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为什么教宦官读书 这里面又有什么目的呢

明宣宗为什么教宦官读书 这里面又有什么目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00 更新时间:2023/12/27 11:15:41

还不知道:明宣宗为什么教宦官读书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贤明的君主之一,与他的父亲仁宗共同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仁宣之治。明帝国也在他们父子的手中走向顶峰,很多人说物极必反,多少有些唯心主义,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

英明的朱瞻基发布了很多命令,其中一条就是教授宦官学习知识,正是这一政策,让之后的明帝国蒙受巨大损失。宰相的废除是皇帝下的命令,内阁是皇帝设立的,锦衣卫是皇帝设置的,宦官同样是皇帝赋予的权力。

史料记载“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宣宗在皇宫设置了内书堂,其作用是教授宦官学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一种制度。那么明宣宗为何要教这些宦官读书,这其中隐藏了怎样的目的?

图1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一、宦官是唯一可以用的力量

从朱瞻基的执政表现看,他是一位相对宽厚仁慈的君主,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仍逃不了言官的指责甚至谩骂。明宣宗也被人诟病为蛐蛐皇帝,这斗个蛐蛐虽然称不上高雅,也不应上纲上线吧。

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有点自己的爱好也很正常。难道古代皇帝就必须按照圣贤指引的道路走,那只不过是士大夫的一厢情愿罢了。朱明王朝可并非宋朝君臣共治,从朱元璋的暴行开始就已经把士大夫得罪光了。

作为言官或者内阁成员,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监督皇帝,由于朱瞻基的仁厚,以至于那些大臣们更加肆无忌惮。重文轻武是明朝的习惯,而不受制约的文官则会坏了大事。为了确保皇权的绝对唯一,朱瞻基决定启用要借助另一批人的力量,这就是宦官。

图2 明朝太监们所佩戴的三山帽

在朱瞻基做太子的时候,就只有宦官陪伴左右,这些宦官对他很好,并且言听计从,对于朱瞻基来讲,这些宦官就好似家人一般。面对大臣的步步紧逼,朱瞻基左右四望,眼前的就只有听话的宦官。

虽然朱瞻基很清楚启用宦官的危害,也清楚为什么太祖禁止宦官干政,但对比那些士大夫,他更相信官宦,于是朱瞻基迈出了第一步,教授宦官读书。一个学富五车的罪犯,自然比一个文盲强盗可怕得多。

一群学识渊博的宦官能造成什么危害?轻者扰乱朝纲,重者祸国殃民。不过当时的朱瞻基可能没有考虑这么多,毕竟他也不能预测未来。

图3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二、为了制衡文官力量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作为最高统治者,他干掉了丞相制度,作为交换,他必须每天忙碌到深夜。因为没人帮他处理政务,权力全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朱元璋出身平民,不怕苦不怕累,勤劳程度超越所有明代的皇帝,但他也不是超人,一国需要处理政务数量是巨大的。

所以朱元璋设置了殿阁大学士,史料记载“十一月戊午,置殿阁大学士,以邵质、吴伯宗、宋讷、吴沉为之。”这就是内阁的前身,然而朱元璋设置这些内阁大学士,只是处理政务的参谋人员,还没有之后的票拟的权力。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正式设立的内阁,朱棣他勤奋的程度显然不能跟他父亲相提并论,必须有人来帮助,但朱棣皇位来之不易,自然对内阁权力严加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帝的勤奋程度越来越差,权力就下放得越来越多。

宣宗上台后,更懒了,而且国家大事也实在太多,所以他再次赋予了内阁大臣票拟的权力,各地的奏折在上奏皇帝之前,内阁大臣需要在奏折上用纸条标写上意见、建议,让皇帝最后修改确定。这无疑把军国大事的一部分权力给了内阁,所以内阁成为国家的核心枢纽。

图4 明朝中央集权制

白驹过隙,随着内阁权力过大,宣宗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论什么朝代,一方势力过强必定会出问题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帝就经常被大臣废立,而他朱瞻基必须要保住老朱家的天下。所以他需要另一批人制约文官的权力。

奏折的票拟权在内阁大臣手中,批红权在皇帝手中,这些司礼监的宦官们,经过的系统的教育,肚子里也有了墨水,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始帮助皇帝行使批红的权力。这一制度赋予了司礼监过大的权力,好在宣宗皇帝监管严格,才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不过到了后期,宦官开始肆意使用这些权力,皇帝则变得更加懒惰,以至于出现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倾朝野的宦官。

图5 魏忠贤(1568年-1627年)

三、皇帝的精力有限,需要有人帮助

作为帝国的皇帝陛下,除了处理公务还要享受生活,这是人的私欲导致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享受生活,就会放弃一些行使权力的机会,就好比明武宗朱厚照,沉湎享乐,大权旁落被刘瑾钻了漏洞。

