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成梁:纵横辽边四十年,堪称大明砥柱臣

李成梁:纵横辽边四十年,堪称大明砥柱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4/1/16 9:26:4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618年,明神宗朱翊钧焦虑不安的在皇宫中踱步,偶尔沉思,偶尔长叹。辽东边事急剧恶化,女真政权后金宣告“七大恨”,正式发出针对大明朝的讨伐檄文,不知此时的万历皇帝会不会想起李成梁为他镇守辽边近四十年的快乐时光。“那时候朕的江山可是稳若磐石啊…”神宗喃喃自语道。

威震辽边

时间回溯五十二年,年已四十岁的李成梁刚刚加入明军,正是“年富力强春尚好”的年华。随后几年,因屡立战功,到了1573年(万历元年),李成梁已累升至辽东总兵。

当时东北边祸最盛的还非女真,主要是来自蒙古部族的袭扰。当然女真部落也不省心,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首领名叫王杲,此人做着明朝的官,私下却很不老实,串谋蒙古各部落侵扰重镇辽阳、沈阳,甚至诱杀明朝官员。

于是李成梁开始谋划对付此人,乘着王杲大队人马出去抢掠,带兵抄了他兵力空虚的老巢——古勒寨(当时的建州女真王城)。顺便俘获了正在城中的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收为自己的奴仆。

当时的李成梁在辽边已是威名赫赫,以至于蒙古部落一听是他亲率出击,便即“仓惶远遁”。和其他明将一味“严防死守”的战术思想不同,李成梁尊奉的是“以攻为守”,绝不消极占据城墙或险隘,等待敌人来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之适合的战法,比如最拿手的“捣巢”战术,以一部狙击敌军主力,率精兵从敌两侧绕过,直奔其老巢而去,屡试不爽。经常能出奇不意的突然出现于敌军的据点之前,擒获、斩杀敌酋,颇有西汉名将霍去病千里奔袭之风。

随着李成梁对蒙古各部的不断打击,以及蒙古各势力的首领们相继去世,内部矛盾纷起,相互间争夺不休,蒙古对明边的骚扰逐渐衰退。一波初平一波又起,女真族势力又开始闹了。

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打王杲部,此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已经归附李成梁,而塔克世又和王杲沾亲带故,是他的孙女婿,于是这爷俩同去古勒寨帮助明军劝降。

劝降没有成功,又因军情紧急,父子二人被困于寨中,李成梁用女真另一部首领尼堪外兰骗开城门,随之大军拥入大举屠城,塔克世、觉昌安两人也死于乱军。明军对外宣称此二人死于明军误杀,实际是李成梁和尼堪外兰事先合谋为之。努尔哈赤对此极为愤怒,上门去要说法,李成梁也觉得理亏,就将塔克世的部众、地盘转送给努尔哈赤,并让他承袭其父职位作为补偿。

对于此事,努尔哈赤一直耿耿于怀,直到1618年正式发布讨明檄文“七大恨”时,还将杀祖、杀父之仇列为其一。

李成梁对于女真各部的策略是采取分化瓦解,挑拨内斗的策略。让各部落势力之间争权夺利,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采用这种办法,明朝损失很小,主要是通过女真部族内耗消磨实力,使之不能团结壮大。

事实表明,在李成梁被解职之前,无论对于蒙古或是女真力量的威胁,都能游刃有余的从容化解,确保了辽边的安全。明万历朝,边关防守严密,全因“东北有李成梁,东南有戚继光”,而李成梁的威名又远胜戚继光。

遭劾解职

万历十九年(1591),因遭人举报“谎报军情、杀良冒功”,而此时,李成梁在朝中的后台大佬们也相继离职,辽东军职遂被神宗免掉。

在李成梁去职十年间,新晋辽东主官无力维持,连续更换八位主帅。也正是从李成梁去职那年起,努尔哈赤外和明廷,频繁对女真各部用兵,开始了统一女真的进程,羽翼渐丰。

万历二十九年(1601),辽东边事复杂恶化,明朝再次起用年已七十六岁的李成梁作为辽东主帅。当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收服女真长白山部及东海等部,只剩势力最大的一支海西女真。

鉴于当时的情况,李成梁以武力征伐对女真各部用兵,又强迁宽甸六堡共六万余户到内地,以断绝女真兵源。因住户故土难离不舍,李使用暴力驱赶,造成大量流血冲突,此举又遭朝野谴责。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再度遭到罢免,彻底结束镇守辽东的军事生涯。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成梁去世于北京,寿九十。

