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林翼是个怎样的人?能力、才学都不输曾国藩与左宗棠

胡林翼是个怎样的人?能力、才学都不输曾国藩与左宗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4/1/21 16:02:19

胡林翼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如没有胡林翼,就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曾国藩,也没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但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而不知道胡林翼的才学与能力,其实不逊色于曾国藩和左宗棠,只不过他去世太早了,没能活到知天命之年。而他的早逝,也使得他的名字,过早地湮没在同时代名臣的光影之下。

众所周知,对曾国藩,国共两党的领袖都十分推崇,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对胡林翼同样十分佩服和尊崇。

胡林翼,谥号文忠。《胡文忠公遗集》是蒋介石的案头必读之书。蒋介石曾对胡林翼和曾国藩文集潜心研读,然后得出结论: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胡林翼,字润芝。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对胡林翼有所了解之后,遂将自己的字改为“润芝”(亦作润之),以向其表达仰慕、崇敬之情。世间先有胡润芝,然后才有毛润芝。

许多学者对胡林翼的评价是:“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可知,胡林翼才是晚清中兴第一人。可惜,胡林翼英年早逝。有人说,如果胡林翼不英年早逝,其成就必定超越曾国藩。

即使是曾国藩本人也亲口承认:“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曾国藩称他“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无日不新,同时辈流,固无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评价之高,从曾国藩的角度讲,是绝无仅有的。

湘军从武汉—九江—安庆—金陵,沿长江自上而下,一步步挤压并战胜了太平军。正是遵循胡林翼制定的“以上制下,步步进逼”的战略。

几次与太平军的大战中,比如武汉战役、九江战役,主要是由胡林翼指挥;安庆战役则由他和曾国藩共同指挥,后因肺病恶化而退居次位。但此战胜后,曾国藩一再强调,首功当属胡林翼;最后的金陵之战,胡林翼则已病逝,无缘分享胜利成果。

胡林翼是个战略大师。左宗棠一直不服曾国藩,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然而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然而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这是左宗棠对曾国藩和他们两个关系由衷的评价。有人认为,左宗棠和曾国藩交恶是两个人共同演出的一段双簧,目的就是让清政府放心。据说这“双簧”就是出自胡林翼的策划,告诫曾国藩和左宗棠:你俩都是湘军大帅,朝廷最担心你俩团结,如果你俩表现得势不两立,符合朝廷制衡心理,你俩都安全了。果然如此。

有人因此误以为胡林翼是个老江湖、“官油子”,但忽略了他说过的一句话:

“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误国事耳……专意揣摩迎合,吃醋捣鬼,当痛除此习,独行其志。”

胡公人极为聪明,本来是可以走上用霸术之路的。但他讲求平实,从日常的行事之中,体现出最高明的道理出来。一张口,说的都是光明磊落的话语;一落笔,写的都是光明磊落的文字。

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他比曾国藩小一岁,和左宗棠一样出生于1812年。与他这两个湖南同乡不同的是,胡林翼出身在官宦之家,是个妥妥的京官二代。他打小在皇城根下成长,起点很高,眼界非凡。据说,他年少时就说过一句话:“今天下之乱不在盗贼,而在人心。”深刻得吓人。

洪秀全起事后,他亲率黔勇六百人开始了剿灭太平军的斗争。数年征战,苦心筹划,惨淡经营,奠立湖北富强之基,设若没有胡林翼源源不绝的向前线输送兵员、军械与粮饷,曾国藩等能否平定太平军,很可怀疑。胡林翼与曾国藩的精诚合作,传为晚清佳话。胡林翼对曾国藩,可谓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1857年,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回籍丁忧,但他希望清廷能够夺情,让他继续率军打仗。结果清廷不为所动,负气返乡的曾国藩被弃置不用。

1860年,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两江总督何桂清远逃上海。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由谁接替,一时成了清政府用人的焦点。

当时的胡林翼是热门人选,但他拉上官文上奏,力荐曾国藩出任此职。

此时的清廷正是用人之际,只好让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至此,曾国藩东山再起,否极泰来。

所以说,如果没有胡林翼的大力举荐,曾国藩空有一腔大志,也只能窝在湖南偏僻的村庄了却残生,所以,曾国藩此次再度能出山,对胡林翼的感激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曾国藩上任后,胡林翼深知他喜欢“忍”,力求稳,于是送给曾四个字——“包揽把持”,就是奉劝曾国藩一定要置东南半壁江山于一手遮揽之下。

