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李渊起兵反隋为什么是名正义顺的战争

为何说李渊起兵反隋为什么是名正义顺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3/12/7 9:10:24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性行为还是经过反复思量的,如果是反复思量的,那都有哪些因素?李渊起兵时间距胜利时间相隔多久?

历史上关于李渊起兵的具体时间,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说法,资料中的描述是公元617年6月。

李渊起兵是否经过谋划呢,很显然,李渊起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渊决定起兵是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的。

第一、隋炀帝的不信任,在命令李渊留守太原时,安排了威、高君雅两人一起留守太原,跟随李渊,这两人的存在就充分显示了隋炀帝对李渊的不信任;

第二、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讨伐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和无可救药的隋朝朝廷,在亲身经历了种种之后,李渊心生反意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三、在公元617年2月,李渊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背叛朝廷,自称为王,这可以说是李渊决定起兵的导火索,也是李渊起兵的决定性因素。

李渊起兵的时间是617年6月,结束时间为617年11月,这场战役仅持续了5个月。

李渊起兵地点

晋阳起兵,也称为李渊起兵,这是一场涉及到中国朝代更迭的兵变,这场战争结束了隋朝近三十八年的统治,迎来了中国唐朝,开创了大唐盛世,使中国在经济、文学乃至贸易都有了巨大的腾飞,使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那么如此关键的一场战争,李渊起兵地点在哪里,李渊起兵地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李渊起兵地点的选择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有何影响?

李渊起兵,在官方上叫做晋阳起兵、太原起兵,从它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李渊起兵的地点是现今中国的山西省太原市,李渊起兵的地点选择是以下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其一、李渊选择山西太原为起兵地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出于朝廷的委派,公元615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后为太原留守,让李渊负责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李渊的兵力得以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其二、山西太原其实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西北边防的重镇,隋朝在这个地方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一旦起兵,山西太原的粮食足够养活所有士兵十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山西太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李渊得到太原之后大喜,这可以进一步缩短李渊起兵的时间。

选择山西太原作为起兵的地点,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大大缩短了隋唐更迭的时间,加快了中国发展进程。

李渊起兵路线

李渊起兵,可以说是隋朝末年各方势力展开的一场关于权利争夺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李渊取得胜利,攻占长安为最终结局。那么在部署这场战争时,李渊起兵路线是怎样的,是由谁制定的李渊起兵路线图?李渊起兵路线又在实际的战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在历经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在隋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6月,李渊终于决定自太原出兵,由于西河郡的固守城池,李渊派出李建成李世民攻打西河,只花费了短短9天时间便攻占了西河郡,而后继续进发,但在霍邑遭遇了强敌宋老生,为了能够攻克霍邑李渊又重新规划了起兵路线,将大军兵分为三路,进行联合攻击。

首先,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从城东出发向宋老生军发起全面攻击,而后与城南军会合;其次,李渊封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从城南向宋老生军发起全面进攻,而后与城东军会合;最后,由李渊亲自出任大将军,率领三万兵力从城南摔着众人直接冲向宋老生军队,从背后夹击宋老生军队,三路军队通过通力协作,大破宋老生军队,霍邑被攻克。

攻克霍邑之后,李氏军队仍然兵分三路,向汾水、绛郡、龙门进发,取得胜利后会合至河东处,李渊军队向自朝邑进发,目标攻取长安,李建成部门进驻丰仓,李世民军队经高陵迂回至长安。

李渊制定的起兵路线图在实际战斗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结合分兵作战的战略,大大缩短了对抗的时间,有效的迷惑了敌方,为长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李渊起兵反隋

更多文章

  • 南怀仁得宠之谜:将一身本事贡献给了清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怀仁

    南怀仁,一六二三年出生于比利时的首都,一六八八年逝世于北京。一个比利时人为什么会死于北京呢?这就要看南怀仁简介了。南怀仁简介介绍了南怀仁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南怀仁与中国之间的渊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南怀仁是一个天主教徒,十八岁的时候加入了耶稣会。而南怀仁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则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南怀仁三十

