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丞相虞允文简介及死因 虞允文墓简介

南宋丞相虞允文简介及死因 虞允文墓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1/14 20:28:03

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甫,为隆州仁寿人,即今四川仁寿县人。他是宋朝著名的丞相和军事家。虞允文自幼勤奋好学,《宋史》称其“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读书于瑞竹园(仁寿县城东面)。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获委任为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时秦桧当权,允文一如同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秦桧死后,终于获得中书舍人赵逵推荐,就任秘书丞(职官,从七品),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职官,正四品)、直学士院(差遣)。

虞允文画像

虞允文生平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率领百万大军进攻宋朝,横越淮河,进迫长江。金国大军势如破竹,宋朝政权岌岌可危,虞允文这时被委任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军,并被派往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犒师,而金海陵王大军亦正图谋由采石矶渡过长江。这时,原来负责督军的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原祗为犒师的虞允文惟有负起重任,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借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

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1.8万兵力与百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因为采石之役大获全胜,虞允文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委任为川陕宣谕使,并与宣抚使吴璘商议收复中原的大业,再次北伐中原,曾收复陕西六郡。可

惜在宋孝宗即位后,因误信奸臣史浩、汤思退的谗言,要求川陕宋军退兵,以致功败垂成,允文上疏,大略言:“恢复莫先于陕西,陕西五路新复州县又系于德顺之存亡,一旦弃之,则窥蜀之路愈多,西和、阶、成,利害至重”。孝宗将召允文问陕西事,执政忌其来,以显谟阁直学士(职,从三品)知夔州(差遣),寻又命奏事。隆兴元年入对,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锒心之未已。”

允文入对言:“今日有八可战。”上问及弃地,允文以笏画地,陈其利害。上曰:“此史浩误朕。”以敷文阁待制(职,从四品)知太平州,寻除兵部尚书(职事官,从二品)、湖北京西宣抚使(差遣),改制置使。时朝廷遣卢仲贤使金议和,汤思退又欲弃唐、邓、海、泗四州,手诏谓唐、邓非险要,可置度外,允文五上疏力争。

思退怒,即奏曰:“此皆以利害不切于己,大言误国,以邀美名。宗社大事,岂同戏剧。”上意遂定。汤思退阳请召允文,实欲去之也。允文上印,犹以四州不可弃为请,乞致仕。诏以显谟阁学士(职,正三品)知平江府。思退竟决和议,割唐、邓。二年,金兵复至,思退贬,上悔不用允文言。陈俊卿亦荐允文堪大用,除端明殿学士(职,正三品)、同签书枢密院事(职事官,正二品)。

乾道元年(1165年)允文被召回临安,任参知政事(职事官,副宰相,正二品)兼知枢密院事(职事官,正二品),乾道三年(1167年),因为抗金名将吴璘病逝,虞允文被任为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拜资政殿大学士(职,正三品),以接替吴璘的职务。他治川时积极整顿正规军和民兵,并减缩军费开支。他于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拜右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事官,宰相,正一品)兼枢密使(职事官,从一品),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如: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

虞允文之死

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授特进(文阶,第二阶,从一品)、左丞相(职事官,宰相,正一品)兼枢密使,但他随即要求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同年秋,授少保(加官,三少,正一品)、武安军节度使(武阶官,从二品)、四川宣抚使(差遣)职务,进封雍国公(爵,从一品),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最终积劳成疾,淳熙元年(1174年)以病卒。

在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诏赠虞允文太傅,谥忠肃。而宋孝宗在虞允文死去后便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斗心,从此不再打算收复中原。但虞允文的报国事迹仍广为人传颂,名留青史。虞允文曾为唐书及五代史加注,并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内外志十五卷,传颂于世。

虞允文墓

虞允文墓,又称虞忠肃公墓、虞丞墓、虞公陵,俗称“丞相坟”,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西的玉屏山,建于宋淳熙元年。明嘉靖知县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祥均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丞相坟由世袭护墓人宋氏历代守护,至今已至13代。

