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在蜀国是什么地位?他真的是刘备的私军家丁吗

魏延在蜀国是什么地位?他真的是刘备的私军家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3/12/20 0:14:5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延的故事。

关羽关云长不曾大战黄忠黄汉升,魏延既不曾被文聘打跑,也不曾刀劈长沙太守韩玄,在演义小说的“反骨仔”魏延,在刘备集团比张飞还受重用,尤其是正史中的一句话,道出了魏延跟刘备的关系——可能略逊于关羽张飞,但比诸葛亮赵云更亲。

不知读者诸君注意到没有,《三国志·卷四十》介绍魏延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咱们不管魏延立了哪些战功,为什么能够取代赵云的牙门将军位置,这句话中的“部曲”二字就包含了很多信息——关羽张飞不算刘备部曲,黄忠赵云也不算刘备部曲,诸葛亮庞统更不算刘备部曲,刘备麾下诸多将军,身份为“部曲”的只有魏延魏文长一人!

在东汉和魏晋时期,部曲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详细解读部曲制的来龙去脉,得从王莽篡汉刘秀起兵说起,三千字也说不完。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个大家都懂的词来比拟,那就是——“私军家丁”,魏延无疑是一位极品私军家丁。

从东汉一直到明末,私军部曲都一直存在,比如明朝末年的关宁铁骑,几个有名的统领不是李成梁的儿子,就是李成梁的家丁。

知道魏延是刘备的私军家丁,往后的事情就十分好理解了: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这也难怪大家吃惊: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就有了三块地盘,荆州让关羽负责,西川由自己坐镇,汉中自然应该交给张飞打理,而且在张飞看来,汉中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刘备偏偏把第三重要的位置交给了魏延魏文长,可见魏延与刘备的关系,远不仅仅是主公和下属,即使不如跟关羽张飞那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也比诸葛亮赵云更亲:刘备进位汉中王,军师将军诸葛亮和翊军将军赵云都是杂号将军,而魏延这个“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属于军政一把抓,跟关羽的“董督荆州事”是一个性质的。

刘备不把汉中交给“兄弟”张飞而交给家丁魏延,也是很明智的:恩若兄弟的关羽已经不太听话了,张飞喝酒打人,自己劝过几次,好像也没啥效果,这二位跟我有点熟不拘礼,还真不如家丁忠心耿耿、听话好用!

要不怎么说刘备知人善任呢,魏延那句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还真不是狂妄自大夸海口,起码他没说自己有本事拿下曹操,魏延镇守汉中八年,寸土未丢。

在演义小说里,魏延是刘备的铁杆粉丝,相貌也有些像关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就是看不上他,第一眼就断定:

“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诸葛亮要杀魏延的理由也站不住脚,“食其禄而杀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三国名将惯用的招数,如果魏延该杀,刘备好像也活不成。

事实上在正史中,诸葛亮跟魏延的关系还算不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先后辞世,魏延俨然成了武将第一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按照正史记载来看,诸葛亮从未怀疑过魏延对刘备乃至刘禅的忠诚,魏延与杨仪之争,让诸葛亮很头痛:一个是故主的心腹家丁,一个是自己最信任的秘书(长史),一个能打,一个会策划,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三国志》之外,三国时期可信的史料还有一本《魏略》,那本书中说,诸葛亮本来是想让蒋琬费祎接管相权,而把军权交给魏延:

“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读者诸君都知道魏延的勇悍,如果他有心谋反,又怎么能是马岱所能斩杀的?而且没过多久,他的敌人——杨仪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投降曹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真正脑后有反骨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诸葛亮还真不如刘备:刘备发现并重用了诸葛亮魏延,而诸葛亮之后的蜀汉人才寥落,马谡姜维显然不能跟魏延诸葛亮相提并论。

我们不知道魏延是什么时候成为刘备私军家丁的,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小说里,魏延对刘备都绝无二心,如果他脑后真有反骨,诸葛亮还真未必能镇得住。

