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3/12/20 8:13:55

生平简介

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隋末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以李密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起义、杜伏威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主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些隋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称王称帝,隋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心怀异志的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开始做起兵的准备。

隋义宁元年(617年)四月,李渊见时机成熟,开始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阳)、雁门(治雁门,今山西代县)、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四郡20至50岁的男子为兵征高丽,以激怒人民起来反隋。李渊还秘密派人召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绍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当时柴绍夫妇都在长安,二人接信后,便商议如何脱身:“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李氏知情况紧急,便对柴绍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旧唐书·平阳公主列传)于是柴绍自长安程赶往晋阳。柴绍在道上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李建成对柴绍说:"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柴绍则认为不妥,便果断地说:“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 "(《旧唐书·柴绍列传》)李建成听从了柴绍的话,加速赶路.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李元吉都称柴绍的主意对。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军将至霍邑(今山西霍县)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将守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旧唐书·柴绍列传》)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柴绍力战有功。霍邑之战的胜利,为李渊军进军关中打开了通道。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乘胜破临汾,拔绛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绛柴绍在作战勇敢,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九月初,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左统军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孙华率精锐渡河增援柴绍则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柴绍离开长安后,李氏从长安避居鄠县(今陕西户县),散家财,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以此响应父亲的起义。又遣家奴马三宝招降地主武装何潘仁,合兵攻下鄠县城。马三宝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李氏部众达7万人。他们相继攻下盩厔(今陕西周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等县。后来他们发展到七万人,李氏派人报告她的父亲,李渊喜出望外,便派柴绍率军渡过黄河去占领华阴,依傍南山接应其妻。这时李氏引精兵1万多人在渭河北岸与李世民会师,而后与柴绍别后重逢。于是依带兵将军的惯例,各自设置幕府,一齐包围长安。军中称其军为“娘子军”。李氏的起兵,牵制了隋军力量,为李渊西进关中夺取长安扫除了障碍。李渊进据长安后,即封她为平阳公主,以其独特的功劳,赏赐重于他人十月二十七日,李渊命李建成从东、南两面,李世民从西、北两面,同时向长安城发起进攻。十一月初九,军头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诸军继进,遂克长安。李渊入城后,拥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柴绍拜左翊卫大将军。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平薛举父子(浅水原之战),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洛阳、虎牢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谷浑侵扰芳州(治常芳,今甘肃迭部东南),唐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二十一日,吐谷浑军进扰洮(治美相,今甘肃临潭)、岷(治溢乐,今甘肃岷县)二州。五月初五柴绍岐州刺史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十五日,吐谷浑及党项侵犯河州(治临夏,今属甘肃),唐河州刺史卢士良将其击败。六月,柴绍军进至岷州。二十九日,柴绍吐谷浑作战,被围困在一山谷中。吐谷浑军据高临下射击柴绍军,箭如雨下,形势危急,唐军将士皆失色。柴绍则临危不惧,安然而坐,让人弹奏胡琵琶,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吐谷浑士卒非常奇怪,都放下弓矢驻足观瞧。柴绍吐谷浑军阵容不整,乘其无备,暗遣精骑绕到吐谷浑军背后,突然袭击,大败吐谷浑军,斩首500余级。八月,吐谷浑归附唐朝。此役,柴绍在被围情况下,临危不乱,用美人计迷惑吐谷浑军,然后乘其不备派精骑迂回到其背后,突然袭击,终获胜利。美人计虽在历史屡次被使用,但像柴绍这种用法,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

同年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去世。

自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起,突厥军不段入侵唐边。八月十二日,秦王李世民率军在五陇坂(今陕西凤翔西)计退突厥军。为配合李世民军,柴绍于二十三日率军在杜阳谷(今陕西麟游西北)击败了突厥军。武德八年(625年),突厥军又多次南下攻扰唐边,十月十七日,突厥军侵扰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柴绍奉命前去救援武德九年(626年)五月,柴绍(时为平道将军)率军兵攻打胡人。六月,秦王李世民率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发动玄武门之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柴绍拜右卫大将军。

同年,突厥军仍然多次骚扰唐边。四月二十五日,突厥侵扰西会州(治会宁镇,今甘肃靖远)。五月十一日,侵扰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同月侵扰兰州。六月,突厥侵扰陇州(治沂源,今陕西陇县)。十五日,突厥侵扰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面对突厥的不段入侵,柴绍又奉命率军出击,七月初三柴绍在秦州打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勒(官名)1名及将士1000余,凯旋而归。

