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禹铸九鼎的传说 大禹铸造的九鼎怎么消失了

禹铸九鼎的传说 大禹铸造的九鼎怎么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48 更新时间:2024/1/25 7:38:27

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本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造的大鼎。)便是我国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权象征和传国之宝,就其工艺水平和价值而言,无疑要大大超过今天已经出土的任何青铜器。但使人深为痛惜的是,如此珍贵的国宝竟在二千多年前就下落不明了!“九鼎”究竟是怎样不见的呢?这实在是一个使人困惑不解的历史之谜。

早在夏朝建立之初,夏王为了铸造九鼎,曾命令他统治下的九个州的地方长官“九收”负责征敛青铜,贡献于夏王室,并把能代表九个州的物象铸造在鼎上,以象征天下九个州都荟聚于夏朝中央。所谓“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史记·武帝纪》)讲的就是这件事。夏朝由禹开始,传位到莱时,由于昏乱无道被成汤所灭。成汤便是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相传他灭夏后,把夏的九鼎迁移到了商邑。商朝传到封王时,因暴虐而失民心。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封,灭商之后带着商朝的九鼎凯旋西归。不久,武王之子成王又把九鼎迁到镐京(今西安市郊),并举行了隆玉的“定鼎”仪式,意味着新王权的确立。由此,后人才有把建立政权称为“定鼎”之说。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日渐衰落,强大的诸侯便对九鼎产生了凯靓之心。公元前六0六年,楚庄王乘北伐陆浑之戎的机会,陈兵东周边境,炫耀武力。周定王急忙派遣大夫王孙满为使者前去慰问。楚庄王别有用心地向王孙满打听周之九鼎“大小轻重”,暗示准备夺取周的统治权。王孙满见对方野心勃勃,便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意思是:周王室虽然有所衰落,但还可以维持下去,仍是天下的共主,警告楚庄王不可有非分的想法。所以,后来入们就把“问鼎”比喻为欲夺政权或图谋王位等等。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秦、齐等大国常为争夺周室约九鼎而兵戎相见。公元前二五四年,秦灭周。《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时,“周民东亡,共器九鼎入秦”,落入秦王之手。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显然,关于九鼎的去向这里提出了两说,一说秦灭周时把九鼎取走了,一说早在秦灭周前九鼎就沉没于洒水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为了寻找周鼎,秦始皇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洒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的这一举动,说明鼎入泗水的传闻当时一定较为流行,以致连秦始皇都信以为真了,但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来,从《史记》的有关记载中已无法搜寻鼎的确切下落了。《史记》之后的一些古籍虽然也有涉及鼎的去向的记载,但基本上还是对《史记》巾两种说法的解释或补充。如《<史记>秦本纪正义》说:“周叔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汉书补注·郊祀志》说:周王室为了防止强国夺鼎和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便毁鼎而铸钱,对外则诡称九鼎不知去向等等。这些说法虽能发人深思,但由于不合情理或根据不足,就很难使人相信。

秦汉时期出现过寻找“周鼎”之风。秦始皇寻找周鼎的事前文已有所述。到了汉代,汉文帝、汉武帝都继续寻找过周鼎。据说,汉武帝时在汾阳找到了“飞入泗水”的那个周鼎。但“鼎文镂无款识”,究竟是不是周鼎呢?实在难以断定。那么,九鼎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后还有没有找到它的可能呢?这就要看考古发掘事业的进展了,如果九鼎未被销毁,或许某天,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幸从出土文物中一睹这千年宝鼎的光彩和“姿容

标签: 禹铸九鼎传说大禹铸造怎么消失了古代最初只是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两朝君王争抢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花蕊,夫人,两朝,君王,争抢,女人,说起,古代,才女,可以

    说起古代才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是,被两朝帝王封为贵妃的才女,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人,这就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也就是五代十国之时后蜀之主孟昶的费贵妃,自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后蜀之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仅貌美如花,而且冰雪聪明,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

  • 大禹为什么不在三皇五帝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禹,为什么,不在,三皇五帝,之列,因为,他是,父亲,根据

    因为他是启的父亲,根据史学记载,禹是夏的开国皇帝,故不在三皇五帝之列【三皇】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

  • 花蕊夫人是谁 花蕊夫人思维局限的亡国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花蕊,夫人,思维,局限,亡国,对于,热爱,文学的,学的,花蕊

    对于热爱文学的人,花蕊夫人绝对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花蕊夫人写过多少诗,有哪些代表作,也许没几个人知道,但她亡国后写的名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却家喻户晓。花蕊夫人诗中所涉及的是孟知祥开创的后蜀的灭亡。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赵匡胤命令忠

  • 林黛玉为什么被称为潇湘妃子 林黛玉为何受贾母疼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林黛玉,为什么,被称为,潇湘,妃子,为何,受贾,疼爱,因为

    因为一部《红楼梦》,衍生出一个专门研究这本书,以及与这本书相关的学派“红学”。研究“红学”的人,励志解读最真实的《红楼梦》,希望让《红楼梦》完完全全,清清白白的展现在人前。所以就算是在红楼梦中,一个极为细小的细节,都会拿出来评述。林黛玉,贾家第四代贾敏

  • 刘邦的妻子是谁 吕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妻子,吕雉,怎么,死的,吕雉,241年前,180年,8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后妃掌权)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司马迁

  •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什么样的人 贾探春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探春,什么样,母亲,中国,古代,四大名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她背景宏达,人物关系复杂。又因流传版本的不同,以及结局并不是原作者所写,而是由人续写而来,以致此书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焦点。不仅如此

  • 纪晓岚和刘墉的关系 纪晓岚和和珅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纪晓岚,刘墉,关系,和和,随着,各类,现代,影视,剧的,热播

    随着各类现代影视剧的热播,特别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让乾隆时期的三位官员,一下子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而在影视剧中,纪晓岚和刘墉并没有什么关系。电视里塑造的纪晓岚和刘墉其实是有点相像的,他们都机智灵敏,智慧无双,和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活脱脱两对冤家对头。同时也许因为影视剧中,塑

  • 鲍叔牙是谁 鲍叔牙与管仲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鲍叔,管仲,是什么,关系,要是,人们,提到,管仲,都会,想到

    只要是人们一提到管仲,都会想到他身边站着的另一个人,那便是鲍叔牙。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今天,鲍叔牙处处谦让、包容管仲,让观众甚是感动,曾经动情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因二人的关系极好,此世称管鲍善交也。鲍叔牙真心待友,让后世人感叹交友就该和鲍

  • 大禹父亲是谁 大禹的父亲鲧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禹,父亲,怎么,死的,拼音,书上,说的,一种,大鱼,人名

    鯀拼音:gǔn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 古人名,他是夏禹的父亲。鲧是怎么死的?鲧(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是鲧曾的曾孙、鲧祖的孙子、鲧父的儿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

  • 薛宝钗真的那么有心机吗 为什么最终是她嫁给了贾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薛宝钗,宝钗,真的,那么,心机,为什么,最终,是她,给了,贾

    “金陵十二钗”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十二位不同风姿的女子的美称。“金陵十二钗”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女人才貌双全,性格各异,难为的是作者以极好的文笔,将十二个人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