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嗣昌简介 杨嗣昌真的是奸臣吗

杨嗣昌简介 杨嗣昌真的是奸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25 12:23:19

杨嗣昌,字弱,号字微,明末大臣、诗人,生于1588年,卒于1641年,武陵县碴口坡人。杨嗣昌家是书香门第之家的典范,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杨嗣昌也在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明末世道混乱,起义军四起。杨嗣昌崇祯十年任兵部尚书,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网”之策镇压农民起义军受到世宗赞赏。后出京督师,为国家存亡而辛苦奔波,本来就身患重病,听到襄被杀的噩耗,自认有愧于崇祯帝的信赖,绝食而死。

杨嗣昌为人至孝,时任兵部右侍郎的杨鹤因招抚农民起义失败,被议罪论死。杨嗣昌上书要代父就死,崇祯帝敢于其孝顺之情,免除杨鹤死罪,戍江西袁。不仅如此,杨嗣昌还多次因为父亲而推辞就任高位。崇祯7年,崇祯有意提拔他为宣大山西总督,杨嗣昌却上书推辞,说父亲在总督职上被治罪已有3年,为人子的实在不该就任此位。后来,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在袁州去世。听得此消息后,他立刻昏迷不醒,整整半个多月不知人事。刚刚康复便不顾身体,也不怕得罪皇帝,上书请求恢复杨鹤原职。若是皇帝不同意“否则非但臣父不能瞑目,臣世世狗马也将不能瞑目”。崇祯见此,只得同意。从这方方面面,实在比那些口头上说感恩孝顺父母的文人士子好的多。

杨嗣昌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事其实很好说。古时候,三纲人伦应该是每个读书人都遵守的。因为这关乎孔孟圣学,是一个人要严格遵守的最基本的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那个时候,只要不是背叛君主,通敌卖国应该都是忠心玉帝王的忠臣吧!只是可能杨嗣昌的某些方面吗,让大家觉得他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不值得忠臣之名。他和卢象升之间的斗争,使得许多忠义之士都因此死去,这个影响再说大点,更是使得本就像是在钢丝上跳舞,随时可能跌到的明王朝,更快的走向了毁灭。不过,自古以来官场的争斗就是如此残酷黑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各人为了各人的意见政策互相争斗,不了解当初情况的今人不能一味批判,因为没有哪个人能说,他当时坚持自己的意见,与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斗争,也许只是出于为了拯救国家的意图。就像今日的学术之争,谁又能肯定谁的观点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呢?因此一味判断杨嗣昌是不是奸臣,或者是不是忠臣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纵观史书,我们可以看见杨嗣昌为了拯救国家而做出的努力。因为自己推荐的将领,打了败仗,便亲自督军,常年在战火纷飞中度过,后来因为战略上的错误,导致襄王被杀,觉得自己愧对于皇帝的信任,便自绝而死。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觉得很简单,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吗?但是当你真正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更何况杨嗣昌还是绝食而死,这其中的痛苦想来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因此,我们可以说杨嗣昌,没有行军能力或者治世之才,但我们却不能一味倒的批判此人是个奸臣。

杨嗣昌和卢象升的争斗,其实用两句话概括,便是一个主和,一个主战。在与满清的交手中,实际上积弊的明王朝实在很难负担。因此崇祯那时是有议和的意愿的,杨嗣昌也赞同崇祯帝的想法,支持议和之事,因此对当时总督天下兵马,坚持主战的卢象升多加阻扰。致使卢象升有名无实,根本调不动其他人的兵马,制定的策略也没有实现。各地不派发军饷,各路总兵借口脱离卢象升,使得卢象升只剩下杨国柱和胡大威两总兵。姚雪垠《李自成》:“象升提残卒,次宿三宫野外。”这种种,导致卢象升面对满清包围时,竟无人援助,最后率兵战死。

造成如此种种,杨嗣昌当时是怎么想的,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做了此事,导致这种悲惨结局,背负骂名,也是应当的吧!

