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齐皇帝萧道成的篡位政变: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南齐皇帝萧道成的篡位政变: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4/2/1 11:13:56

萧道成的最初判断就觉得这极可能是刘昱对自己的考验或者是另一场恶作剧,因此下令家人紧闭大门,不要放人进来。敬则无奈,急中生智,将小皇帝刘昱的人头从门上抛了进去。萧道成忙命人将脑袋上的污血洗去,亲自查看,果然是刘昱的首级。他大吁了一口气,这才下令大开府门。

网络配图

477年7月7日,七夕节。

刘昱在这一天白天的行程非常混乱。《宋书》和《南齐书》中有不同的版本。

《宋书》说刘昱当天乘露车,带着二百左右人,与往常一样没有带仪仗装饰,到民间去野混。先是去了往青园的尼姑庵,估计是去偷鸡摸狗,或者调戏小尼姑去了。傍晚的时候他又到新安寺找昙度道人饮酒。

《南齐书》也说刘昱当天在外微服游玩。刘昱出北湖,像往常一样骑着单马飞奔在前,羽仪禁卫等人随后追赶。一行人在堤塘之间相互蹈藉,狼狈得很。突然刘昱的随从张互儿的马在追赶拥挤之中坠下湖去。刘昱很生气,把马拉上来,赶到光明亭前,自己玩起杀马游戏。马被杀后,他和随从一起屠割马肉。大家一起学北方的羌胡人,边割肉边唱歌跳舞。傍晚的时候,刘昱又去了蛮冈赌博。

夜深了,刘昱终于回到宫中。

当晚,刘昱是在仁寿殿东的阿毡屋中就寝。临睡前,他突然记起今天是七夕。于是,刘昱就对随从杨玉夫说:“今天晚上织女渡河与牛郎相会,我要看看织女的模样。等织女出来了,你叫醒我。如果看不到织女,我明天就杀了你。”

杨玉夫大惊失色。他如何能够让刘昱看到织女?杨玉夫马上想到了“伴君如伴虎”。现在为了自卫,他不得不去打虎了。杨玉夫知道同伴陈奉伯等人平日里与禁卫军校尉王敬则等人互通消息,有过密谋。于是他就去找陈奉伯,将事情起因和自己要杀小皇帝自卫的计划和盘托出,寻找配合。陈奉伯一面联络王敬则,一面和杨玉夫联络了更多的刘昱侍卫、随从,准备共同起事。结果,二十五个刘昱平日的亲信聚集起来,决定弑君。

事不宜迟,杨玉夫带了几个人来到刘昱休息的毡房外,只听鼾声阵阵。杨玉夫等人突入毡房之中,取出刘昱的防身刀,当场将熟睡中的小皇帝杀死。刘昱时年16岁。杨玉夫将刘昱的头颅割下,又假传圣旨,宣禁卫军校尉王敬则入内,商议后事。

大家商议的结果是决定利用小皇帝平日的生活习惯,偷偷出宫,将萧道成引进宫来主持大事。于是,王敬则领头,杨玉夫假扮刘昱,陈奉伯提着刘昱的脑袋,向宫外走去。刘昱之前经常在深更半夜出宫,陈奉伯等人就声称皇帝要出宫,王敬则陪护。宫廷一干人等一见是小皇帝的贴身随从和禁军校尉陪同“皇帝”出宫,没有丝毫的怀疑。刘昱每次出门,门卫和士兵们惧怕他的喜怒无常,都不敢正视他。这天夜黑,宫人只知道慌忙打开承明门,看都没看清到底是不是刘昱本人出宫,就放走了一行人。

来到领军府外,王敬则称带了皇帝的首级来请萧道成入宫主持大事。因为整件事情事起突然,萧道成之前毫不知情。现在突然深夜有人说杀了皇帝,请你入宫,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萧道成的最初判断就觉得这极可能是刘昱对自己的考验或者是另一场恶作剧,因此下令家人紧闭大门,不要放人进来。

王敬则无奈,急中生智,将小皇帝刘昱的人头从门上抛了进去。萧道成忙命人将脑袋上的污血洗去,亲自查看,果然是刘昱的首级。他大吁了一口气,这才下令大开府门。

萧道成意识到自己的机遇来到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像萧道成这样撞上大运的。

萧道成听完王敬则的报告后,迅速决定入宫。他全身戎装,率左右数十人,由王敬则、杨玉夫等人引路向宫中奔去。这一次,他们声称是皇帝回宫,让宫中开门。宫廷内照样没有丝毫的怀疑,打开了宫门。

