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19 0:09:37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居正历来评价不一,赞扬的自然欣赏他锐意改革,批评的也是看不惯他奢侈的行事作风,不过毕竟人无完人,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样,却总会有人不喜欢。张居正生前进行改革,身为首辅也是尽职尽责,但是死后却被抄家,而抄家的时候竟然没有人出来为他求情,是张居正人缘太差吗?

1582年6月20日,当国十年的张居正病逝,不到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心头五味杂陈。

十年时间,他需要老师张居正支撑起一方可以遮风挡雨的屏障,需要老师来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廷。也确实是因为老师弃家为国、鞠躬尽瘁,才让皮包骨头般的大明变得饱满起来。大明国库里囤积的四百多万两黄金和能够供给十年之需的存粮,见证了张居正的功绩。正因为这些,才让危在旦夕的大明政权化险为夷,才让边境安宁。

然而,张居正走了。

当初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已经二十岁了,当初在他眼睛里高大威严的老师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棋子,他已经完成了过河翻山的使命;或者说他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利剑,他已经完成了刺杀贪腐者的使命。他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和他的政权失去了意义。

辍朝吊唁老师之后,他给老师追赠了上柱国,赐予谥号“文忠”。

很快,在万历皇帝的脑海中,张居正威仪刚正的首辅形象、一丝不苟的帝师威风、秉公用权的权臣作为、以身作则的重臣身影,犹如迅速隐退的潮汐,悄无声息地淹没在与日俱来的权利旋涡之中。

时间过去了一年十个月(1584年四月),明神宗朱翊钧做了一道让满朝文武瞪大眼睛的决定——查抄张居正的家产。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什么没有人替张居正家求情?我们今天来看看这件事情。

1525年(嘉靖四年),在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书香家庭,张居正出生了。在秀才父亲的栽培下,张居正聪颖过人。1537年,十二岁的他参加童试,荆州知府对这个孩子喜欢的不行,于是给他改名为“居正”。1540年,张居正中举。而1547年,考中进士的张居正被封为“庶吉士”(相当于宰相人选),这成为他进身大明高层社会的关键一步。身为庶吉士的张居正,认真思考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现状,上奏《论时政疏》,系统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治理的看法。虽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但是这个奏疏却切中了大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明穆宗朱载垕上位之后,张居正进入内阁班底,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1572年,明穆宗去世,年仅十岁的神宗继位,是为万历皇帝。

神宗年幼,母亲李太后把张居正任命为首辅,全权负责朝政。走在朱明政权的前台,可以说张居正干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大刀阔斧地革除时弊,恢复大明政权的肌体,让了无生机的机制出现中兴。

然而,改革本身就是刀刃向内。张居正以破冰的精神改革赋税特权,挖断贪腐之路,让皇权不再浩浩荡荡,触动特权阶层利益。他结怨于天下,他结怨于皇权。

大明政权走到了嘉靖时代,官员“朝事取索”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行贿多少成为进阶的依据。那时候,钱能通天、钱能通官、钱能通神——送钱已经不是潜规则了。腐败的浊气正在腐蚀大明的肌体,危机四伏。首辅张居正总揽朝纲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张居正时代。

农村豪强拥有赋税减免特权,老百姓承担了大量的转嫁过来的赋税。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对豪富势力沉重一击,开辟国家税源。“财裕民足,四海晏然”,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条鞭法”

取消豪绅避赋偷税特权,从而缓释了贫民之困,堵死了豪民之奸。改革驿递,遏制驿站私用,堵死官员肥私之路,老百姓欢呼雀跃。改革学政,煞住找路子、拜门子的进士歪风。

倡廉肃贪历来是治政的要害所在。张居正奖廉抑贪、正本清源、自持其身。谁都不愿意别人动他锅里的肉,张居正改革遭到了强烈反弹。但是大权在手,他坚守“弃家忘躯,以殉国家”。他自己明明白白知道,这种做法结怨于不少人。他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走下去。他比谁都明白,以后自身难保。

果然,张居正生前的担心成为现实——被他惩处过的贪贿者抱团反击。他成了“万古之罪人”“乱政之权奸”。查抄太监冯保家的时候,搜出了200多万两黄金白银和无数珠宝。一个太监富可敌国,万历皇帝大惊失色。既然抄家能得财,加上又有人不断弹劾上奏张居正,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居正。

