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戈尔巴乔夫改革:怎样用6年时间干掉第一大军队

戈尔巴乔夫改革:怎样用6年时间干掉第一大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0:29

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正式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当他提出推进军队改革时,并未遭遇多少反对声音,甚至被几乎所有人寄予厚望,然而,仅仅6年多后,到1991年12月25日,苏军不仅没完成改革目标,反而被彻底瓦解。对这段历史,不同作者有不同解读,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已故学者威廉·奥多姆的这本《苏联军队的瓦解》令人印象深刻,它超越了讲讲幕后故事、秀一把立场的层面,而是从军事专业的角度展开分析。

1985年时,苏军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大军队,在很多人眼中,它也是最强的。近600万现役军人,2500万后备军,能用火炮发射核弹头,在大多数武器储备上占压倒优势……此外,因卫国战争中表现优异,这支军队成为苏联人的骄傲,虽然它曾多次镇压民众。

但,巨无霸的底盘已发生松动,"二战"后建立的军工体系设备老化,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尤为麻烦的是,阿富汗战争让"纸老虎"马脚尽露,苏军组织僵化、纪律涣散、战术落伍等问题统统爆发了出来。为全球争霸,苏军年消耗国民产出的20-40%,而美军只有8%,考虑到双方经济总量的差距,这让苏联备感压力山大,不放下这个包袱,经济发展无从谈起。苏军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从高层到基层,这已成共识。只是谁也没料到,这一改却将它送上不归路。在戈尔巴乔夫看来,苏军改革难度不大,只要裁减现役军人数量,关停一批落伍军工企业,引进最新技术,减少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即可。总之,治标即可,无需治本。

但,改革需要资源,戈尔巴乔夫除了几个耍笔杆子的宣传员外,几乎指挥不动任人。自勃日列涅夫执政以来,苏联的极权主义由于失去了铁腕的恐吓,只好采取独特的"赎买"方式来管理,即高层通过特许腐败来笼络中层,从而维持住表面的服从与秩序,其结果是上下互相欺瞒,这个隐形的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充斥着苏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结果是:没有新的利益赐予,根本无法推动中层去完成任何目标。强行驱动这个凝固的格局,难度太大外,风险亦高。戈尔巴乔夫必须找到体制外资源,与中国改革面市场经济不同,戈尔巴乔夫把目光投向外交领域。

短期看,戈尔巴乔夫非成功,他的"新思维""公开性""民主化"虽定义模糊,却引起西方领导人的巨大兴趣,迅速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一般来说,改革的资源准备至少要包括四点:一是个人威信,二是外部环境,三是资金,四是干部队伍。在前三点上,戈尔巴乔夫如偿所愿:首先,他不再是原来那个靠搞农业上台的小官僚,而是世界政坛的明星,自列宁后,还没有哪位苏联领导人国际影响这么大这么好,这给了他号令手下的底气;其次,由于成功说服西方放弃敌对态度,为裁军争取到了足够的空间;第三,因允许两德统一,苏联得到了大量外资投入的回报。还有一点标志了戈尔巴乔夫迂回战略的成功,军方普遍认为他的"新思维"是对西方阵营的欺骗手段,老头儿们对他的"机智"赞赏有加。可以说,戈尔巴乔夫打出了一好牌,这为他实施"军队改革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戈尔巴乔夫,大错特错,他低估了"军队改革"的难度,凭借外交争取到的那点战略资源,来做这么大的改变,其实是"小马拉大车"。因为,戈尔巴乔夫事先没意识到,苏军对社会的绑架程度如此之深。苏军指导思想带有"末世论"色彩,即经过一场战争,人类将彻底清算此岸的一切罪恶,从此跨入新时代,为实现这个脱胎换骨的变革,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几乎所有苏联军官都认为只要战场需要,就可以使用核武器,他们把它当成战术武器,根本不在乎其后果。正是在这种建军思想的左右下,苏联其实是一个正在长期战争动员中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围绕着"如何打赢"而安排。换言之,改革苏军,其实是要对苏联社会进行一次整体性改革。

标签: 戈尔巴乔夫改革怎样6年时间干掉一大军队198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溥仪为什么和她的妻子文绣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溥仪,为什么,她的,子文,离婚,溥仪,文绣,婚姻

    溥仪与文绣的婚姻是走到了什么地步才需要结束,这当中的原因想必当事人比较清楚。他们的婚姻是谁先提出要结束的?是溥仪还是文绣?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解答的问题。文绣离婚之后的命运又如何?据小编了解到,文绣与溥仪离婚后,隐姓埋名一段时间,后与李宗仁的一位叫刘振东的副官结婚。可是,红颜命薄,文绣并没过多少舒心日