据《仁寿县志》载:“宋虞忠肃公墓,治西三十里玉屏山,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竖石人石马作侍,石羊、石猪作供,立华表两座,四周砌石围墙护之,旧有祠今废,墓高五尺,穿心两丈,墓前抵石墙界五十二弓,后至山顶五十二弓,左抵山脊六十七弓,右三十二弓四尽。”从记载中可以得知:虞允文墓建墓初期,有墓穴二个,一前一后,有石人、石马作待,石羊、石猪作供,筑有坟台、拜台,立石柱灯杆二座,四周石围墙护立,宽之数百尺(今已毁)。明嘉靖邑令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肇祥,曾先后三次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

现在的虞允文墓墓冢高3.5米,宽11米,长20米,石砌拜台宽33米,长15米,宽1.3米。现存墓碑为光绪十九年知县何肇祥重立,高2.3米,宽1.8米,上书““宋丞相虞忠肃公墓,知仁寿县事何肇祥重建”。墓前辟建有仁寿虞公陵广场,广场上塑虞允文像。

虞允文墓地处虞丞乡玉屏山下,前临深深峡谷,后倚高岗,巍峨雄秀,墓处山腰,形同椅状,左右有两山连绵延伸,形同深架的士兵,虎虎生威,远对纱帽山,颇有一番王者风范,墓周翠柏青竹,遮日蔽天,步入其间,引人入胜。近年来,接待过中央、省、市级领导,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扫墓凭吊,是仁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标签: 虞允文

更多文章

  • 秦朝丞相李斯怎么死的?九酷刑并施 “具五刑,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斯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他由一无名小吏,凭借着自己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一步步走到秦国丞相的位置上。可是最后却被“著名”宦官赵高污蔑谋反被判处“具五刑,诛三族”,可谓惨矣! 那么“具五刑,诛三族”到底是怎样的一系列刑罚,到底有多残

  • 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的大臣方孝孺 如何评价方孝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孝孺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恐怕只有方孝孺一人。少时成名方孝孺6岁时写的诗,被传诵至今谈起方孝孺,很多人会想到“灭十族”。这个一生坎坷的思想家、文学家,幼时却是顺风顺水,年仅6岁的他凭借一首诗,名噪一时。

  • 三国时期东吴谋士鲁肃简介 鲁肃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

  • “房谋杜断”之房玄龄——唐朝贞观年间著名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简介:中文名:房玄龄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出生日期:579年逝世日期:648年职业: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厘订典制代表作品:《唐律疏议》《大唐新礼》封爵:梁国公谥号:文昭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

  • 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的悲情人生 北齐兰陵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北朝时期最美的男子兰陵王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美艳如花,骁勇善战,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十分灿烂的一笔。这样的一个摄人心魄的美男子却在盛年时期含冤而死,给后世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想!高长恭是哪个朝代的?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北齐大将,世称兰陵王。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他

  • 三国十大谋士排行榜:郭嘉第一诸葛亮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嘉,诸葛亮

    1.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

  • 王允怎么死的?东汉司徒王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允

    东汉末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董卓还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资物,淫掠妇女,朝野一片混乱。司徒王允敏锐地意识到董卓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设计诛杀。《三国演义》中,接下来的情节颇为精彩:王允家有歌伎

  • 北宋名臣吕蒙正介绍 如何评价吕蒙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蒙正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

  • 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征服者威廉)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威廉一世

    征服者威廉(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10271087),英国国王(10661087),本是法国诺曼底公爵,表亲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大贵族哈罗德被拥立,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以王位,乃渡海侵入英国,哈斯丁一战击毙哈罗德,自立为英王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

  • 金正日几个儿子?金正日儿子及家庭简介及图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正日

    金正日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金正男,次子,三子。长子金正男简介及家庭金正男1971年5月10日出生的金正男,是个“典型的电脑迷”,先后在俄罗斯和欧洲留学,1999年春回到国内,并开始深度学习如何开展国家的有关工作。从15岁开始,金正男开始作为朝鲜计算机委员会委员长参加正式