姓血浓于水,军民鱼水情,国民党围剿,他们撤退的时候也没有敢做带着百姓撤退这样的事。刘备会不知道?

刘备的用心

网络配图

刘备是一个聪明人,单靠一个刘姓和八竿子打不到的血缘关系,,从一个白手起家的篾匠能够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君王,他的手段绝对非同一般,刘备这么做的原因,从他三顾茅庐,诸葛亮的一席话就能看出一二,

诸葛亮说“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什么也没有,人家一个是富二代

一个是暴发户,你一个穷屌丝,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你靠什么?不就是靠为人,靠百姓么,只有收买人心,这是他唯一能够立竿见影的行动和发展地盘的办法。这和当初毛主席的“不动百姓一针一线。”思想上是一致的。

百姓的想法是什么?

刘备做出这个事情后,罗贯中为了继续包装刘备,便又抬出了“民意”,“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

表示出了百姓很愿意跟着刘备走的样子,乱世之中,百姓要的是安定的生活,而不是颠沛流离的跟着部队。他们跟着不是因为刘备的仁德,而是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刘备说的话又没有瑕疵,他表现的就是不舍得百姓,想要百姓跟着自己,而百姓碍于君王面子,也只好顺应他的意思。

百姓出现死伤后

网络配图

当百姓出现死伤后,刘备大呼“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此话前半句倒是实话,后半句却是装样子博同情。

从这点来说,刘备不如曹操,因为曹操宁可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也做不到刘备的虚伪。刘备明知百姓会出现这种伤亡,却假仁假义的说出这样的话,

这件事把他的假仁假义表达的淋漓尽致,也让诸葛亮看明白了他。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刘备真的想匡扶汉室吗?一件事就足以说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自称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并以此获得了刘皇叔的称号。后来,刘备遇到了关羽和张飞二人,三人搞了个桃园三结义,刘备成了带头大哥,并在两位神秘商人的资助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生涯。当时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瞅准了机会,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网络配图 刘备本以为能安安稳

  • 武则天长寿之谜:晚年竟以性生活来养生保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活了82岁,是中国古代皇帝、皇后中极少数的高寿之人,而且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直到晚年仍然齿发不衰、耳聪目明、容貌靓丽。那么,她的养生“秘诀”到底是什么呢?网络配图第一,禅修养生安神志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曾在感业寺当了5年尼姑。在这5年里,她整日参禅打坐,修身养

  • 历史上含冤而死的五位名将 第四位最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恬

    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建立,离不开开国功臣们的努力,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一般的,开国功臣的结局都不好,除非皇帝大度,手段不会太激烈,比如唐太宗,比如宋太祖,对待功臣都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别的朝代就不行了,比如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死的 比较惨的名将。第一位应当属于蒙恬蒙

  • 被称为一代枭雄的男人 子孙不兴是损了阴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

    说到曹操,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因为曹操在历史中十分的闻名,更别说其中著名的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曹操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呢。后人把曹操成为枭雄,一方面是对于曹操的胆识和智谋的欣赏,但是熟悉历史的也知道,曹操的子孙不兴,最后魏国的国运也不是很好,很多人归咎于曹操曾经做过这件事情。网

  • 苏东坡的秘密: 大文豪年轻时也因叛逆逃过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

    最初了解苏东坡人们都是先了解苏东坡的诗句,苏东坡的一生创作了很多千古名句,被人们称为大文豪,不过其实这位大文豪的人生也是和平常人一样,在他年轻时也做过不少叛逆的时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叛逆少年。网络配图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恋爱,婚姻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到近代的时候

  • 项羽为啥会输给刘邦?韩信:楚霸王太小家子气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

    刘邦战胜了项羽,这件事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而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可以说他处处不如项羽。要知道和泥腿子刘邦相比,项羽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出身。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刘邦会干什么?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

  • 刘邦打天下有三大功臣 治理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

    现在人都说,刘邦打天下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尽管刘邦只是一个市井沛公,但是他能将百年一遇的将星项羽打败,建立起汉朝大帝国,肯定有他用人识人的过人之处。而萧何,韩信等人,就是刘邦用人识人的重要例子。但是后世人鲜有知道的是,刘邦在建立起帝国后将很多战时功臣杀害,真正帮助刘邦治理天下的,是另外的治世能才。而对

  • 此人既无奇谋又无帅才 却弄残两位战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开

    唐代人周昙写过一首诗: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赵国的廉颇和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这两位名将都被一个人弄残了,直接加速了赵国的灭亡。这个弄残廉颇、弄死李牧的人叫郭开。郭开是赵国两代君主悼襄王和幽缪王的宠臣。此人贪婪爱财、自私残忍。网络配图悼襄王

  • 珍妃的尸体捞出后 光绪为何再没碰过别的妃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光绪

    慈禧太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亲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从1861年至1875年在位,最后患天花(也有史学家说他患梅毒而死)。慈禧太后的养子就是“悲催大帝”光绪了。光绪出生在同治十年,他的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奕譞,他的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同治死后,光绪就被指定为皇帝,他四岁登基后,慈禧就开

  • 铁腕皇帝雍正的另一面 雍正亲切慰问臣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

    继唐玄宗李隆基“朕略萌”,“朕知道了”等清代皇帝的御笔手书萌翻一群又一群网友之后,另一位“萌帝”兼“亲切帝”雍正登台了。网络配图雍正帝除了世人心中的具有勤政刻苦、雷厉风行、当机立断的果决性格外,事实上他也有御下亲切的时候,比如他在批提督江南总兵高其位的请安奏折中道:“朕躬甚安,不必为朕过虑,你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