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为什么能成“明朝第一人”?张居正有和过人之处?

张居正为什么能成“明朝第一人”?张居正有和过人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27 更新时间:2023/12/30 19:52: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名臣张居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提到历史长河中的名臣,相信人们会给出许许多多的答案。举例来说,像辅佐汉高祖刘邦创基立业的贤相萧何、为报答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武侯诸葛亮、犯颜直谏大胆指出唐太宗施政疏漏的魏征等人,都引领着那个时代的风尚,影响着后世的无数人,因此毫无疑问有着被誉为名臣的资格,值得被后人尊敬和学习。

说完汉唐,我们再看看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王朝,它存在二百七十六年,涌现过不少的杰出人才。早在明朝初立之时,太祖朱元璋身边就有刘基、李善长这样智谋过人的贤士。成祖朱棣继位后,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得到重用,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以博学多才著称的他主编的。尽管明朝的名臣为数众多,但许多人都认为在他们当中能够位居魁首的应该是中兴功臣张居正。

那么,张居正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说他有资格被称作明朝名臣第一人呢?

笔者认为,之所以张居正有着良好的声誉,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对明王朝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二是他对历史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首先,我们看看他有哪些贡献。嘉靖四年(1525),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县一个书香世家出生,他从小聪颖异常,十五岁时就考中了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触及的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随后便跟随在内阁重臣徐阶身边学习治国理政。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观察,他将当时明朝社会普遍存在的六个问题归纳总结并给出解决办法,写成了《论时政疏》上奏。可惜的是,不管是嘉靖帝还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严嵩都对这个年轻人的爱国热情不屑一顾,张居正空有治国的想法却不能将其践行,自己的才华也全然无从展现。

嘉靖帝去世后,张居正在徐阶引荐下成功入阁,隆庆帝在位的六年间,张居正终于慢慢崭露头角,在朝中有了一定的地位。隆庆六年(1572),年仅十岁的万历帝即位,原本的内阁首辅高拱因惹怒李太后被废,张居正则被选中,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领路人。

针对当时官员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张居正出台了"考成法",所谓考成法,就是把各部门需要完成的任务全部登记在册,然后逐级下发,明确大小官员的应尽职责。等到规定期满,朝廷根据册子排查各官员政绩,表现优秀者得赏、表现不佳者受罚。通过这一手段,张居正成功选拔出了一批能力较强的官员,这当然是十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据统计,考成法出台后,因为政绩不达标被裁撤的官员占到了总人数的三成,可见张居正改革力度之狠,以及当时明朝官僚制度之腐朽。整治完官制,张居正又将目光放到了赋税上,赋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来源,但当时赋税征收存在混乱不均、逃税严重等问题。

为此,张居正颁布了著名的"一条鞭法",也就是把赋税徭役全部折算成银两,按照拥有土地的数量缴纳。

原本,百姓们上缴粮食等作为赋税,但其中很多还没来得及运输入库就腐坏,且数量巨大运输成本高。一条鞭法实施后,百姓们纷纷将粮食及时兑换为银两,既避免了浪费、节省了运输成本,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提升。抛开一条鞭法存在的弊端,它无疑是张居正发起的一场划时代改革,对国家经济状况和社会阶级矛盾都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为明朝殚精竭虑,做出了关键的贡献,可以说是"万历中兴"局面的缔造者。如上文所说,政治上他颁布了考成法,经济上他实施一条鞭法,这些改革都成功为明朝延长了寿命。另外,军事上张居正还用了戚继光、李成梁等优秀将领,这对于明朝的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张居正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如果身处那个时代,敢于变革、愿意着手解决社会问题的张居正确实值得尊敬。经过一系列改革,明朝的国力得以从嘉靖后期的衰弱状态回升,社会矛盾也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对于明朝来说,张居正的作用几乎能说是无可替代的,如果不是他,明朝末年那样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外部压力很可能会提前到来。有人说,明朝最后七十六年是靠张居正才得以延续,此话虽有夸张,但张居正也实在无愧明朝第一名臣的赞誉。

