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惠王魏罃执政52年,让魏国从中原霸主走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魏惠王魏罃执政52年,让魏国从中原霸主走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3/12/9 7:47:43

在位52年的魏惠王这辈子都干了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魏惠王魏罃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国势急转直下,后期只能苟延残喘了,这与他的性格、能力、用人观有很大的关系。

魏惠王的父亲魏武侯,去世的有点儿仓促,没有指定继承人,为了争夺宝座,魏罃和公子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引来了韩、赵两个大国的觊觎,魏国差点儿亡国。

魏国内斗,国势动荡,韩魏两国看到了摆脱恶邻的机会,于是发兵攻魏,在打败魏国大军后,进一步围攻了国都安邑,魏国君臣坐以待毙,毫无办法。

天佑魏国,这时候韩赵两国发生了矛盾:赵国主张杀了魏罃,立公子缓为国君,在魏国身上割肥肉;韩国主张不杀魏罃,将魏国一分为二,这样的话以后就构不成威胁了。

不管用哪个策略,魏罃都会倒大霉,这时候倔强的韩王帮了他一个大忙:赵国不同意韩国的做法,韩王很不爽,连夜将大军撤了回去;赵国一看独木难支,也撤军了。

捡了一条命的魏罃,在宰相公叔痤的支持下,趁机做掉了对手公子缓,登上了帝国宝座。

缓过劲儿来的魏罃,就开始对付韩赵这两个不够意思的兄弟了,韩赵不经打,很快就低头了。

魏国在修理这两个小弟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很不安分,都在偷偷地扩大地盘,发展实力,放任他们这样发展下去,魏国的霸主地位很快就会岌岌可危,思前想后,魏瑩做了这辈子最大的一件错事:迁都,将魏国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

迁都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了:秦国来了一次精准的打击,直接攻下了安邑,虽说后来魏国又收了回来,但已经无力遏制秦国东进的步伐了。

魏国迁都后,又犯了一个错误:魏惠王集团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要想征服天下,就必须先征服自己的两个小弟。于是发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齐国发兵大梁,魏军大将庞涓回军救援,在桂陵遭到齐军埋伏,大败;几年后,包围韩国都城新郑,齐国旧计重施,在马陵再次打垮魏军,这一次魏国损失惨重,精锐尽失。

魏国战略向东迁移,体现了魏惠王的勃勃雄心,只可惜他志大才疏,能力撑不起野心,最后搞砸了。

志大才疏,错失人才

魏国霸业失败,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优秀人才的辅佐;魏国本身不缺人才,关键在于不会用人,还将商鞅、张仪这样的大才送到了敌国那里。

客观地说,这个问题不能有魏惠王一个人来背锅,在他的祖父魏文侯后期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在他的父亲手里继续发展,到魏瑩自己执政时,这个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魏国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

魏文侯初期,礼贤下士,招揽了很多不同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比方说李悝乐羊吴起、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前面四个具有浓厚的法家背景,后面几个是儒家代表人物。魏文侯重用法家人物做实事,利用儒家人物来引进更多人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刻意压制法家人才的嫌疑。

特别是吴起,论文化修养,丝毫不比子夏差,他讲解《春秋》自成一派,对治理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论军事才能,更是无人能比;论政务能力,也有很出色的表现。可是这样的人才,就是当不了相国,对于立志要拜将入相的吴起来说,无疑是十分郁闷的。当魏武侯变现出怀疑、不满后,他便毫不留恋的出走了。

名将吴起,离开魏国后,在楚国建功立业

相对的,儒家培养的贵族子弟得到了重用,比方说魏惠王重用的公叔痤就是魏武侯的女婿,公子卬更是魏国公室。

当吴起、商鞅不得志时,代表着一大批出身低微的士子看不到出路,只好远走他乡了。

好大喜功,僭越称王

魏罃的错误还在于,魏国霸主之位明明已经开始摇摆了,自我感觉却很良好,觉得魏国还很不错,经常摆出老大的姿态。

非常嚣张的魏惠王

秦孝公为了摆脱魏国的压力,采用商鞅的建议,怂恿魏惠王大建宫殿,率先称王。魏惠王称王后,齐国等国很不满,加速了魏国与中原诸侯的矛盾,魏国战略重心东移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魏惠王在位52年,虽有万丈雄心,可惜好大喜功、志大才疏、不会用人,导致魏国的霸业逐渐衰弱。

