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屹立朝堂50余年不倒,是什么原因呢?

李鸿章屹立朝堂50余年不倒,是什么原因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29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4:35

在历史长河中,李鸿章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鸿章,他聪明是肯定的,他不聪明,坐不到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这样的高位,更不会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视为“东方俾斯麦”;慈禧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那李鸿章到底聪明在哪里呢?

他的聪明可以从以下两件事窥知一二。

同治元年(1682年),曾经席卷清朝半壁江山,弄得咸丰、同治两代帝王焦头烂额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一年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清军大将曾国荃率兵水陆并进包围天京(今南京)。但是,正当清廷认为已经胜利在望时,让清廷想不到的是,这一围会是整整两年的时间。

当时,天京虽被围困,但在天京的太平军,其战斗力并不弱,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荃才攻克了处在钟山上的太平军大营。而此时,清廷认为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已到,于是为了增加清廷的胜算,同时也为了瓜分曾国藩的功劳,避免出现功高盖主的问题,清廷遂急命李鸿章发兵会攻南京,援助曾国荃。

当时李鸿章是唯一能抗衡曾国藩的存在,同时清廷派李鸿章前往,还有分裂淮军,及削弱曾国藩影响力的意图,毕竟南京被攻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论是谁,只要领兵前往天京,就能得到一份通天的功劳,而曾国藩势力肯定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围了两年的天京,在要摘桃子的时候,被人强摘。因此,如果李鸿章率兵前往天京,曾国藩势力必定会对李鸿章怀恨在心,而如此,两方势力必定会反目成仇。到那时,只要李鸿章、曾国藩两方势力起内讧,清廷就可坐收渔翁之利,稳固清朝的天下。

可让清廷想不到的是,李鸿章却并未率兵连夜赶往天京。此时,李鸿章是拒不发兵,甚至不惜装病来拒绝清廷催促发兵的旨意,他向清廷奏称“感冒风湿,眠食顿减”,需即行回苏“就医”,利用这个借口,李鸿章拖延会攻天京达数日之久。而就这样,两个月后,直到曾国荃攻克南京时,李鸿章都依然按兵不动,未发一兵一卒。

李鸿章这番作为,曾国藩是十分感激,当时淮军在攻下天京后不久,李鸿章前来贺喜时,曾国藩是亲自出城相迎。而在当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十分不解曾国藩的举动,他认为曾这么做实在是有失身份,毕竟曾是李鸿章的老师,老师去委身迎接学生,未免有失体统,所以他劝曾在大营等候即可,无需去城外迎接。

但是,曾国藩听后,他非但没有赞同,还斥责道:“南京城破是大势,李鸿章一直按兵不动,实为大度胸怀,倘若出兵必分你的功劳,必然引起你们两军不团结,影响以后大业”,可以说曾国藩与李鸿章看的都很痛彻,他们都知道,清廷让李鸿章去参与到进攻天京的战争中,这是想让他们汉人内讧,以此坐收渔翁之利。因此,他们绝对不能“自相残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太平天国覆灭后,继续为清廷所用,不至于枉送性命。

此后,天京攻陷后,清廷是大封功臣,各级将领都得到了该有的封赏,而在封赏中,曾国荃自然拿了头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当时,拿了头功的曾国荃却并未让其他将领所信服,他们都认为曾国荃的功劳实在是名不副实,是十分嫉妒他所得到的封赏。因此当时关于曾国荃的诽谤谗言是像雪片一样飞往朝廷。

但是,对于此事,李鸿章却是一言不发。按理说,当时曾国荃的军队能够攻克天京,这之中李鸿章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若不是李鸿章在江苏和左宗棠在浙江外围与太平军作战,切断了南京城内的救援力量,曾国荃绝对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攻克南京,立得头功。可就是拥有如此大功劳的李鸿章,他却对曾国荃拿到头功的奖赏,没有一丝的话语,对于左宗棠等联合众人一致诽谤曾国荃的事情,李鸿章不但没有参与诽谤,更是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劳,甚至还向朝廷尽力表彰曾国荃的功劳。