标签: 明朝张居正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胤祕:康熙帝最小的儿子,躲过了九子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爱新觉罗·胤祕,清朝

    你真的了解爱新觉罗·胤祕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爱新觉罗·胤祕,康熙帝最小的儿子,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康熙帝驾崩之时,他才只有六岁,而此时,与他同父所生的大阿哥胤禔已经五十一岁了,年龄上的悬殊不可谓不大。他的生母是穆嫔陈氏,史料中对于陈氏的记载不多,只说他是苏州人陈岐山之女,并于

  • 花云: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花云,明朝

    你真的了解花云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花云,怀远人。其人面貌奇伟粗黑,骁勇善战,花云在至正十三年投靠朱元璋。老朱看他像是个能打仗的,于是常常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无不攻克。老朱攻滁州时,花云为先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后,他因忠勇任宿卫,又随军攻集庆,擒获敌兵三千,被升为总管。之后老

  • 三国武将实力排名!演义中的典韦是否真的能排在第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典韦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武将排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谈到演义中典韦的武力,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民间顺口溜,许多人也把这个顺口溜当做了演义中武将实力排名,然而这是毫无道理的,首先这个顺口溜来源虽然不确定,但三国演义的原著中是绝对没有提过的,另外“一吕

  • 南宋奸相贾似道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背负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贾似道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南宋奸相贾似道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南宋的两大奸相,第一个是秦桧,第二个便是贾似道。秦桧杀害岳飞、里通外国,其罪行罄竹难书,然而提到贾似道,很多人都骂他不是好人,但她究竟做了哪些坏事能够说上来的恐怕并不多。贾似道最大的罪行在于南宋在他当权时期正在走下坡路,虽然

  • 同样都是权臣 赵高可以弄死胡亥,吕不韦为何斗不过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赵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不韦和赵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权臣,除了少数能够忠心对待皇帝的,大部分人都心怀不轨,哪怕他们一开始也都是想要从一而终,但是随着对权力的痴迷,便越发深陷权力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只要握住手中的兵权和人脉,哪怕点检做天子也

  • 隋朝太子杨勇和杨坚相比 究竟谁更加贤良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杨勇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朝太子杨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今天要说的是隋朝太子杨勇,我们都知道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大一统王朝,一共只有两位皇帝,这两位皇帝也是截然相反,一个励精图治号称千古一带,一个昏庸无道葬送了隋朝的江山。我们在聚焦在这两位皇帝身上的时候,一直都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隋文

  • 陈亨:朱元璋手下不知名的武将,他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亨,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朝臣群体,可谓是良将奇才汇聚一堂。文臣有深谋远虑的朱升、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才高八斗的宋濂,武将更是群星璀璨,有谋勇兼备的徐达、忠义勇烈的常遇春、威猛善战的傅友德等人。他们都曾为了大明江山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不仅在青史上

  • 满宠:曹操手下第一酷吏,还曾参与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满宠,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满宠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满宠是曹操手底下的第一酷吏。大家可能对酷吏这两个字没什么概念,那就说一件小事情让大家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曹洪有个亲信小弟犯了事儿,满宠要杀这个小弟,要知道曹洪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曹家的核心人物之一,更主要的是当年曹操被徐荣打的大败,曹操的

  • 官渡之战时,袁绍把全军粮草存放在乌巢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绍,三国

    对袁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袁绍与曹操之间爆发了战略决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凭借偷袭袁绍军队的后勤补给基地乌巢成功,本来居于劣势的曹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说偷袭乌巢是整个官渡之战的转折点,也是袁绍阵营在

  • 雍正的儿子弘时,历史上三阿哥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弘时,清朝

    对弘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句话是虎毒不食子,雍正儿子不多,那真是死一个少一个。所以雍正再怎么厌恶弘时,也不会赐毒酒给他,顶多花点钱、给点待遇养着,不让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染指实权,也就行了。爱新觉罗家族,从来没有杀儿子的传统,儿子再大逆不道,也就是圈禁了事,关起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