  •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中到底有多少女人?胜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三国历史上说到最好色之人,大家首先应该会想到曹操,一代名将典韦因为曹操好色,自己为了救曹操而被杀,根据当时的记载大概是这样的,典韦是曹操的贴身卫士,主要负责曹操的安全,曹操去打张绣,张绣投降之后,没想到好色之人看上了张绣的嫂子,并且强行的占有,张绣愤怒不已,带着手下袭击曹操,当时典韦为掩护曹操脱身,

  • 唐朝名将嗜好吃仙丹:吃两万多颗后不省人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名将

    李抱真,大唐名将,开始守山东,觉着天下危机四伏可能生变,就想征兵预防,可是当地特别穷,养不起军队。李抱真盘查户口,三个男丁选一,有点武艺的免除赋役,发给弓箭,农忙种地,农闲练武,年终考核,奖优罚劣,三年之后,民兵战斗力指数爆表,还不用国家掏一分钱军费。可见无论什么事,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久天下大乱,皇

  • 文财神比干的“七窍玲珑心”竟是自己挖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财神比干

    比干在封神的时候,被封成了“文曲星”。后世被尊为文财神。其实在历史上,“文曲星”这个称呼给过了很多人。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比干之外,小时候划粥吃刻苦学习的范仲淹,刚正不阿脸像黑炭一样的包拯,义正言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混血血统大小身世坎坷却又聪明伶俐的许仕林等等,都曾经获得过这个称呼。这是一颗星宿,北斗

  • 揭秘名将薛仁贵一生中唯一的一场大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的一员名将,李世民在辽东之战结束后,曾当面称赞他道:“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薛仁贵也用行动证明了他的勇悍,北征西突厥、三箭定天山、东征高句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但即使是这样的名将也曾有过失利,而且是全军覆没的大惨败。薛仁贵剧照

  • 乾隆皇帝最爱的究竟是孝贤纯皇后还是令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妃子

    在世人眼中,或者在《还珠格格》里,令妃都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一等一的大红人,容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人见人喜的好后妃。她由小宫女做到令皇贵妃,在富察皇后去世,乌喇纳喇皇后被打入冷宫后,令皇贵妃统摄六宫大事,代行皇后之职,为乾隆帝生育了四子二女,而且皇十五子是为嘉庆帝,似乎一生圆满。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光鲜

  • 他是太监的祖宗专挑太后下手 差点当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嫪毐

    可能一提到太监这个词,大家就联想到不男不女。的确,这个职位在古代也不怎么被人待见,但如果做得好的,倒也可能做到人生巅峰。像目前我们所能知道的一些比较出名的太监,其实都属于在这一行的佼佼者了。不过就算再牛逼,基于挨了一刀才能进入的职位,都不可能再有后代了,但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太监,不仅没有挨一刀就成了

  • 女将花木兰 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花木兰

    出生年代考证至于花木兰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而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等等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

  • 揭秘卫青的一生:成功往往运气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

    关于卫青的童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卫青的妈妈叫卫媪,是平阳侯家里的佣人,一入宫门深似海是说女人进入皇宫以后,命运就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进入达官贵族的家里的女仆,待遇也差不多,反正结婚什么的,自己是没有支配权的。但是进入青春期的少女,需要恋爱啊,这是人的本能,谁也阻止不了。明的不行,来暗的,最后卫媪

  • 弗拉德三世在历史的长河中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1431年,弗拉德三世生于特兰西瓦尼亚,是德拉库里的二儿子。德拉库里号称恶魔公,在罗马尼亚语中的 “德拉库里”的意思则是“龙之子”。弗拉德三世简介中对弗拉德有着很详细的介绍。图片来源于网络1936年,弗拉德的父亲德拉库里被封伯爵,臣服于奥斯曼帝国。1444年,弗拉德与弟弟拉杜一起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