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为他一连拿下70多个城池,却被扔进锅里煮死

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为他一连拿下70多个城池,却被扔进锅里煮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4/1/7 3:04:26

楚汉之争时,曾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为刘邦出谋划策,接连拿下齐国80余座城池,此人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郦食其

历史对郦食其的描述并不多,战国时期魏国人,秦灭六国以后,郦食其家道中落,沦为门客,虽说如此,郦食其不改其志,始终骜不驯,陈胜等人拉开起义大旗以后,各路人马纷纷响应,郦食其也想大展宏图,但是听到这群人都是些斤斤计较,刚愎自用的无能小辈之后,郦食其果断与他们断绝来往,平时深居简出,几乎没人注意。

不过郦食其一直在寻找明主,后来听说刘邦在陈留驻兵,四处寻找青年才俊,郦食其逢人便说:“别人都说沛公为人傲慢,那是他深谋远虑,这才是我应该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无人引荐。”后来郦食其得知邻居的儿子正在刘邦军中当兵,想方设法让邻居儿子引荐自己。

听闻刘邦一身痞气,许多儒生见到刘邦以后,常常大谈理想,引得刘邦反感,就把他们的帽子拿下来,往里面撒尿,面对儒生常常破口大骂,因此劝说郦食其不要表现的太过“文雅”,后来刘邦派人去请郦食其,两人见面之后,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人为其洗脚,见状郦食其直言不讳:“您是想帮助秦国对抗诸侯呢?”紧接着说道:“如果您想召集义兵,就不应该用这种态度对待长者,实属无礼,试想还会有人忠心追随您吗?”

刘邦幡然醒悟,急忙道歉把郦食其请到上座,两人畅谈未来格局,郦食其认为刘邦聚拢乌合之众,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人马,如何与强秦的正规军对抗,现如今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控制陈留再作打算,陈留是交通要地,城内的粮食足够大军驻扎,郦食其自告奋勇去说服陈留县令,刘邦紧随其后拿下陈留作为据点。

此后郦食其担任使臣,为刘邦游说诸侯,当时项羽大军压境,攻下荥阳,刘邦被团团围住,韩信正在攻打齐国无法分身救援,刘邦没有办法,就想放弃荥阳,郦食其趁机劝说刘邦,但凡成就大业之人,都以百姓为天,而百姓则最看重粮食,现在正有一个好去处——敖仓,敖仓屯有大批屯粮,楚国人虽说拿下荥阳,却没有驻守敖仓,仅仅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残看守,这正是上天给汉军的机会啊,如果现在逃跑岂不是将到手的肥肉扔了出去。

楚汉相持已久,全国动荡不堪,耕地破坏,百姓失去田粮,现如今局势尚未明朗,百姓也没有归属之心,在这个紧要关头,出兵攻占敖仓,堵住交通要地,天下诸侯自然就知道哪一方实力更强,百姓也能归顺我们。

韩信所向披靡,燕赵之地不日就能攻下,只剩齐国还没拿下来,齐国幅员辽阔,借助黄河、济水的天然屏障,即便有数十万军队也无法轻易拿下,还是郦食其出面请求游说齐国,郦食其见到齐王田广,双方争锋相对,郦食其称楚汉双方早已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项羽背信弃义,甚至派人追杀刘邦,刘邦为天下苍生着想,集结先秦诸侯后代,打下土地都分封给诸侯后人,缴获而来的钱财与士兵同享,反观项羽为人残暴,无人愿意为其效力,在此危急时刻,要想保存齐国社稷,只能投降汉王。

一番劝说之后,田广认为郦食其说的有道理,此后撤销防备,整日与郦食其饮酒作乐,这边韩信大胜以后,本想趁势进攻齐国,让他没想到是郦食其早就不费一兵一卒就已经拿下齐王,韩信就想撤兵,结果手下蒯彻却极力反对,劝说韩信:“将军指挥有方,部将浴血奋战,我们拼搏这么多年,才打下了赵国50座城,现如今蹦出来一个郦食其轻而易举的就打下齐国,难道我们这么多将士还比不上他一个人吗?”

