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在他母亲死后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呢?他投奔曹操或许另有隐情

徐庶在他母亲死后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呢?他投奔曹操或许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4/1/16 9:26:18

大家都知道,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还有个顶尖谋士叫徐庶徐元直,关羽张飞赵云对这个化名“单福”的人也很佩服。可是曹操为了得到这个人才,就跟程昱定计,绑架了徐庶的母亲,然后伪造了徐母的手书,把徐庶骗进了曹营,徐母为了不让儿子真心对待曹操而自尽了。这时候人们就很奇怪了:徐母既然已经自尽,徐庶跟曹操已经有了“杀母之仇”而且了无牵挂,为什么不像关羽那样“逃归刘备”而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呢?难道他是准备找机会刺杀曹操替母报仇吗?

是翻开史料一看才知道我们都被《三国演义》骗了——徐庶进曹营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他说的话比谁都多,因为他的职务就是言官二把手,就是靠说话换饭吃的,而他离开刘备投奔曹操,也没有在母亲死后刺杀曹操或逃归刘备,也或许是另有隐情。

其实单福并不是徐庶的化名,他本来就叫单福,徐庶才是化名。徐庶(为了读来顺口,我们还是叫他徐庶吧),本来是个剑侠,《魏略》记载他“少好任侠击剑……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官府抓到徐庶之后准备当众凌迟处死,幸亏被同伙劫法场解救(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于是徐庶“改邪归正”,“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这才成了文武双全的一流谋士。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是百分之百的虚构,这一点从他后来的官职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就是靠发言来吃饭的——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提意见。徐庶在曹营先后当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秩比二千石随侍君王左右,那是可以参与机要的,而御史中丞就更了不起了:那是仅次于御史大夫的言官首领。而更重要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御史大夫又叫大司空,陈琳替袁绍起草檄文骂曹操,称呼就是“司空曹操”。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不会任命一个“一言不发”的人来当言官二把手。事实上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说这个汉是汉献帝倒说得过去,因为徐庶投奔曹操的时候,汉献帝还是大汉天子,曹操还是大汉丞相,徐庶在他那里顶多算是“身在汉营心在汉”。而徐庶对大汉王朝的“忠贞”那也是远远比不上荀彧荀攸的,这叔侄二人都因为反对曹操称公称王被迫害致死,而徐庶则是在曹丕篡汉之后还当他的御史中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徐庶只是个御史中丞,还替他打抱不平:“曹魏人才何其多也,咋就不重用徐庶和石广元呢?”这说明在三国时期,谋士们都是打工仔,跳槽换老板都是正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言不发”的事情,因为每个三国枭雄都很知人善任,谁也不肯养一个废物。

徐庶在《三国志》里没有个人传记,但是从《诸葛亮》传里,却可以发现端倪: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也就是说,徐庶曾经跟诸葛亮一起给刘备打工,曹操也没有费劲巴力地使什么计策,甚至可能不太关注徐庶这个人,抓到徐庶的母亲,只是个意外收获。而徐庶能够主动“诣曹公”,可能是另有隐情的。

我们知道,当阳长坂一战,刘备被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曹操还没来呢)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刘备的一些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曹纯抓去了(后来也没归还),要不是赵云保护甘夫人刘禅杀出重围,刘备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徐庶的母亲自然没有资格得到赵云的保护,所以也被曹纯抓去了,同时被抓的刘备手下家属不计其数,战后甄别一下自然会分批释放——曹操虽然有些特殊爱好,但也不是滥杀无辜见到女人就留下的。

那么徐庶为什么一听母亲被俘就风风火火地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呢?我们必须看到,刘备当时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要是没有孙权插了一杠子,曹操灭刘备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刘备集团“破产”,那就是个时间问题。而作为“择主而事”的汉末谋士,跳个槽换个主公,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另外一点就是徐庶在刘备阵营已经不是参谋长(谋主)了,取代徐庶位置的,就是他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当时刘备跟诸葛亮“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连关羽张飞都有点嫉妒(不悦),就更不要说曾经的第一谋士徐庶徐元直了……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死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呢?有什么隐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宫廷政变,李世民通过这次宫廷政变除了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李渊让位顺利的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和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也一并被李世民处死。我们说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或许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毕竟当过太子他的后代会对李