1584年四月,张居正的老家被挖地三尺。张家家财黄金两千两,白银一万七千两。万历皇帝心里空落落地,这就是辅佐自己十年的老师。他勃然大怒,下令严查张居正的亲属。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在严刑拷打后不堪受辱,留下绝笔后自缢身亡。张居正的三子张懋修则是投井自杀不成,绝食自杀也没成功,最终被发配边疆而死。张居正的亲属十几人被困死。张居正的母亲也差点丢了性命。

万历皇帝以怨报恩,有良知的人出来说话。左都御史赵锦上疏提出“张居正从无二心,不该如此待他。”于慎行(官至左谕德)给负责抄家的刑部侍郎丘写信说,张居正办事刚正,依法治国,不会贪贿。尽管他结怨于上下,而他在位时都说他的好话,今天又寻找他的罪行,你三思而后行。

然而,求情的声音是微弱的。万历皇帝哪里顾得上这几个人的奏章。刑部侍郎丘更没有理会于慎行的劝诫。追仇张居正,再无张居正。明帝国的败亡是谁也没办法改变的。

标签: 明朝张居正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庞德相比,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德,三国

    关羽和庞德,到底谁更厉害?于禁早已说出了真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三国中,关羽的武力值排名,一直饱受争议,因为他毕竟被尊为武圣人,又曾温酒斩华雄,一刀秒杀袁绍账下四名将“河北四庭柱”中的前两名-颜良、文丑,这三人在三国中的武力值定位也极高,特别是颜良,20回合便击败徐晃,使曹军

  • 李世民有14个儿子,为什么要选择最平庸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在终南山翠微宫驾崩,享年52岁。同年六月初一,李治继位,史称“唐高宗”。但是这时候就有很多人说了,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为何要

  • 司马迁为何要贬低卫青呢 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迁,卫青

    还不知道:司马迁为何贬低卫青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由于个人原因,司马迁在《史记》对卫青多有贬低,导致在人品、能力、战绩都全方面胜过李广的卫青的民间形象却不及李广。单论这一点,司马迁有愧“史圣”之名。不过太史公司马迁毕竟是“史圣”,将“春秋笔法”用的可谓炉

  • 真正的朋友管仲与鲍叔牙,一个称心另一个必定安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管仲

    真正的朋友管仲与鲍叔牙,一个称心另一个必定安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段时间,综艺节目《我们是真正的朋友》说到:“真正的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更是彼此成就的风景。”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真正的朋友是,有好事时,为你开心为你祝福;困难时,相互帮助不离不弃;有过失和缺点时,相

  • 三国时期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应该怎么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周瑜

    三国时期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应该怎么排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相比野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以及以汉室宗亲自居,一心想要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蜀汉,难免会显得有些弱小。但即使是这样,东吴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否则在那样一个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时代,吴国绝对不会稳居三国之一的

  • 俗话说君无戏言 那么皇帝说过的话能收回来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还不知道:皇帝说的话能收回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君无戏言”,这君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君子,二则指的这古代的天子——皇帝。通常情况下皇帝说的话,基本都是不会轻易收回的,对于皇帝本人而言,他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树立威信,若总是言而无信的话,则难以服众

  • 同为刘彻宠妃,为什么李夫人能被追封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夫人,汉武帝,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夫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皇帝作为天底下最尊贵的人,自然是极具威严,皇宫作为权力的集中点,更是令人心生胆怯,而后宫的存在,无疑不是给这一个严肃的地方增添了一丝色彩,今天我们也来说说汉武帝的后宫中人。同为刘彻的宠妃,为何钩弋夫人被去母留子,而李夫人却被追追封为后?

  • 吕雉为何灭了娘家香火,断了自己血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雉,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国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于三皇五帝,必须用皇帝才能体现自己的丰功伟绩,故自称始皇帝,后人称秦始皇。秦始皇终其一生未立皇后,秦传二世而亡,秦二世也没有皇后。是故,中国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刘邦的皇后吕雉,史称吕雉是中国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便宜得个第一

  • 古代史上哪个皇帝打江山最快?盘点历代皇帝竟然是他最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渊

    古代史上哪个皇帝打江山最快?盘点历代皇帝竟然是他最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史书上可能只是寥寥数语。而古代帝王们,从起兵到一统天下,其间更是涉及到多场大战、政治权谋等,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那么,他们这些人打下江山具体都用了多长时间呢?细数一下,最快的帝王竟然是

  • 吴三桂眼看就快成功了,做了这件事兵败山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三桂,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三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通敌叛国的奸臣,也有人认为他是清朝的大功臣,是他引清军入关,还联合多尔衮赶走了李自成,成为平西王,镇守云贵;多年后又杀害南明永历帝,彻底结束了明朝。吴三桂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合称清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