网络配图

承明门刚一打开,萧道成就驾着常骑的赤马当先冲入。宫中见放进来的是全副武装的萧道成及其侍卫,大惊失色。萧道成的那赤马高大威猛,也许是头次进入深宫的缘故,扬蹄嘶叫起来,竟然镇住了不知所措的宫人们。萧道成日后登基,封这匹赤马为“龙骧将军”,民间称这匹马为“赤龙骧”,可见这匹马确非寻常马匹。王敬则等人趁机高举着刘昱的脑袋大喊:“昏君已死,萧领军入宫主持大事!”殿内一片惊怖,片刻后都高呼起万岁来。萧道成随即下令自己控制的禁卫军陆续开到皇宫内外,连夜控制了整个局势。

萧道成又派人去召集护军褚渊、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三位辅政大臣入宫,商议废立事宜。褚渊原本与萧道成的关系极好,入宫知道真相后,坚定地站在萧道成的一边。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两人原本权力地位与萧道成相当,现在见萧道成一夜间主持了朝政,加上自己对皇帝猝死等事毫无所知,自然心怀不满。在新的权力分配方面,袁刘二人也不愿意萧道成独霸朝政。

天明后四贵在殿庭前的槐树下集议。萧道成依然一副戎装,先对刘秉说:“刘大人您是国家重戚(刘秉是皇室成员),今日之事,应该由您主持。”刘秉没有想到萧道成会来这一手,慌乱地推辞了。萧道成又让袁粲主持废立之事,袁粲也不敢接受。萧道成于是当仁不让地宣布,备法驾去东城迎立宋明帝第三子、刘昱的弟弟、年仅11岁的刘准为新皇帝。袁刘二人这时候又后悔了,想发表意见,但是萧道成布置的士兵用长刀组成了刀墙,阻遮在袁粲、刘秉等人面前。两人只好失色而去。

皇太后天明后也知道了消息,但是生米已做成了熟饭,只好接受既成现实。太后下令说:“刘昱穷凶极恶,自取毁灭。但是将他废为庶人,我又有所不忍。可特追封为苍梧郡王。”刘昱被葬于丹阳秣陵县郊坛西。

刘准登基后,史称宋顺帝。萧道成因为有扶立之功,进位为侍中、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如故,封竟陵郡公,邑五千户,给油幢络车,班剑三十人。萧道成坚决推辞,只接受了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不久又兼管了南徐州、豫州、司州三个州。对杨玉夫等二十五人不仅没有追究弑君的罪责,而且还封赏爵邑。萧道成独掌了朝政。

萧道成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反对。

先是袁粲、刘秉两人的起兵反抗。虽然他俩与萧道成同为辅政大臣,但与在前线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萧道成不同,他们并无经世之略。萧道成凭借强大的禁卫军和控制首都的优势,很快打败了两人。袁刘二人身死。荆州刺使沈攸之是刘宋的实力将领,也起兵讨伐萧道成,结果在郢城一战中失败,军溃身死,首级被带到建康示众。同时萧道成还诛灭了反抗的镇北将军黄回。

网络配图

在镇压了内部的反对势力后,朝廷封萧道成为太尉,增三千户人口,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司、豫、荆、雍、湘、郢、梁、益、广、越十六州诸军事。萧道成不仅辞掉了都督,连骠骑大将军的职位也自我解除。朝廷只好增加了他的仪仗和待遇。

萧道成之所以这样推辞,是觉得自己的声望和功绩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时期,他主要通过加强内政建设来塑造自己的权力形象。年轻的时候,萧道成曾经立下过“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泥土同价”的宏愿。一次,他与族弟萧顺之登上武进的金牛台,见到枯骨横道。萧道成说:“宋文帝之后才几年时间啊,怎么又出现了这样的惨况?”当时他凛然的表情让萧顺之为之动容。元嘉之世结束后,南朝上流社会奢侈成风,百姓也不事节俭。萧道成主政后,罢御府,清理宫殿和官府的饰玩,又禁止民间的华伪杂物。他以节俭勤政入手,积蓄国力,减轻百姓负担,推动了刘宋王朝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萧道成威望的增长,478年9月,宋顺帝晋封萧道成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给予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这一回,萧道成在经过坚决推辞,朝廷屡次下诏敦劝之后接受了黄钺,但是辞去了过高的特殊待遇。第二年,朝廷再次重申前命,给予萧道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殊待遇,萧道成这才接受。他的接受是一个特殊的信号,马上朝廷又晋封萧道为相国,总百揆,划土十郡为齐国,封他为齐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上。依照惯例,萧道成退让了三次,朝廷和公卿敦劝请求之后,他才接受。

