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大半生为什么都一事无成?原因是什么

刘备大半生为什么都一事无成?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4/2/13 7:51:17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刘备大半生争霸中原,为何一事无成?原因被庞统一语道破。

公元175年,刘备在母亲的要求下,外出求学。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从这一点上来看,刘备之母,不失为一个有远见的伟大母亲。不过当时的求学,跟今天的求学可不同。这个不同,在于起点,根据刘备直接拜倒卢植门下来说,刘备的起点直接就是大学。不过起点虽高,而且还是名师,可是刘备却心思不在学习,他喜欢的是穿得漂漂亮亮去参加各种富豪的宴会,或者去遛狗什么的。说白了,刘备喜欢跟英雄豪杰、达官贵人搞社交,广交朋友。

俗话说,朋友多了,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无论古今,朋友对于一个人而言,一直是一支重要的、甚至是成就事业的力量。所以说,刘备做得没错。他在搞社交的过程中结交了非常重要的朋友,比如张飞、关羽、公孙瓒、张世平、苏双等。

这些朋友,每一个人都对刘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张世平和苏双是中山一带的富商,他们是第一批拿出真金白银资助刘备起事、招兵买马的人。那关羽和张飞就不用说了,是率先加入刘备阵营的元老级将领。再比如公孙瓒,刘备在落魄的时候,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公孙瓒不仅拿出兵马,更是拿出良将赵云,以资助刘备。

刘备就这样,在各种朋友的资助或辅佐之下,在中原征战打拼了二十多年,却连一寸立足之地都没有占领。那么其中的原因颇为令人深思,有人说是因为他身边没有诸葛亮这样的谋臣?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就算有诸葛亮之后,他也同样没有立足之地,能够得荆州之部分暂时立足,其中因素多半在于东吴考虑拉刘备一块抗曹,才使得刘备借机有了一点立足地。所以,刘备事业一直没有起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刘备大半生争霸中原,为何一事无成?其中原因被后来者的庞统一语道破。

事情的起因是庞统加入刘备阵营之后,见缩居在凋敝的荆州,和曹操、孙权共分荆州,已经无利可图。恰逢益州的叛徒张松来献媚,劝刘备入川。而刘备又没有入川的正当理由,所谓出师要有名。于是刘备就说了这么一段话:

“目前,我的敌人是曹操,而我与曹操是不同的,曹操急切严厉,我则宽厚温和;曹操残暴凶狠,我便仁慈宽厚;曹操诡谲狡诈,我便忠诚正直。总之,无论是做什么事,曹操所做的,我都要跟他反着来,只有这样才能做成事。若如今因小事,就失信义于天下,这不是我刘备该做的!”

刘备这番话,从道义上来说,他也没有说错,这是他的做人做事的法则。每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法则或成功金律。刘备的金律就是与曹操拧着来。那么刘备为何如此做呢?当然他也有他的理由。在历史上就有先例。

三国时期,刘备自诩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人,说白了刘备是以刘氏皇族后裔自居的,故此,当有人把曹操比作凶狠之项羽的时候,刘备则以刘邦一角自居。数百年前,刘邦窝在汉中的时候,韩信就曾经给刘邦上过一道建议,那就是凡是项羽所做,让刘邦都反着来。刘备以此为依据,也就玩上了跟曹操反着来。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搞清楚:第一个问题是曹操不是项羽;第二个问题是三国不是秦末。

第一个问题是,项羽是一位杰出的将帅,但是其他方面都很弱,然曹操则不同,他几乎是一位全才,文武兼备,上马可统兵百万,下马可运筹帷幄,举笔可文采飞扬。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变,秦一统时间短,秦末乱世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但是东汉末期时,历经西汉东汉合起来四百年左右的历史,虽然发生了割据动乱,但是其情势与秦末的动乱是大不相同的。秦末之时,各路力量是要坚决推翻暴秦的,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要推翻东汉朝廷,但各路力量则镇压起义辅助朝廷,继而以实力相抗,但是朝廷依然存在,虽然名存实亡。但在这股枭雄争霸的潮流中,只有曹操是最成功的,因为他名正言顺,原因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以说,曹操做成了很多事,除了握着天子,还利用屯田制度,解决了因为黄巾起义造成的数百万流离失所的饥民问题。再就是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唯才是举,在三国也是首屈一指。

那么曹操做成了如此多的事,刘备不想着去借鉴其长处,反而总想着处处拧着来。这可以说是刘备在政治上表现不成熟的一面,或者说他的处世方略不成熟的一面。总结出来,就是一味追求个性,不能随机应变,从现实情况出发去看待问题。比如跟曹操交过手的对手,刘备也都曾觊觎过对方的地盘,无论是吕布、袁术、袁绍等,但这些人都被曹操收拾了,而刘备却被这些人驱赶了或压制了。究其原因,跟他做事的方式或方略关系很大。难怪庞统听完刘备的解释后,呵呵一笑,说:

“主公啊,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玩呢?现在天下已是乱世,无论做事做人都不能太墨守成规。兼并弱小,攻伐昏暗,这可是春秋五霸之功业!逆取顺守,报之以义。等我们夺取益州,强大之后,再对刘璋封侯,其实也不算失信。更为严重的是,若今日我们不取益州,此地也早晚会有人去取。”