标签: 魏惠王战国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如何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稳定霍光掌控权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宣帝刘病已是一个传奇,首先他的身份是一个传奇,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长子刘进的儿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刘进与爷爷刘据都在巫蛊之祸中,被曾爷爷汉武帝害死,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时,他的父母亲、爷爷奶奶全部去世,

  • 他是南宋水军名将,李宝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宝,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元日》,是北宋名臣、大诗人王安石所作,描写了宋朝民间百姓在过年时的喜庆景象,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悬挂桃符,一派祥和喜悦气氛。然而,王安石死后仅仅50多年,宋朝历史上最为黯淡的一个新年来临了。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名震天下的抗金

  • 卫青出身卑微又是私生子 汉武帝为何会重用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卫青

    对卫青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卫青是汉武帝时代在迎击匈奴上做出巨大成就,被汉武帝任命为车骑将军的卫青将军。卫青也是私生子。因为出身卑微,为人谦和老实,工作努力,善于学习,尤其热爱武术。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强健的体魄。平阳公主看中了他,

  • 林冲是如何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的 林冲大概有几种途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林冲,宋朝

    对林冲教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宋朝的职官相关制度,林冲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大概有四种途径:首先,通过武举入仕,进而逐步走上禁军教头岗位。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唐,到宋朝逐步完善。宋朝的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种。其中,武科举考试包括武艺、体力、策论。王安石王变法后,正式

  • 刘邦死后吕后杀害了许多刘氏宗亲 刘肥为何能逃脱出魔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后,刘肥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刘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汉高祖刘邦作为开国皇帝,给汉朝带来了未来,但是汉朝真正进入巅峰状态是在汉武帝时期,在这之前,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阻碍汉朝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汉高祖去世后的不久,当时汉惠帝继位,但实际实权是掌握在手上的,吕后

  • 刘备托孤时,为何会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西方有句话说得好,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雷姆特;在东方,对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是这样的,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三国,政界人看到的是曹操高超的领导艺术,商界的人看到的准确的情报,巧妙的战术,社会上的人看到的

  • 夺门之变当晚于谦为什么不阻止 于谦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夺门之变,于谦

    对夺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夺门政变是一场军事政变,这场政变从策划到实施仅用了几天时间,以于谦为首的内阁官员都来不及反应。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伐瓦剌失败,明军在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消息传回北京,明廷大臣们便拥立英宗唯一的弟弟朱祁钰继位为皇帝,

  • 雍正的兄弟大部分都是在任内去世的 雍正有没有杀自己的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杀兄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雍正有十五个兄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雍正的任内去世的,世人猜测与雍正有关。因此,他被世人诬陷的罪名有很多,其中最多的是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谄媚,任臣。之后,雍正写了《大义觉迷录》为

  •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雍正为什么不杀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张廷玉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张廷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廷玉与年羹尧和隆科多有本质上的区别,年羹尧和隆科多内外勾结,飞扬跋扈,视皇权如儿戏,二人被雍正帝收拾完全是咎由自取。可是张廷玉却是雍正帝最为倚重的汉族官员,而且在整个雍正年间张廷玉都忠心耿耿,办事得力,君臣之间相处融洽,雍正帝虽以冷血无

  • 揭秘明朝国舅爷,抢了别人的妻子又被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通,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成化皇帝朱见深,有个极为得宠的妃子万氏。万氏有三个弟弟:万进、万通、万喜。三个兄弟仰仗着姐姐的势力,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其中老二万通尤其顽劣豪横,京城人无论贫富贵贱,一律称呼他为“万二”。万氏兄弟的父亲万贵原本是罪犯,被释放后很低调,屡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