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汤之死冤是不冤?为何大臣们都弹劾张汤?

张汤之死冤是不冤?为何大臣们都弹劾张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1/25 23:18:1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汤之死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张汤之死也冤也不冤。冤,是因为他对汉武帝刘彻忠心耿耿;不冤,是因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他而死的冤魂并不少。但不管冤不冤,张汤都注定不能得善终。作为名臣他劳苦功高,作为酷吏他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朝堂如战场,四面是敌还怎么存活?一人一刀就足以把他砍翻。(电视剧中的张汤)导致张汤自裁的主要是两件事:一、御史中丞李文诬告张汤图谋不轨李文是河东郡人,不知道张汤怎么得罪过他,反正他很讨厌张汤,担任御史中丞后总是针对张汤,想找到对张汤不利的证据,却没能找到,颇为郁闷。张汤有个很得他信任的属下鲁谒居,见李文总是找张汤麻烦,就指使人诬告李文图谋不轨,刘彻让张汤审理此事,张汤明知道是鲁谒居指使人诬告的,但正和他心意,就把李文处以死刑。

没过多久,鲁谒居生病了,张汤亲自上门看望,赵王刘彭祖早就在盯着张汤,就密告张汤和鲁谒居在商议大阴谋。赵王恨张汤,是因为赵国以冶铸为业,张汤则建议刘彻把铁矿收归国有,如果真收了,赵国就穷了。(面对美人计的张汤)刘彻将此事下到延尉审理,主要审的是鲁谒居。谁知鲁谒居恰巧病死了,他弟弟就被牵连。张汤想暗中帮助鲁弟,但肯定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装作不认识他。鲁弟却以为张汤真不管自家了,大为愤恨,上书告发鲁谒居和张汤诬陷御史中丞李文,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刘彻让减宣去审理。这位减宣同样是个酷吏,早就看不惯张汤了,瞒着刘彻严加拷问。

正在此时,又有人密告张汤。(电视剧中的东方朔和张汤)二、丞相府的三位长史诬陷张汤图谋私利、还有奸邪之事当时的丞相是庄青翟,因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被盗一事而准备向刘彻请罪。上朝途中,庄青翟遇到了张汤,为了多一个人分担罪责,约着张汤一起请罪。估计也是看张汤得宠才约他,指望他能让刘彻息怒。张汤当时答应了,但转过头一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只有丞相在四时到各国陵祭拜,下葬钱被盗也是丞相的问题,我有什么罪?所以庄青翟谢罪后,他不但没动,还弹劾庄青翟。刘彻果然很生气,还把这事儿交给张汤去办。庄青翟又恨又怕,回家和三位长史一说,长史们就准备陷害张汤了。

这三位长史是朱买臣、王朝、边通,陷害张汤不只是为了替丞相出口气,还因为张汤也曾得罪过他们。(覆水难收,夫妻情断)没错,朱买臣就是“覆水难收”故事里的那位,曾以会稽太守升任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后来犯了法被免官,又起用为丞相长史。张汤对他很不客气,他就怀恨在心。王朝和边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都曾当过比张汤高的官职,又都被降为丞相长史,身份的落差让他们分外敏感。而张汤曾多次代行丞相职,和他们经常打交道,并不顾忌他们的玻璃心,他们就觉得受到了侮辱。三人告张汤利用国家政策谋取私利,说是张汤先对皇帝提出某项建议,只要皇帝同意了,他就立刻告诉商人朋友田信,田信便囤积货物获取暴利,所得分一半给张汤。

这是真正的捕风捉影,毫无根据。但张汤得罪的大臣太多,大家痛打落水狗,纷纷上书弹劾张汤,凑了八条罪名。刘彻派使者以这八条罪名问罪张汤,张汤一一辩解。后来刘彻又派人责怪他狡辩,张汤就自杀了。因为他已经明白刘彻的意思,用不到他了,该鸟尽弓藏了。(电视剧中的刘彻)【结语】张汤死后,家里的财物不超过五百金,还都是刘彻赏赐的,并没其他不明来源的财产。这就证明他是被诬告的,刘彻又后悔了,将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人处死,丞相庄青翟也只得自杀。总之,张汤不是典型的忠臣或奸臣,他一方面用法严酷,罗织罪名;但另一方面为官清廉,极有才能。不管怎样,罪不致死。