庞统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指出了刘备以前争霸中原二十余年,却一事无成的根源所在,那就是在乱世,所谓的道义都是相对而言的,而道义是掌握在胜利或强者的手里,而非弱者的手里。比如曹操,当时反对曹操的腐儒多的是,甚至有些腐儒还在曹操手下做事,可是言论的反对,并不能阻止曹操一步步强大。刘备认为从正面和曹操竞争,不是对手,想反其道而行,集结反对曹操的力量来做事,可事实上是策略上的错误。反而,曹操的诸多做法,却是成功之道,应该借鉴来用。

当然庞统在指出刘备失败根源的同时,也为刘备拿出了一个新的做事的思想纲领,即“逆取顺守,报之以义。”可以说,庞统此言,对于刘备而言,有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效用。

也正是因庞统之言,刘备的做事风格也立即发生重大改变,以前他时刻以信义和名声为要,以后便懂得以实际利益为要,拿了益州,还要汉中,得了汉中还赖着荆州不还,便是最好的明证。在谋求实际利益方面,刘备不再与曹操对着干,而是越来越像了。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孙传庭是被谁杀的?为什么说“传庭亡而明亡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孙传庭

    明朝大将孙传庭是被谁杀的?为什么说“传庭亡而明亡矣”?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末年,面临着国家的内忧外患,除了有那些只会跟皇帝哭穷,实际上自己屋子里满是钱财的臣子,却也还是有忠心于明朝,宁愿为明朝战死的士兵大将们。孙传庭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因为不满意魏忠贤专权,所以干脆弃官,但后来又受到重用,

  • 顺治帝活了23岁为何会有14个孩子呢 这些孩子都是亲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清朝

    还不知道:顺治帝活了23岁为何会有14个孩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和董鄂妃的爱情一直被后世传颂,顺治皇帝继承了父亲皇太极优良的痴情基因,父子俩都是痴情皇帝,皇太极独宠海兰珠,顺治独宠董鄂妃,还被塑造成了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专情皇帝形象。顺治皇帝14岁的时候娶

  • 上将潘凤在三国的武力值怎么样?为什么有人说潘凤是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潘凤

    上将潘凤在三国的武力值怎么样?为什么有人说潘凤是三国第一猛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要问谁才是真正的三国第一猛将,恐怕会有很多个不同的答案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是第一,也都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基本上也逃不过对于赵云、吕布、关羽等这些人的关注,可是,在这中间却有一个

  • 门神为什么是秦琼和尉迟恭两人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门神,秦琼

    还不知道:门神为什么是秦琼和尉迟恭两人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或许有很多年轻人对于门神这个概念都是没有的,都知道春联。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

  • 骊姬之乱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晋献公为什么能有阻止这场动乱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献公,晋国

    还不知道:晋献公为什么没有阻止骊姬之乱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一场影响巨大的政治动荡,被后世叫做骊姬之乱。在这场动乱中,重耳被迫流亡,二十年后才回到晋国继位成为春秋霸主。而重耳的哥哥,当时的晋国太子,直接在这场动乱里被迫自杀。那么这场动乱的罪魁祸

  • 皇帝出宫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微服出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

    还不知道:皇帝出宫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除了那些王公大臣们和皇宫里的人,几乎是很少有人见过皇帝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一些偏远省份的地方官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样子。而且古代又没有电视之类的,如果一个寻常老百姓能见皇帝一面,那么这个几

  • 西汉孝文窦皇后:“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窦漪房,西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窦漪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人们都知道汉朝出了个吕后,她差点把刘邦的江山给换了姓。其实汉朝还有一位皇后,后来升职为太后、太皇太后,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角,她才能不亚于吕后,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吕后。但她跟吕后不同的是她自己并没有那么强的权力欲望,她也不想给汉朝改姓,她辅佐的

  • 这个秀才一句话得罪窦漪房,被关进猪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窦漪房,西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窦漪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窦漪房是个怎样的人?霸道?温柔?她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这么“怕”她呢?西汉皇帝畏惧母亲,都快成一条铁律了。可是,刘启就算再怎么惧怕母亲窦太后,当窦太后要处罚一个傻秀才的时候,他还是大着胆子递了把匕首给那个人,把窦太后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个人

  • 黄承彦为什么要放走鲁陆逊?黄承彦究竟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黄承彦

    黄承彦为什么要放走鲁陆逊?黄承彦究竟有多神?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要论三国最神奇的人物,当属无所不能的诸葛亮,而如果要论三国最神秘的人物,当属黄承彦。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他有三大特点:一是才学高。他从小敏而好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和庞德公、司马徽等名流交情匪浅,在荆州一带是位很牛逼

  • 她是刘邦“夺去”了唯一一个女婿的姬妾 刘邦和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赵姬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赵姬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大器晚成,前后共有八个儿子活了下来,其中有六个是登上汉王王位后才生的。他的八个儿子中,有五个儿子的母亲是可以确定的,这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肥、嫡子刘盈、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五个儿子的母亲分别是外妇曹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