韩信觉得有道理,于是整顿兵马进攻齐国,原本郦食其已经与齐王谈妥,撤销了边境防备,韩信军队不费出灰之力,长驱直入打到都城临淄,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欺骗了自己,逼迫郦食其出面让韩信退兵,结果郦食其不从,被田广扔进锅里活活煮死。

随后向南逃走,转头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去救援,正要与韩信交战时,龙且部下却说田广虽然丢了大片土地,但是威信还在,只要他一声令下还有不少心腹会响应,而且韩信长途跋涉,粮草补给是个大问题,所以不需要出面就能平定这场危机。

龙且却认为韩信是卑贱出身,根本不足为惧,韩信派人探明龙且的底细后,无论龙且如何在阵前叫嚣,韩信始终坚守不出,龙且立功心切,韩信假意退兵后,龙且率军追击,结果中了埋伏,楚军大败,龙且与齐王都被杀死,此战过后,汉军终于拿下了齐国。

韩信占据齐国,要挟刘邦封其为齐王,刘邦大怒却又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可惜的是郦食其本来立了一件大功,却惨遭处死,汉朝开国功臣中,郦食其不如张良萧何,甚至也不如陈平,他纵情酒色,狂放不羁,却很对刘邦的脾气,而且敢作敢为,以非凡的政治远见帮助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处死长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努尔哈赤为什么要亲手处死自己年仅36岁的长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万历八年(1580),22岁的努尔哈赤这年当了父亲,他的大福晋佟佳氏给他生了第一个儿子褚英。三年后,努尔哈赤为祖父、父亲报仇,以遗甲13副起兵,40年内,统一女真各部落,并大败明军于萨尔浒

  • 努尔哈赤喜欢多尔衮,为什么又让位给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明朝

    努尔哈赤最喜欢多尔衮,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要把皇位给皇太极呢?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于公元1616年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建立后金国。他自称大汗,改元天命,从此公然举兵与明王朝对抗。提起多尔衮,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气甚至比皇太极还要大,多尔衮

  • 曹操为什么会重用许褚?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许褚有何过人之处,为何会受到曹操的重用,被称为“虎痴”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时期,要说起争议性最大的一个人物,可能就要属曹操了,毕竟他的事迹可以说正也可以说邪,而他最让人,称赞的一件事就是他特别惜才。而且他这个特点的确是在三国时期最为适用的,毕竟我们看哪一个做大事的人都不

  • 明朝的灭亡罪魁祸首是谁?不能全怪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明朝

    明朝的灭亡,不能全怪崇祯帝,罪魁祸首是他的爷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绝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享国277年的明朝正式落下帷幕。明朝虽然灭亡,但明朝灭亡的责任到底属于谁呢?有人认为崇祯是亡国之君,第一责任自然是他

  • 南明皇帝临死前对吴三桂说了什么,吓得他瘫倒在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南明皇帝临死前,对吴三桂说了三句话,吴三桂听完后吓得瘫倒在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 你难道不是一个汉人吗?你难道不是一个明朝的君臣吗?你的良心在哪呀?这三句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南明永历帝朱

  • 明朝将要灭亡时,吴三桂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来营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明朝

    明朝将要灭亡时,为何吴三桂迟迟不来营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当大时代的变革到来时,每一个人都需要抉择。每一个抉择,都是不易的。崇祯末年时,一样如此。皇帝在攘外安内的交替中来回进退,农民军想着如何生存,关外的皇太极正筹划着入关夺取天下。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利益搏斗。但随着

  • 苏麻喇姑的两个习惯:一个是常年不洗澡,另一个更难以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苏麻喇姑有两个奇葩习惯,一个是常年不洗澡,另一个更难以理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苏麻喇姑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虽然是孝庄太后身边的宫女,却曾经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被皇室成员都当作了至亲,苏麻喇姑活了九十岁的高龄,去世的时候就连皇室都为她哀痛。她的出身本是在蒙古一

  • 苏麻喇姑跟玄烨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苏麻喇姑终于承认一生只爱过玄烨一人,只可惜他是主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于大清王朝让小编一直记着就是苏麻喇姑了,在小编很中时看的有关康熙电视剧中,她虽然是位宫女,但是她真的特别出彩,心灵手巧!在相关史籍中在清朝初她还参与了定冠服制度。但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她与康熙之间的爱情,但

  • 懿安皇后晚年为什么与奴婢平起平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懿安皇后,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当了半辈子最尊贵的女人,却在暮年与奴婢平起平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的女人就跟唐朝的文化一样极具看头,而唐朝皇家的女人,又是唐朝女人中,最具看点的一类。这李家的媳妇里,论个性与经历可谓是各有千秋,有享尽赞誉与崇敬的,千年女德标杆文德皇后,有历

  • 孔融为什么会被处死?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融,汉朝

    “孔融让梨”中的孔融后来怎么样了?为何会因道德污点被处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多数家庭在教育孩子尊老爱幼时,最喜欢讲的故事之一是孔融让梨。因此,孔融在很多幼小的心灵中是美德、智慧的化身,这种形象伴随着很多人的一生。但是,让梨之后的孔融怎么样了?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