  • 历史揭秘:台儿庄大捷蒋介石拒绝庆祝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揭秘,台儿庄,大捷,蒋介石,拒绝,庆祝,真相,一个,战

    一个战役得到胜利是值得庆祝的,毕竟是士兵们用鲜血换来。然而在台儿庄大捷的时候,蒋介石却拒绝庆祝这件事情,关于这段历史,是什么原因令蒋介石对这个战役的胜利保持沉默呢?说起台儿庄战役人们也颇为自豪, 毕竟这是真正的首次"大捷"还要算台儿庄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台儿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

  • 五重间谍袁殊:中国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重,间谍,袁殊,中国,情报,史上,绝无,有的,一位,袁殊

    袁殊是湖北人,曾经留学日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袁殊不仅多重身份且才华横溢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办过报刊杂志,做过社长,并且都做的很出色。在上海也曾捧红了张爱玲。在张爱玲的小团圆一书中有提及袁殊,似乎张爱玲也知道了袁殊的一些秘密。他

  • 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韩信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是个,什么样,关于,简介,历史上,关于,韩信,故事,不

    历史上关于韩信的故事不少,今天历史网的小编来讲一个关于韩信在战争中的故事。拿好小板凳一起来听吧。 韩信攻破历下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战临淄(今山东淄博市)。齐王田广逃往高密(今山东安丘东南)向项羽求救。项羽急派大将龙且救齐,两军隔潍水(今山东潍坊市东,现已湮没)对峙。有人劝龙且先避开韩信锋芒

  • 楚王是个怎样的人?揭秘楚王好细腰的历史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楚王,是个,怎样,揭秘,细腰,历史,结局,作为,一个,荒淫

    作为一个荒淫的皇帝其典故“楚王好细腰”为人们广为流传。虽贵为天子的楚王,毕竟也是个人。是人,就会有人性。因而既平凡而又高贵的楚王,有什么丑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楚王好细腰的典故人们耳熟能详,而晋平公好女宠人们就知之甚少了。今天历史网的小编为大家揭秘这两个荒淫皇帝的结局。在春

  • 袁殊是谁?揭秘中共五重间谍袁殊的秘密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殊,揭秘,中共,五重,间谍,秘密,生涯,近在,热播,电视剧

    最近在热播电视剧《伪装者》中的明楼即是以袁殊为原型的人物。明楼在剧中货真价实的身份是共产党,然而在伪装着是日伪政府的高管,是军统的特工。于是大家都在猜测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谁,据小编了解到明楼人物的原型就是中共史上罕有的五重间谍袁殊。袁殊的简介袁殊(1911-1987),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上世纪三

  • 清朝皇帝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光绪之死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皇帝,光绪帝,怎么,死的,光绪,之死,揭秘,清朝,光绪

    清朝光绪帝驾崩的时候38岁,对于光绪帝的死亡有众多的猜测。据说是慈禧太后下毒致死,也有人说光绪帝的死和袁世凯有关系。自从维新变法失败以后,光绪帝一直被慈禧软禁。不知道是郁郁而终还是真的死于他人手下,但是更令人惊愕的 光绪帝去世的次日午后,慈禧太后在北京紫禁城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光绪皇帝之死是清末

  • 春秋战国改革家:四大改革家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改革家,四大,别是,导读,春秋战国,是个,百家争鸣

    导读:春秋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年代,那时候言论可谓的相对自由,于是乎,就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更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时代的进步,文明的进化,在这个时期亦表现的非常明显。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改革家到底都

  • 魏德迈将军:蒋介石赞为“我国军人应效法”的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德,将军,蒋介石,我国,军人,效法,榜样,魏德,将军,看作

    魏德迈将军被看作是国民党最后的诤友,当时在在中国战区参谋长任内,魏氏以同情,谅解与包容的态度对待蒋介石及其政府,并积极代为争取美国政府援助,同时又能直言不讳,指出其弊端及亟需改革之处。一起来看看蒋介石为什么说魏德迈将军是我国军人应效法的榜样。於一九四二年三月初来华担任蒋介石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因

  • 梅艳芳怎么去世的?揭秘梅艳芳死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梅艳芳,怎么,去世,揭秘,死亡,真实,原因,梅艳芳,去世,着

    梅艳芳去世着实令人遗憾,作为一代歌坛和影坛的巨星。尽管梅艳芳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但是身后还是留下许多令大家都很疑惑的事情。梅艳芳的遗产事件、梅艳芳是不是黑社会?梅艳芳是不是真的喜欢刘德华?这些娱乐八卦只能是茶余饭后用来消遣,但是今天历史网的小编来要揭秘的是梅艳芳是怎么去世的。被誉为“香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