标签: 汉朝张汤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上厕所为何会备红枣?背后原因难以启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

    皇帝上厕所时为什么会备着红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皇帝有了便意之后,先招呼身边的太监,只需递一个眼神,太监就知道什么意思了,然后会赶快派人把“恭桶”抬过来,有的负责脱裤子,有的拿纸巾候着,完了之后,有人擦屁股,有人提裤子。咱们上厕所,要是有人盯着,会非常不习惯,然而皇帝

  • 是“良医”还是“庸医”?袁崇焕于明朝是个怎么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袁崇焕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袁崇焕于明朝是个怎么样的存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一个国家走到尽头时,就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身体的各种病症都会表现出来,就比如大明王朝,当这个庞大的帝国即将崩塌时,不仅天灾不断,而且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起义军,外有后金虎视眈眈,整个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和珅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 和珅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敛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清朝

    和珅为什么不断敛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钮钴禄·善保,可能众位读者一脸茫然。但是如果提起和珅,众人肯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大贪官!钮钴禄·善保,其实就是和珅。清朝的和珅,可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巨贪。到底有多贪?根据史料记载,嘉庆帝下旨抄和

  • 沈万三和和珅都是富可敌国的大人物 两人相比谁更加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沈万三,和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跟沈万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我认为有两大土豪,一位是商人起家名叫“沈万三”,一位是贪官敛财名叫“和珅”。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富可敌国的大人物,那么他们两个相比谁更加有钱呢,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比较。帮皇帝犒劳军队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本名沈富,字仲

  • 陆九渊是什么人?陆九渊为何要质疑孔子的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陆九渊

    陆九渊是什么人?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地、君、亲、师"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祭祀对象和价值观念。它指的是,我们要以大自然、君主、亲人、师长为尊敬的对象,这也是儒教重要的理念之一。古代社会,人们严格按照这一等级制度生活。这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的同时,也束缚了民众的思想,导致自我意

  • 朱元璋为什么有两张脸?哪一张才是真实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为什么有两张脸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放牛娃到和尚再到明太祖,朱元璋算是所有帝王中出身最低下的一个,一生经历堪称传奇。但和一生经历相比,他的长相却一直存在争议,到底是面容英俊还是丑陋不堪,从来都议论不断,因为没有哪个帝王像他一样,拥有两幅截然不同面容。朱元璋从小

  • 姚广孝为什么会被成为“妖僧”?姚广孝有什么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姚广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姚广孝有什么本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明朝历史上,道衍和尚——姚广孝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晚明文人凌濛初在其作品《拍案惊奇》中,收录过关于道衍和尚的一些传说。在近年来,很多以“靖难之役”为题材的影视中,道衍和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道衍和尚有着一个别称:黑袍

  • 因容貌秀丽被雍正看中,死后却迟迟没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常在,清朝

    趣历史小编说的这个是雍正皇帝的一位妃子,也就是马常在!小编收集资料得知,当时马常在刚进宫时,因为家世背景比较一般,因此只是一个小小的答应,在后宫众多貌美的妃子中,并不算是人上人,因此雍正最初没有注意到她!偶然的一次机会,雍正被这个长相精致的马常在吸引了,想给她封号,可考虑到她的家世背景,于是就把她封

  • 揭秘:苏秦为什么会投靠“最弱”的燕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秦,春秋战国

    你们知道苏秦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苏秦,战国时著名的外交家、谋略家,纵横家中“纵家”代表人物,与当时“横家”代表人物张仪同属鬼谷门下,两人既是师兄弟也是政敌。当年张仪穷苦潦倒之际,被苏秦所说“不值得收留之人”所激怒,决心以“连横”破“合纵”,入秦为官。而早年与张仪有同样经历,也是穷困潦

  •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为什么不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崇祯

    还不知道:崇祯自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44年,崇祯17年,李自成率领着明末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彰仪门,李自成率领着部队蜂拥而入。崇祯皇帝无奈,心想大势已去,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煤山。崇祯皇帝上吊殉国,两百对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