有人说《魏略》是“敌国之言”未必可信,但是了解“部曲”发展史的读者都知道,作为刘备唯一从“部曲”半奴仆身份升任假节将军的魏延魏文长,肯定愿为刘氏江山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如果真是魏延接掌了蜀汉军权,会不会偷出子午谷,那就有请读者诸君大胆猜测了……

标签: 魏延三国

更多文章

  • 永璂为什么会与皇位无缘?到死还是个光头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永璂,清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永璂为什么会与皇位无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继后长子,也是唯一一个成年的嫡皇子,永璂本应该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然而随着继后的失势,永璂从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变成了宫中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十四岁之前与他十四岁之后,其待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乾隆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帝王,他的

  • 说说薛仁贵和薛丁山父子的故事 薛丁山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薛仁贵,薛丁山

    很多人都不了解薛仁贵和薛丁山父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提到薛丁山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薛仁贵之子,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之夫。他曾在云梦山王敖老祖那里学得一身本领。在薛仁贵征西中了圈套被困锁阳城后,薛丁山挂二路元帅印带兵去解锁阳城之围。薛仁贵和薛丁山虽然是父子关系,但他们之间却有一

  • 福康公主一开始就很反对,宋仁宗为何还要将她许配给李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福康公主,李玮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福康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大女儿,也是他最心疼的姑娘。可是这个姑娘的命运也是相当悲惨的,在我看来,福康公主悲惨命运的源头,就是她有一个皇帝父亲。如果宋仁宗不是皇帝,那么福康公主就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幸福,以此满足父亲在政治上的布局,也不会在父亲死后

  •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的假的 这件事情有没有证据考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庄,多尔衮

    对孝庄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之一,她历经三朝,见证了大清王朝由弱到强的整个过程,为大清朝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这样一位女子,在当时子弱孙幼的情况下是怎样和权臣周旋,保住儿子和孙子江山的呢?孝庄太后,全名为博尔济吉特·

  • 孙权继位后是怎么处置大乔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奋勇而起,想要独领风骚,东吴的领导者孙坚被杀,其大权自然落在了长子孙策手上,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可谓是血气方刚,雄略过人,也是威震江东。在建安四年,他和周瑜攻占了皖城,结识了她们的妻子大小二乔,老大嫁给了

  • 为什么说珍妃是清宫中挨打最多的妃子?入宫11年,半数时间被圈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珍妃,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珍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光绪帝的珍妃,应该是名气很大的清朝后宫妃子。而且,长期以来,她的形象都是比较正面的,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知书达理,聪慧过人,忧国忧民,坚贞不屈。在当时她夺走了本该属于皇后的宠爱,在现在名声也远大于对历史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隆裕太后。然而,随着学者

  • 向秀为何在做官后吗,反而更有时间去体会和揣摩人生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晋,向秀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向秀的故事。向秀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隐居在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在生活不拘小节,肆意酣畅,好不痛快。向秀喜谈"老庄",见解高凡,与山涛、嵇康等人关系最好,闲暇

  • 阮咸一生做过哪些荒唐的事?他在音乐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阮咸,魏晋

    阮咸,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历史上有着这样一个朝代,他虽不同于不同于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也与唐宋时期的繁盛迥然不同,更与明清之际的保守迥然不同。这个时代就是魏晋时期,在这段历史之中,中原大地长期处于战争与混乱之中,政治与社会的黑暗,统治者实行的高压政策都使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陷入

  • 和硕怀恪公主是雍正唯一成人的女儿为什么还那么不受宠?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硕怀恪公主,清朝

    和硕怀恪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她是《甄嬛传》中齐妃的女儿,剧中的齐妃是一个很愚蠢的女人,齐妃教育的三阿哥在性格深沉的四阿哥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不知道齐妃这性子是否遗传给她的女儿。和硕怀恪公主是雍正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公主,身份特殊,按理说,她应该备受雍正帝的宠爱,毕

  • 胤禩的生母是谁?康熙为什么要对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胤禩,清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胤禩的生母是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以后,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舆论中太子的热门人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没想到不久后,康熙帝面责胤禩和胤禟,还差点拔刀杀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祯。经此一事,胤禩与皇位彻底无缘。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胤禩的失败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