不仅如此,胡林翼还将自己部下精锐的两个营——霆营六千人和礼营两千人,拨归曾国藩。

如此大义,以致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黯然神伤,说自己都是靠胡林翼“事事相顾,彼此一家”才有今日。

众所周知,在胡、曾、左这湘军三大灵魂人物中,左宗棠恃才傲物,和曾国藩不睦。胡林翼经常在二人中间调停,充当粘合剂,确保了湘军核心的稳定。

胡、左二人都是原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婿,关系密切。胡林翼对左宗棠的性情,始终不与计较,并多次举荐。

最危急的一次,左宗棠被人构陷,性命岌岌可危,胡林翼以私人关系,说服官文保全了左宗棠。

1859年,左宗棠时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因为自己的傲岸性格付出了代价,遭到被他羞辱的永州镇总兵樊燮构陷,当时咸丰皇帝接到诬告后,怒了,让湖广总督官文调查,若属实,将左宗棠“就地正法”。樊燮跟官文有亲戚关系,他的官职就是由官文推荐所得,樊燮构陷左宗棠,也离不开官文的授意。

此时,胡林翼的营救行动紧锣密鼓,堪称生死时速。经多人接力努力,咸丰帝看到了大理寺少卿潘祖荫的奏折。正为如何对付太平军而焦头烂额的咸丰帝,被其中一句话深深打动:“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

此事最终出现戏剧性的大反转:樊燮被查实贪腐渎职,罢免;逃过一劫的左宗棠,因祸得福,闻名一时,开了自己独当一面、乱世崛起的运势。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结果:中国差点就少了一个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

可以说,没有胡林翼的提携,就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曾国藩,也没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更没有湘军内部团结一致的精气神。

胡林翼病逝后,左宗棠异常痛心,有泪如丝,在祭文中写道,自此以后,“孰拯我穷,孰救我褊?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

不仅是曾国藩、左宗棠倍加推崇胡林翼,就拿晚清另一位大佬李鸿章来说吧,每当说起往事,开口闭口就称呼“先师曾文正公”和“前辈胡文忠公”,态度无比恭敬,一口一个前辈,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晚清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张之洞,则是胡林翼的得意门生,张之洞十二岁的时候,就拜胡林翼为师,跟着他成长学习,等到张之洞功成名就之后,虽然胡林翼已经去世了,但他每次祭拜胡林翼时,张之洞都会步行亲往他的祠堂跪拜。

《清史稿》高度评价胡林翼识才、爱才和用才方面的过人之处:“驭将以诚,因材而造就之,多以功名显,察吏严而不没一善,手书褒美,受者荣于荐剡。故文武皆乐为之用。……举荐不尽相识,无一失人。”说他能用人所长,以诚待人,自己不认识的,也能积极向朝廷推荐,而且百发百中,“无一失人”这四个字,分量很重。

胡林翼身上颇有江湖豪迈之气。其军事指挥出神入化,颇有明朝王阳明的风范。太平天国起事前,胡林翼任职贵州,当时的贵州匪患丛生,起义不断,胡林翼经常芒鞋短衣,深入民间探查匪情,带领官兵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后来,蔡锷将军将胡林翼与曾国藩的兵法编成《曾胡治兵语录》,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黄埔军校教材,八路军也很重视。

1861年9月的一天,胡林翼策马登龙山,观察安庆地形,看完地形,他颇为满意,很自信的对仆从说:“虽然叛军声势浩大,但也不难平定。”言罢,他勒马回营,忽然看见长江上有二艘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林翼脸色大变,途中呕血,几至坠马,回营以后病情加重,当月就离世了。年仅49岁。与他同年出生的左宗棠,活到了73岁。年近六十,抬棺出征,平复新疆,创下不世功业。彭玉麟、李鸿章、张之洞,一个个皆享寿过七十,是是非非,晚年皆不易,但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曾国藩算是寿短的,亦年过六十。

而曾国藩在这一年八月初四的家书中提到“目下所虑者,胡中丞病势沉重,关系极大。”可知当时胡林翼病情甚是严重,使得曾国藩甚是担心。在九月初三日的家书中,曾国藩提到“胡宫保已于八月廿六亥时去世,可痛之至!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