  • 她是出身显贵的妃子,可是她的儿子被皇后抢走,她还被皇后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汉和帝

    汉章帝刘炟的妃子梁氏是汉和帝刘肇的生母,按理说,她应该母以子贵,可是事实上,她却因这个儿子被皇后害死。梁氏虽然是妃子,可是出身显贵,她的父亲是褒亲侯梁竦,她的叔叔是前太仆梁松,她的伯母是舞阴公主。梁氏自幼丧母,是她的伯母舞阴公主把她养大的,也算是公主的养女了。建初二年,在梁氏十六岁的时候,她和她的姐

  • 诸葛亮这次轻而易举的胜利,为蜀汉的亡国埋下的祸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蜀汉

    自兵败街亭及陈仓无功而返之后,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天发动了第三次北伐之战。这场战争的时间很短,过程也非常简单,其大致的进程是这样的:北伐大军自汉中出发,向西进攻曹魏占领的武都及阴平二郡。此战担任大军先锋的是将军陈式,按照战前部署,他的首个攻击目标是武都郡。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闻讯后,立

  • 大唐燕王罗艺是如何得势又失势的呢?只因为下错了一步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世民

    隋唐演义中,提到罗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幽州王,雄霸一方。他有个武艺超群又英俊帅气的儿子,那就是人称“冷面银枪”的罗成。他还有个在界牌关大战番将的孙子罗通,另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外甥秦叔宝。演义终归只是演义,并非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罗艺并非世代居住在幽州,他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襄樊),跟诸葛亮是老乡。他爹

  • 这个算命先生明明算中四个宰相,为什么饿死街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算命先生

    让你嘴快,饿死也活该。但凡相术很高明的人,给人看面相的时候,说的都比较含蓄,半明半暗的,从不把结果全告诉对方,这种做法在占卜和算卦行当叫“不能泄露天机”,否则,要遭报应。当然,那些江湖骗子除外,可是,什么事都有例外,北宋时期有一个相术高明的人,因为给人看相说露了底,最终导致饥饿而死。事情的原委是这样

  • 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所向披靡,他们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忽必烈

    蒙古铁骑作战能力彪悍,令人闻风丧胆,但是,他们之所以这么厉害,靠的不仅是武力,特别是他们能够特别注重人的利用。他们特别重视能工巧匠,对汉人工匠也一律优待。因此,蒙古大军的队伍中补充了很多的先进仪器,非常利于攻城掠地。也因此,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但敌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过去,认为他们仍然只会用

  • 两位考生同时交卷,皇帝竟说:在大殿上打一架,胜出者就是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宋太祖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种比赛,都必须有统一的规则,古代的科举考试也不例外。读书人多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后就能够入朝为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起初,并没有殿试这一环节,直到唐高宗时时期,殿试才第一次出现,即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从进士中选出更优秀的人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北宋初年,

  • 崇祯皇帝死后,明朝为什么还能延续100年呢?主要是靠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崇祯

    许多人都知道,明朝崇祯皇帝极为节俭,甚至是达到了抠门的程度。他的宫中从无宴乐之事。龙袍穿破了也不舍得换,修修补补继续穿。至于对大臣,那就更是刻薄寡恩,总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能口头奖励搞定的事情,绝对不花银子赏赐。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抠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穷!很多人以为,皇帝坐拥天下,自然而

  • 隋唐时期的瓦岗五虎将都是怎么死的呢?竟然这样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瓦岗

    瓦岗寨五虎将,飞虎将秦琼、猛虎将邱瑞(邱瑞在林阳关阵亡后,猛虎大将军变成罗成)、雄虎将王伯当、螭虎将程咬金、烈虎将单雄信。罗成,是天下第七条好汉,燕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瓦岗五虎将之一,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而后跟随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

  • 蜀汉后主刘禅真的很笨吗?乐不思蜀是不是非他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禅,刘备,乐不思蜀,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老大,他死后,他的儿子理所应当的也当了老大。刘禅当皇帝之前还是很有出息的。刘备曾经夸他,说他宽宏雅量,懂得仁义礼貌待人,跟汉高祖有些相似。后来刘备问诸葛亮,你看我这儿子如何?诸葛亮说,少主才十八岁,就有如此天赋,仁德机敏,对手下也是非常友善。由此可见,刘禅还是有些能力的。而刘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