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退位玄武门事变.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绍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在隋义宁元年(617年)二月时,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据朔方郡(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起兵反隋。后称帝,国号梁。唐朝建立后,梁师都依附突厥,经常引突厥军南下侵扰。唐军虽多次击败梁师都军,但因其受突厥保护,一直未将其歼灭。贞观二年(628年),突厥内部争斗,政局混乱,无力继续庇护梁师都。唐太宗李世民乘机用书信劝其归降,梁师都不从。太宗乃命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伺机出击。刘旻等数次遣轻骑践其禾稼,又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梁师都国势渐衰,降唐者接踵而至。梁师都名将李正宝等企图抓获梁师都投唐,事情败露后,降唐。从此,梁国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刘旻等见时机成熟,上表请求出兵。

唐太宗即命柴绍与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攻打梁师都,同时又遣刘旻等进屯朔方东城进逼。梁师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唐将刘兰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动,待梁师都夜间退兵时,出兵追击,大败其军。突厥大发兵救援梁师都,柴绍军在离朔方数十里处与其遭遇.柴绍率军唐军奋勇出击,大破突厥军,乘胜包围朔方城。突厥不敢救援,城中食尽。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举城投降。唐以其地置夏州。唐军击灭梁师都,占领朔方重镇,为反击突厥准备了前进基地。转左卫大将军,又为华州刺史。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军进扰河西,唐太宗于二十三日诏命路军马反击突厥唐灭东突厥之战: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柴绍则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与上述5路共同出击。唐军共计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于贞观四年正月出征,最终灭了掉东突厥。

贞观七年(633年)柴绍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

贞观十二年(638年)柴绍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不久,柴绍去世,赠荆州都督,谥号襄。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柴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四名

子女

子 柴令武,取巴陵公主(后于高宗时追赠北景公主),在永徽三年因与高阳公主、房遗爱一同谋反,被赐死

标签: 柴绍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殷开山

    殷开山(?622年)[唐]名峤,以字行,京兆鄠(今陕西户(鄠)县)人。为隋太谷长。唐高祖召补大将军掾,历迁吏部尚书。涉书,工为尺牍。《唐书本传》其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殷开山年青时以学行知名,尤善尽牍写作。李唐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之为长史,常常四处招慰关中流民、群盗,并与刘弘基一起首入京城,赐爵陈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突通

    屈突通(557628),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数民族,屈突氏,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屈突通的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徙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刺史。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r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弘基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其父刘升,是隋河中刺史。刘弘基少时落拓不羁,好侠仗义,不事家产。隋炀帝大业末年,已经沦落到一贫如洗,连随军征辽东的盘缠都凑不够,只能装疯卖傻私宰耕牛,故意被县令关进监狱来躲兵役。后来趁乱盗马,一路边卖边吃,竟撞巧来到太原,因其豪壮,结交了当时正在太原做官的李渊父子。大概此辈哥们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段志玄

    简介唐初齐州人。李渊起兵时,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历迁左光禄大夫,后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跟从秦王李世民在东都(今河南洛阳)征讨王世充时,段志玄马倒被擒,敌方两骑将夹持他渡洛水,他突然腾身向上,两骑将坠落马下,他夺取一马,急驰而归,数百骑尾追其后,但无人敢靠前,破王世充、窦建德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特进、宋国公萧瑀 萧瑀是萧皇后的弟弟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萧瑀

    萧瑀乃后梁明帝萧岿之子。 天保二十二年(583年)。因其姐被隋晋王杨广纳为妃,随同姐入居长安,被任为右千牛(禁卫军官职)。杨广称帝后,升任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后拜内史侍郎、河池郡守。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萧瑀升为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特进、卫国公李靖 李靖的徒弟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靖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民族英雄。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尉迟恭

    【姓名】:尉迟恭【生卒】: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描述】:隋末唐初名将【籍贯】: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人物简介】尉迟恭(公元585年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县)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兵器:雌雄双鞭,龟背驼龙枪。座驾:踏雪乌骓马。传说其面如黑炭。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士廉

    简介高士廉,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在贞观年间,任侍中、安州都督、益州大都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房玄龄为何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姓名:房玄龄别名:房乔生辰:579年民族:汉忌日:648年8月18日(阴历)籍贯:齐州临淄地区:齐州临淄国家:中国唐朝职业:开国宰相信仰:兼容并包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征

    魏征简介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河北省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