标签: 杨嗣昌简介真的奸臣杨嗣昌文弱号字明末大臣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古代,十大,帝王,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国师,往往,扮

    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的格局中,国师往往扮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角色。而他们受到君王的重用和信任的同时,下属也非常敬重和付出。就是因为朝廷有了他们,朝政才的得意安宁。那么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帝王师都有谁。中国古代帝王师NO.10 张居正(公元1525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152

  • 扁鹊是什么样的人 扁鹊对医学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扁鹊,什么样,学有,什么,贡献,扁鹊,407,310,汉族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渤海莫(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就是《史记》上 所记载的神医,也是渤海郡郑的一位医生。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高度赞扬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扁鹊“

  • 李建成是怎么死的 李建成真的是一门全灭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建成,建成,怎么,死的,真的,一门,全灭,说起,玄武,门之

    说起玄武门之变,小编心有戚戚焉。在我的心中,李世民的形象是高大上的,政策也比较宽容。谁知道在兄弟争权方面,他动起手来毫不手软。 实际上,玄武门之变其实并非必要。只能说李渊的想法有点抽。晋阳起兵也就是反隋起义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不是说话不

  • 陶岘的简介 陶岘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岘,简介,哪个,朝代,陶岘,xin,陶渊明,九代,商孙,风

    陶岘xiàn, 晋陶渊明第九代商孙,号风月散人。江南丝竹首创者。唐朝人,生卒年不详。史书只记载灵武关于他的传记,开头是这样写的:“陶岘者,彭泽之孙也。开元中,家于昆山,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泛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见其子孙成人,初不辨其名字也。&

  • 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是贾元春揭发的秦可卿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元春,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揭发,秦可卿,贾元春

    贾元春这个人物虽然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她却是整个故事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贾元春入宫后,实际上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已经从内里腐烂的贾家,是贾元春用她自己的青春年华,换得贾府的重焕生机。因此从贾元春入宫后,贾府与贾元春就成为一体了。贾元春好了,贾府才会好,贾元春若是去世,贾

  • 刘六刘七是谁 刘六刘七起义的失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六刘,起义,失败,原因,刘六刘,中叶,河北,地区,爆发,一

    刘六刘七是明中叶在河北地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晨,他们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被当时人称为“响马盗”。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510年,两人召集数千农民,在霸州发动起义,这支起义军军纪严明,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之势。这次起义持续了三年,才

  • 如何评价楚庄王 楚庄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何,评价,楚庄,怎么,死的,楚庄,最初,默默无闻,一飞冲天

    楚庄王从最初的默默无闻、一飞冲天到问鼎中原,他的成功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春秋时期,新兴崛起的楚国,虽与华夏同源,但自从楚国悄 悄在忽视崛起后,反被中原视为威胁而受到排挤。楚国在困境中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遵循主流周礼,弘扬独特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价值观 与中原周礼相符,习俗迥异,却异常昌盛的楚国文明。人无

  • 商鞅的性格特点 怎样评价商鞅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性格,特点,怎样,评价,个人,商鞅,是个,饱受,非议

    商鞅是个饱受非议的一个历史人物,肯定商鞅的人,比如王安石就认为: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近代的毛泽东对商鞅评价也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 理想主义者“。但

  • 商鞅的平简介 商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简介,什么样,一个人,历史,语境,情绪,什么,不算,真

    在历史的语境下,情绪什么也不算,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永远是理性分析和思考。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就要敢于革新,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当 社会矛盾尖锐之时,适时地调整政策乃至内部结构,都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良方,枪打出头鸟,谁都不敢轻易迈出改革这道坎,而偏偏有 的人不怕死,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这人就是商

  • 荆轲的简介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简介,刺秦,为什么,失败,常人,眼里,刺客,是有,无情

    在常人眼里刺客是有无情的、冷血的,然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荆轲却不一样,他是一名刺客,奉命杀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他又是有情有义 的普通人,易水送别,竟令人感动千年。无奈自己的身份背负着沉重的职责,他必死无疑。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当时社会极为流行和推崇的。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