这样的情景对于南北朝的群臣和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南北朝是一个禅让遍地开花的时代。兵荒马乱时节,有枪就是王。有头有脸的实力派都梦想着向皇帝宝座冲刺。而你让位、我接受的禅让形式是当时普遍盛行的游戏规则。禅让形式可以在台面上给被迫让位的前朝皇帝有台阶可以下,用相对和平的方式将政治变故的破坏力限制在相对低的水平。受禅者还可以在禅让的过程中稳步“接班”,为自己赢得名声,营造出“万民请愿,人心所向”的景象来。因此禅让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广泛采用。

萧道成现在就是在重复权臣受禅的过程。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直杀伐果断的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鸿门宴》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相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了。读过鸿门宴之后,脑海中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项羽是个大大的庸才,范增与张良则是聪明人,刘邦则是奸人,那提议放走刘邦的项伯自然就是个小人。今天咱们就来看看鸿门宴前后的大事件。首先就是反秦主力军项梁死后,在项羽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兵权竟然回到了义

  • 光武帝刘秀也创业艰辛 曾被围追冒险踩冰过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武帝

    公元23年是汉光武帝刘秀人生跌宕起伏的一年。当年五月,他率援兵大破王莽的围兵,取得举世震撼的“昆阳大捷”;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哥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所杀,而刘秀却不敢表现出相应的悲痛,只能憋着,忍着。他的低调换来了新的事业开创机会,当年十月,刘玄委派他去河北开创新的天地。

  • 解密历史上的纪晓岚:做官场上的“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纪晓岚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 明太祖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招数活剥人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红潮导语: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要数活剥人皮。把贪官的头先砍下来,剥下人皮,再在人皮里放草,像稻草人一样竖起来,放在衙门边上,给继任的官员看,前任贪污是怎样的结局。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

  • 唐高宗废立皇后之谜:如何废王皇后立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废立皇后之谜:高宗永徽六年,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不久,朝廷的元老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均因为反对废后遭到贬逐或诛戮。对于这一史实,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武则天,认为是她一手策划和导演的,这也恰与武则天一贯毒辣强硬的做法相符合。但是历史往往有着出其不意的地方,那么在这件史事的背

  • 朱棣向户部尚书要军饷被拒 一怒之下竟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

    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夏尚书作官,荫盖湖南、江西两省。”这句话里的夏尚书指的是在明朝掌握户部长达27年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夏元吉(1366—1430),字维哲,岳阳市湘阴县城夏家桥人明洪武时入太学,后擢为户部侍郎、户部主事、户部尚书。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是一位

  • 解密:诸葛亮为何不愿称帝?背后有啥顾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不愿称帝的真相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谜题。当今网络上很多人拍砖诸葛亮、也有很多的人拿事实上他最终的却并未称帝来争辩,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真相吧……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网络配图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

  • 揭密武则天千古谜团:杀女争宠竟然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

    导读: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武则天天生聪明机智,城府深厚,计谋出众。在辅佐唐高宗李治近三十年后,便亲登帝位,改大唐为大周,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的正统女皇帝。而她一生却留下了八大谜团,至今无解。1、面相之谜武德七年(624年),武则天出生于今山西中部的文水县。武则天执政后,因她生于此地之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把兵权都交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这是为了避免走五代时的老路,防止武夫乱国,武夫手握重兵,容易坐大,然后顺便就把江山给夺了。为此,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打击叛乱、杯酒释兵权、上收地方武装的精锐部队和财政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杯

  • 李斯那么厉害为何会落得落得个碎尸万段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斯

    关于李斯的能力,单单从一篇上秦王嬴政的《谏逐客书》,就可堪称历史最佳政论文,尤其是以下一段:“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