如果不是那些直言敢谏的大臣坚守原则,例如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等等,那么多国家就可能毁于一旦。宰相制度源远流长,其官职和其作用的必要性在历朝历代都有证实。北宋吸取了唐朝的教训,但也没有废除宰相,只是把宰相的权力分化,不仅设置了正副宰相,还设置了参知政事来监督宰相的权力。

北宋的东西二府分制,更是把军权、政权分开,使得大臣无法超越皇权。但宰相是必不可少的,皇帝一国首脑,大政方针需要他来拍板,而繁琐的政策规划、制定则需要大臣的帮助。朱元璋废掉了宰相,内阁则很快出现,其权力超越了宰相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是军政一把抓。

图6 明朝 御马监太监 腰牌(正面)

中央集权是必要的,而行使权力则必须有人辅佐,随着明帝国的繁荣、强盛,处理的事情则会越来越多,就算皇帝如朱元璋,也不能连续24小时不停地干活,更别说那些不想干活的皇帝了。

朱瞻基教授宦官读书,并赋予权力是有着他的考虑的,朱瞻基可是少有的精明帝王,但事已至此,权力制衡必须执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史料记载“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

而朱瞻基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宦官登上政治舞台后开始肆无忌惮,因为权力的下放,让其可以轻易掌握大权,不止如此,司礼监还可以掌握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影响也是更为恶劣。

标签: 明朝明宣宗

更多文章

  • 皇太极为什么要逼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三个儿子为什么不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阿巴亥

    皇太极为什么要逼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三个儿子为什么不说话?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26年八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病死。而为了争夺努尔哈赤留下的帝王之位,皇太极出一毒计,将努尔哈赤生前最为宠爱的大妃阿巴亥逼死殉葬,而身为大妃的阿巴亥,并非没有依仗,她也有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可是

  • 豪格是皇长子,皇太极去世时福临还小为何豪格没能登上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豪格

    豪格是皇长子,皇太极去世时福临还小为何豪格没能登上帝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虽然多尔衮比豪格还要小几岁,但毕竟是长辈,历史上一般侄子都斗不过叔叔的。比如建文帝朱允炆,还不是被四叔朱棣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其母妃阿巴亥是乌拉部的公主,身份高

  •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而不是传给老八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雍正

    还不知道: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九子夺嫡可以说是清朝的一个不小的风波了,直到现在还被我们津津乐道,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而这位雍正,这几年在各种清宫剧中露脸的次数实在不少,毕竟,能够在夺嫡之争中脱颖而出,这位爷可不是吃素的。康熙和孝仁皇后的

  • 甘罗当上宰相之后为什么消失不见了 他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甘罗,宰相

    还不知道:甘罗当上宰相之后为什么消失不见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甘罗

  • 吕雉毒辣深入人心!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吕雉

    吕雉毒辣深入人心!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吕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史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政治家。在古时吕雉评价不高。但现在对吕后的评日趋正常。认为吕后是政治家,后世文景之治有吕后的功绩。一致认为吕雉所实施的策略是刘邦的既定政策的延续。吕后

  • 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为什么能成功?离间计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陈平,范增

    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为什么能成功?离间计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楚汉相争最为胶着之时,谋士陈平为刘邦献上了一个离间计,陈平要离间项羽和范增,若项羽失去范增,就有如失去左右手,如项羽失去季布、钟离眜等人,就有如失去左膀右臂。为了使陈平的离间计成功,汉王刘邦给陈平四万金,

  • 慈禧临死前突然回光返照 她最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咸丰帝死后,荣登太后之位的慈禧,也渐渐的掌握了大权。当然掌握了权利之后,慈禧就再也不肯放手,就将咸丰帝之后的各位皇帝完全架空。当然也正是因为国家掌握在一个后宫女人手里,所以使得清朝迅速灭亡。而这个

  • 李世民有几个女儿?最受宠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当中,都会有阿哥和公主的出现,因为皇帝一般都有很多个妃子,每一个都想给皇帝生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这样的话就有机会能够争夺太子之位,进而让自己也荣耀,不管哪个朝代,似乎对于公主的言辞并没有太多,但是,历史上非常受宠的几个公主

  • 元末农民起义有哪些?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朱元璋

    元末农民起义有哪些?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低微,早年的时候帮地主家放过牛,当过和尚、乞丐。可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如此“卑微”的人,竟然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竞争激烈的角逐中,出类拔萃,一举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明朝。这其中究竟

  • 司马懿为何不敢造曹操的反?曹操在时司马懿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操,司马懿

    司马懿为何不敢造曹操的反?曹操在时司马懿什么样子?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在世,司马懿不要说造反了,恐怕连一个不字都不敢说。事件回顾三国演义有这样的一个镜头,我们单独拎出来看看。曹操想给司马懿官职,司马懿不愿当官,于是曹操对司马懿说,今天要么你当这个官,要么你的人头落地。司马懿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