曾国藩对胡林冀之尊敬以及二人之关系也可见一斑。

胡林翼病逝前,曾对左右说,没救了,长毛(太平军)被消灭是迟早之事,但洋枪洋炮长驱直入怎么得了?这是我的一块心病。胡林翼清醒地意识到外国入侵才是心腹之祸,以至于受刺激吐血,加剧病情而逝,却再无机会在世界的洪流中翻腾。

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外有西洋入侵,内有洪杨之乱,大清帝国大厦将倾未倾,若不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一干人等勉强支撑,早已经一败涂地,万劫不复。但即使是胡林翼这样的人才,在面对近代化的西洋利器时,那种焦虑,惶然无措,历时一百多年,让我们后人读来还是历历在目。

胡林翼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年轻的时候,胡林翼经常寻花问柳,出入娱乐场所,据说,胡林翼结婚大喜之日,他却没有洞房花烛夜,而是跑到街上喝酒,直到伶仃大醉时才被人给抬回了家。而且,他的岳父还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但陶澍由于过于欣赏胡林翼,对他很多所作所为都视为不见。并且还说,年轻时有时间浪荡无所谓,待他成熟之后,忙于国事之时,想浪荡都浪荡不起来。不得不说,世界上有如此宽容的岳父,实在难得啊!但陶澍识人器伟之功更让人佩服。

标签: 胡林翼清朝

更多文章

  • 五帝之首的皇帝,他的一生都经历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帝

    对黄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帝早年经历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

  • 姜小白是如何夺得帝位成功登基的?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桓公,姜小白,齐国

    姜小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姜小白指的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齐国的统治者,在和公子纠争夺王位之后,姜小白成为了统治者。姜小白是怎么夺位的姜小白乃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即位前称“公子小白”,即位后称“齐侯小白”。齐国

  • 萧宝卷为了取悦美人潘玉儿都做了什么事情?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宝卷,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宝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潘玉儿的出现肯定让一些女人恨得咬牙切齿,也肯定让一些女人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当所有朝代的女人们为了取悦皇帝而控制风琴的时候,由于害怕,甚至死亡,而她却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获了皇帝的心。自古以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妃子不在少数,而潘玉儿却使他

  • 隋朝的历史上有哪些和亲公主?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和亲公主

    隋朝(581年—618年)虽然只经历了两朝,国祚只有38年,但和秦朝一样,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朝代。它上承南北朝,下接唐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再一次开启了汉族的大一统时代。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领域都对后世有很大的贡献。政治方面,隋朝推行了科举制度,让社会中下层人士也能进入统治阶级,

  • “诗台”权德舆: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都是他门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权德舆,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权德舆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时光荏苒,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杰出人物,单说唐朝杰出的诗人就不计其数,可是时至今日,能够为我们所熟知的,却仅有那寥寥几位。可我们要知道,唐诗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号,绝非仅仅是那几位诗人的功劳,相反有许多诗人,虽然到如今已名声不显

  • 司马懿被困死在上方﨏,诸葛亮怎么不趁机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司马懿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对于这件事的解释《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显示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这仅仅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段描述,而三国演义只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背景而撰写的一部演义小说,这段情节应该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增添的,这仅仅应该只是为了提高

  • 如果落凤坡死的人换成诸葛亮 蜀汉最后又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庞统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庞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东汉末年民间的传言。卧龙就是隐居隆中的诸葛孔明,凤雏则是庞统。刘备先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皆得,却没能统一天下。其中凤雏在刘备进军益州的时候死在了落凤坡,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若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活

  • 文武双全的李建成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小丑?成王败寇,弱肉强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建成,唐朝

    每当一提起李建成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伟光正”形象,开启了皇帝干涉史官记载的恶劣先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和李世民相关的内容,几乎都来自于李世民的起居注,所谓起居注是由史官负责记载君主每天的起居言行,因

  • 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因为立太子一事吗 万历如此消极怠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万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皇帝不上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公元1572年,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位48年,竟然有30年都不上朝。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恐怕也同样是独一

  • 乾隆死后仅存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为什么会差点险些被抄家灭门?她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固伦和孝公主,清朝

    还不知道固伦和孝公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是中国封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享年89岁。虽然他儿女众多,但大多数在乾隆生前就已经去世了,比如说乾隆一共有十个女儿,乾隆去世时仅剩下一人,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