从这点,我们亦可看出李鸿章的聪明,他深知若参与诽谤曾国荃,则势必要与曾国藩为敌,而以当时曾国藩的地位,以后在朝堂上,他肯定是会遇到多种障碍的,是不利于他政途的。况且,李鸿章也知道,朝廷巴不得他们内讧,只要他们内讧,这样,清廷就可以将他们分而治之,如此,到那时候,他们只能是沦落为清廷任意宰割的存在。

标签: 李鸿章清朝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赵佶皇后郑氏是怎么上位成功的?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氏,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徽宗赵佶皇后郑氏是怎么上位成功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郑皇后,宋徽宗赵佶皇后。她最初只是向太后身边的一个小小的侍女,最终却成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几个月间就从贤妃晋封为淑妃,又晋封为贵妃,大观四年(1110年)十月正位中宫,成了皇后。至于郑皇后受宠的原因,史学界也没有统一

  • 十三弟胤祥没被雍正杀死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他们的感情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胤祥,清朝

    你们知道十三弟胤祥没被雍正杀死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雍正能在九王夺嫡中胜出,三个人物是关键,第一就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第二就是边疆大将年羹尧,第三个就是自己的十三弟胤祥。但雍正上台之后,隆科多被雍正囚禁至死,年羹尧更是被直接赐死,雍正的其他兄弟都被雍正囚禁或是杀害,唯独十三弟胤祥得到

  • 十三爷胤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康熙为什么那么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胤祥,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十三爷胤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父亲,共育有55个子女。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纠结的父亲,两废太子,临终前都没有公开继承人是谁。后来,四皇子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其余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善终外,当年参与夺位的均无好下

  • 唐宣宗早就了“大中之治”,为什么小时候会被嘲笑呆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他在唐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李世民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多电视题材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太宗子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的影响,远不是开国皇帝李渊可比。然而,在唐朝后期,有

  • 唐朝第一任宰相裴寂与李渊的关系交好,为什么晚年结局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裴寂,唐朝

    裴寂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的宰相,说起来名人不少,有名满天下的房玄龄、狄仁杰、姚崇,也有臭名昭著的李林甫这样的人。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虽然从名气上看,不如房玄龄、狄仁杰,但是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因为他是大唐一朝的第一位宰相裴寂。裴寂是什么人呢?裴寂字玄真,裴寂从

  • 李亨刚登基为什么就迫不及待把年号改了?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亨,唐朝

    每当一提起李亨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在杜建鸿等人的陪同下在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登基称帝,这就是唐朝历史上争议颇大的唐肃宗。然而,令后来的历史学界感到有些疑惑不解的是,唐肃宗李亨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将天宝十五年这一年号改为至

  • 有着西晋第一财富之称的石崇到底有多富有?他的钱从哪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石崇,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石崇的故事。金钱和美女是人们热衷中的两个话题,西晋时期的石崇不但占有着天下第一的财富,还拥有着世上数一数二的美女绿珠。假如当时有人发布《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名居榜首的肯定是石崇,如果当朝皇帝司马炎不肯屈尊

  • 孟昶:五代十国最仁慈的皇帝,他死后百姓都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昶,五代十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孟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学者查慎行写过一首诗《汴梁杂诗》:“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这首诗的主题,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帝位

  • 明朝唯一的女将军,秦良玉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良玉,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良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过去的评书戏曲中,经常可以见到女性武将角色,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唐朝时的樊梨花,宋朝的刘金锭、穆桂英、佘太君等等,她们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不让须眉。而真实历史上,女子参军作战,甚至成为领兵武将,这种事在男尊女卑思想占统治地

  • 朱祁镇和朱祁钰相比 究竟谁做皇帝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祁镇和朱祁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能力,朱祁钰的能力在朱祁镇之上。论对大明的贡献,朱祁钰对大明的贡献毋庸置疑也远在朱祁镇之上。朱祁镇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灾难,而化解了这个灾难的人就是朱祁钰。对于朱祁镇,明史如此评价:“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而对于朱祁钰,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