辽事愈重

李成梁死后,女真力量崛起,正式开始对明朝的征伐,“辽事”成为愈发困扰明朝的一大隐患,直到1644年,满清入关,大明颠覆。

关于李成梁的功过,后世各有评说。章太炎曾语:“愿吾辽人,勿忘李成梁。”对其评价还是很高的。从1573年他升任辽东总兵起,到他1601年第一次离任,共28年间,辽东局势始终保持稳定。而卸任后十年中换八帅,不得已再用七十余高龄的李成梁督辽八年,这很能说明问题——辽东之地,当时除了他没人能镇的住。

标签: 李成梁明朝

更多文章

  • 韩非被害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韩非真的是被李斯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韩非

    韩非被害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韩非真的是被李斯害死的吗?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韩非出身高贵,家族是韩国的贵族家庭。战国后期的时候,韩国的实力比较弱小,不能抵抗其他势力强劲的国家。为此,韩非多次向韩王进谏。但是,韩非的意见一直没有被韩王采纳。无可奈何之下,韩非编写了一些著作,例如《

  • 秦朝为何在胡亥手中就灭亡了?胡亥是怎么覆灭一代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胡亥

    秦朝为何在胡亥手中就灭亡了?胡亥是怎么覆灭一代王朝的?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不知道淹没了多少的英雄,当然也会淹没很多不合格的政治家。当然也有很多帝王将相在这数千年中被人遗忘。相信不管如何遗忘,秦始皇大家是一定不会遗忘的吧!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皇帝,那么有谁

  • 李定国为什么会输给吴三桂?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定国,明朝

    李定国人生最后一战,为何会输给吴三桂?原来南明出现叛徒。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57年,南明发生内讧,孙可望降清,清朝见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吴三桂、赵布泰、罗托等三路大军,向西南进军。第二年初,顺治帝再次下诏,任命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领八旗禁旅南征。此后,清军由湖广、四

  • 为什么说张松是刘备成就帝业最关键之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此人无诸葛亮之才 更无庞统法正之谋 却是刘备成就帝业最关键之人,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诸侯争雄,裂土分疆,割据一方,都欲图天下帝王霸业。然仔细去看,都各自其资本,要么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资源,要么依仗雄厚之财力,总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刘备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谓的中

  • 宋恭帝的传奇人生:皇帝到驸马再到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恭帝,宋朝

    可怜南宋末代皇帝的传奇人生:皇帝到驸马再到高僧。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语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

  • 郭圣通当皇后不受宠,成了废后反而还得到了皇帝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圣通,东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圣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阴丽华与郭圣通,一个如皎皎月光,温柔似水,一个如烈烈骄阳,灿烂夺目。刘秀何其有幸,能够与这两位绝代佳人,结为夫妻。令人遗憾的是,日月无法共存,两女难侍一夫。阴丽华也好,郭圣通也罢,都是那个时代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她们每一个人,都是让人无法忽视

  • 为什么三国之后,用戟的武将会越来越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戟,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时代之后,为什么用戟的武将越来越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戟,是中国古代武将的一种常用兵器。戟是一种长柄兵器,长度与长矛相似,但是杀伤力却比长矛要大得多。戟的矛头的侧面还安装有尖锐的横枝,它除了具备长矛的直刺功能,还兼有横击、反勾等辅助功能,因此戟的作战功能和杀伤力都要大于

  • 历史上的蒋干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演的那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蒋干

    历史上的蒋干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于历史上的人物,大家都是从什么地方了解的呢,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从现代影视剧作或者小说中认识的呢?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却是,不要被小说作者和电视上的演义给带偏了,他们笔下的人设或者平时行事风

  • 曹操派他去劝降周瑜 结果周瑜却利用他实施了反间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蒋干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吴国的曹操想要亲自率领大军打东吴,但又害怕周瑜统率的水军,于是就派谋士蒋干前去劝降周瑜,周瑜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把握住机会利用蒋干对曹操实施了以假乱真,在一般人看来周瑜的计谋不一定高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都是哪些

  •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他是怎么对待朱允炆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棣

    朱棣是怎么对待朱允炆的妻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建文元年,朱允炆刚登上皇位,朱棣便发动靖难之役,一路攻下应天,登上皇位,史称明成祖。朱允炆从此不知下落,然而他的老婆和孩子都在,一向以残暴著称的朱棣会怎么对付他的老婆孩子呢?首先朱棣削去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